-1-
我是個特別不喜歡給別人的愛情問題出謀劃策的人。
老話雖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可我覺得不一定。當局者之所以迷,還不因為執著那份愛。因為相愛,好多事情變得說不清,在旁觀者看來不能忍不能接受的,當局者都能接受,誰讓人家愛著呢。
我以前就干過這樣的傻事,企圖擔當情感分析師,最后失敗告終。
那時一個好久不見的同學正在跟男友鬧分手,恰好他們兩人我都認識,女孩就想跟我聊聊,吐吐槽,順便問問我怎么辦。
女孩跟我說,覺得自己活得好累,別的女孩都是男朋友哄她們。她倒好,不僅沒人哄,自己還要哄他。最可氣的是,光哄還不管用,還要道歉,還要求他好多遍才勉強沒事。每次讓他不高興的都是些芝麻谷子的小事,女孩為此要天天道歉。
遲到了一點點要道歉。
忘記給他打電話要道歉。
沒有及時關心他要道歉。
男孩還特別小心眼,女孩跟哪個男孩多說一句話,他都要吃醋、冷戰,一定要女孩低三下四地道歉才行。
一個男人,不管出現什么問題,不管誰的過錯,從來不道歉,這是多么不能忍受的一件事!如果這是我男朋友,哼,分手都不帶回頭的。
所以我堅定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必!須!分!
結果呢,打臉打得啪啪啪的。人家倆人不但結婚了,孩子都能打醬油了,小日子過得滋潤,留下我一人風中凌亂。
-2-
幾年以后,又有一個女生跟我抱怨她男朋友不夠成熟,跟小孩似的,像我同學的男友一樣,需要人天天哄。
她說,兩人學校距離遠,每次都是自己坐一個小時的地鐵去看他。如果他有實驗不能出來玩,自己就安靜地坐在隔壁教室里上自習,等他休息的時候一起吃晚飯,吃完再一個人回學校。
如果自己那周特別累,不想去,男朋友就會發脾氣,說他不懂自己的心。
如果他買了一個禮物女孩不喜歡,他就會埋怨她太挑剔,枉費他的一番心意。
……
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女孩每隔幾天就要為自己“做錯”的事情道歉,求他原諒自己。
她問我們,你說他是不是姨夫期啊,怎么情緒波動這么大,前一秒還好好的,后一秒說不高興就不高興了,簡直莫名其妙。
看著她那雙尋求答案的眼睛,我沒有提出“分手”這樣的建議,而是對她說“既然選擇了這個人,你要學會忍耐,兩個人得相互妥協。”
我倒不是勸和不勸分,也不是“寧毀一座廟,不毀一樁婚”,主要是我已經看出來,女孩雖然抱怨連連,但抱怨的言語難掩甜蜜的成分;兩人之間雖然吵吵鬧鬧,但吵完立刻和好,誰也離不開誰。換句話說,兩人已經習慣了打打鬧鬧的生活,這樣的生活成了維持他們關系的一種紐帶,如果有一天兩人不再鬧別扭了,那才要壞!
愛情這種事,說不清,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的事。那些吵吵鬧鬧在外人看來是委屈,當事人看來卻是幸福。
-3-
我的姥姥姥爺就是這樣打了一輩子。
姥爺是個火車司機。他長了一雙大手,人家說是飛行員的手,可惜他不是,他就是個農村出來的苦孩子,自學蒸汽機和內燃機技術,上了火車司機。
我姥姥是城里人,以前也是大戶人家,一直受家里寵愛,自小便有些驕縱,不僅家務事干不來,性格也難相處。
但姥爺對姥姥一見傾慕,畢竟姥姥當年長得也算標準,是個漂亮人兒。
兩人出身不同,性格差異大,再加上姥爺在老家娶過親,生過兩個孩子的事情沒有跟姥姥說,兩人婚后不久就產生芥蒂,一直爭吵。以至于當我的幾個姨回憶起小時候的事情時,腦海里全是父母二人無休止的爭吵。
好在姥爺常年跑外地,家里還有些清凈時候。但只要他出差回來,家里絕對免不了一場爭吵,著實讓人頭疼。
就這樣過了幾十年。姥爺退休以后,孩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兩個老人天天面對面,爭吵的次數越來越頻繁。
其實吵架的內容無非是些沒意思的事情:這個嫌棄那個不整潔啦,那個說這個亂花錢啦,這個罵那個跟老太太說話啦,那個又說這個胡亂猜測啦……
兩人甚至有一度要離婚,最后被子女勸住。
如果在外人看來,與其這樣過不如離婚算了。但事實是兩個人又確確實實分不開。
如果姥姥到女兒家住了兩天,老爺子就要打電話問什么時候回來。
如果子女惹姥姥生氣,老爺子會生氣地讓孩子道歉。
姥姥對姥爺也是這樣。
那時姥爺剛剛做過胃部全切手術,需要臥床靜養。姥姥用她那不到七十斤的小小身軀,主動承擔起照顧姥爺的重任。
她不會做飯,他就在一旁教,教她怎么放油,怎么放鹽,她就一點點現學現做。
他因為胃部全切,營養吸收不好,她就把孩子買的維生素片一片片磨成粉,攪成糊給他喝。
他虛弱得不能自己洗澡,個頭不到一米五的她把將近一米八的他架到衛生間,給他清洗。
可即使是這樣,兩人仍然天天吵嘴,好像已經成為一種習慣,直到姥爺去世……
他們是幸福的,還是不幸的?可能只有當事人知道了。
-4-
之前文章出軌,好多網友罵他負心漢,讓馬伊琍跟他離婚。可人家馬伊琍呢,一句“戀愛容易,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把網友們噎得沒話說。
馬伊琍作為一個親身經歷了丈夫出軌的人,怎么能夠忍受丈夫的不忠呢!好多人不能理解。
你當然不能理解,因為你不是當事人啊。你說的那些道理難道馬伊琍都不懂嗎?難道你比馬伊琍更了解他們的家庭嗎?馬伊琍之所以能做出這樣的決定,她必然對兩人未來的關系是有信心,也愿意和對方共同解決兩人婚姻中出現的問題。換句話說,愛不愛,能不能過,只有他們知道,外人怎么可能理解呢?
最近微博流行吐槽帖,吐槽男友什么問題,女友什么問題。好多網友在下面大義凜然地回復:我都替你難過,這樣的人不分等著過年嗎?!
有時我看了也覺得挺生氣,但轉念一想,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緣分,有的人就是相愛相殺的緣分,想擋也擋不住啊。羅密歐與朱麗葉類型的愛情不就是這樣嗎?家人越是要他們分手,兩人就越是要在一起。當家人不再阻撓,兩人反而主動分手了。緣聚緣散而已呀。
有人教大家找一個成熟的人談戀愛。
又有人說戀愛不能丟掉自尊。
雖然也有道理,但我想知道,這世界上有多少完美的戀愛關系?能做到相敬如賓,不吵不鬧,相親相愛,至死不渝?恐怕沒有很多吧?
生活本來就沒有模范樣本可言,人跟人都是不一樣的,人與人相處的方式也必然大相徑庭。大部分人的愛情都會有些磕磕絆絆,關鍵在于如何相互妥協,相互犧牲,相互尊重,只要不涉及難以忍受的大矛盾,有什么問題不能解決呢?連我們自己都是不完美的,還要求對方是完美的,這不可笑嗎?而那些看起來完美的婚姻或愛情,哪個沒經歷過磨合期呢?磨合本來就是感情的一部分啊。接受不完美的愛情才能將愛情進行下去的,那些有一點點不合適就分手的人,應該也不怎么愛對方吧。
愛情這種事,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別人跟你說的永遠不是她/他所體會到的全部內容,而你也不可能給出一個比當事人更高明的回答。
所以呢,當別人再問我情感問題的時候,我只問她/他三個問題:
你愛他/她嗎?
如果分手了,你會難過嗎?
如果這樣忍一輩子,你受得了嗎?
至于答案,讓那個人自己感受去吧。
原創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如需轉載、引用請簡信索取授權。歡迎轉發和點贊。圖片系插畫師Manninen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