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魏千洛
前文總結了大多數第一代百萬富翁的一些共同點。
基于大的共同點,如果我們拆開來看這些百萬富翁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更清晰地看到百萬富翁們如何對待自己的金錢與財富,消費與投資。
百萬富翁的定義很清晰:積累的財富資產超過100萬美元的人。
但是這些人中,多數是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也有繼承財產的富二代,也有收入極高消費高的低級別的財富積累者。
他們在生活中,有什么樣的消費觀?
他們如何買車買房買衣服?
他們花多少時間研究財產投資與制定預算?
他們如何挑選合格的財富打理人?
他們的子女又是如何對待金錢呢?
白手起家的富一代,他們不關心享受,他們不會拿錢揮霍,他們覺得錢是種子,你是把種子煮熟吃掉,還是把種子種到地里,等待來年長成更多的種子?這本身就是一種區分階級的方式。
當這些種子足夠多,足夠持續時,你就吃喝不愁,財務自由了。
他們不住奢侈的地段,不坐豪華的汽車,買折扣的衣服,挑便宜的汽車。
他們清楚認識到,財富自由與經濟獨立是第一要務,而彰顯身份的消費品亦或是奢侈品,最終只會讓你與財富自由越來越遠。
作者調研時,遇到的第一個問題是,去哪里找百萬富翁?
有人建議,將購買豪車的車主名單列出來,就能找到百萬富翁。
然而,現實情況卻不是這樣。
許多住豪華住宅,開豪華汽車的人實際上并不十分富有,而許多很富有的人甚至并沒有住到上等居民區,他們開普通美國車,甚至還有二手車。
住在豪華住宅,你需要支出與住宅相符的費用,開豪華汽車,你需要支出與豪華汽車相配的費用,這些并不能幫你積累財富。
即使你賺很多錢,但都花掉了,你不會變得更富一些,你只不過是生活水準高而已。
財富是你所積累下來的東西,而不是你花掉的東西。
獲得財富,是辛勤工作,堅持不懈,善于計劃,克己自律的生活方式的結果。
更多的第一代百萬富翁,他們上公立學校,開美國國產汽車,穿最平常的服裝,喜歡普通的三明治和普通的啤酒,他們不喜歡奢侈生活,他們節儉。
很多看起來不像百萬富翁的人,有可能是真正的百萬富翁,他們之所以富,是因為把錢花到了資產增值的地方,而不是弄成包裝,把自己打扮成百萬富翁的樣子。
百萬富翁的樣子并不能幫助積累財富,反而讓他們的財富離他們而去,名貴的服裝,手表和其他表示社會地位的制品只有非百萬富翁才需要,百萬富翁們并不看中外在的表面的華而不實的東西。
百萬富翁不會花500美元去買一只手表,不會購買新款式的汽車,少數人使用進口汽車,使用進口豪華汽車的人更少。請注意,使用進口汽車和豪華汽車的百萬富翁中,還有繼承獲得財產的部分人,還有收入過高的部分百萬富翁,比如,影星,球星等。所以,如果只看我們嚴格意義上的第一代百萬富翁,他們當中節約的人比例會更高。
拿服裝舉例:
超過50%的百萬富翁所買過的最貴的服裝為399美元或以內;
25%的百萬富翁所買過的最貴的服裝為285美元;
10%的百萬富翁所買過的最貴的服裝為195美元;
而第一代百萬富翁所買過的最貴的服裝是360美元;
而繼承財產的百萬富翁所買過的最貴的服裝為600多美元。
那么鞋子呢?
50%的百萬富翁從來沒有花過140美元去買一雙鞋;
25%的百萬富翁從來沒有花過100美元去買一雙鞋;
只有10%的百萬富翁買一雙鞋超過300美元;
只有1%的百萬富翁買過667美元以上的鞋;
那么手表呢?
不到50%的百萬富翁從來沒有超過235美元去買一塊手表;
不到25%的百萬富翁從來沒有超過100美元去買一塊手表;
10%的百萬富翁從來沒有超過47美元去買一塊手表;
只有25%的百萬富翁買過1125美元以上的手表;
只有10%的人買過3800美元的手表;
只有1%的人買過15000美元的手表;
當然這里還包括繼承者們...他們拉高了消費水準...
為什么百萬富翁要打扮成普通人,而非百萬富翁要打扮成百萬富翁?
非百萬富翁需要用高消費的產品給雇主以深刻的印象,證明自己有實力,重權在握,他們認為服裝是一種出色的投資。
而百萬富翁呢,難道用華麗的服裝來告訴自己的員工,因為壓榨他們,自己賺了很多錢,買得起千元萬元的服裝么?
同時,他們覺得蛀蟲,煙灰并不能分辨哪些是貴的衣服,哪些是便宜的衣服,既然它們會毀掉服裝投資,那就索性不要投資。
再加上,各類媒體都鼓吹消費,價值觀還未形成的少青年們被告知,高消費是正常的生活方式,高消費是富人的主要報酬。
你覺得百萬富翁會花花花,買買買,其實他們是省省省,儉儉儉。
甚至,這些百萬富翁來參加本次調研的目的,就為了賺取調研方付給他們的1美元,100美元,200美元,或者250美元。
當百萬富翁被建議用他們自己的名義把在訪談中掙的錢捐贈給喜愛的慈善事業。他們會說,我就是我喜歡的慈善事業。
額...
他們這么省,省下來的錢當然不會放到銀行里長霉,大多數百萬富翁理財。
他們靠做預算和控制費用開支成為百萬富翁,他們同樣靠這種方法保持富裕地位。
大多數百萬富翁是一絲不茍的苛刻的投資者,年收入15%及以上用于投資,然后再去支付衣食住行的費用。
他們要么自己做決策,要么雇傭合適的人來幫自己做決策。
他們花大量的時間來找一個合格的棒棒的財務金融顧問。
要么是可靠的人推薦,要么通過嚴格的評估,這種評估包括財務顧問個人的最近幾年的所得稅申報單及幾年擁有的證券清單,一句話,財務顧問得證明他有能力賺到錢,而不是口上說說能幫你賺到錢。
大量的時間,大量的精力,最后選一個可以走得更長遠的財務顧問,付大把的咨詢費給財務顧問,讓財務顧問賺回幾倍上百倍于咨詢費的錢回來。
持續自律省錢,省的錢變成種子,自己播種,或是找合格的人播種,把種子種到資產項,讓資產項持續產出,百萬富翁就是這樣慢慢積累財富,最終成為百萬富翁,并保持百萬富翁的優勢幾代持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