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是哲鋭。
上一周對我個人來說是很有意義的一周。就在上周,羅振宇和羅永浩進行了長達9個小時的對話,據說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次對話制作成了一期《長談:讓他把話說完》的節目。我問過周圍很多人,很少有人知道羅振宇,知道羅永浩的人更是少之又少。這兩位“羅胖”于我意義非凡,他們是我的領路人。本周我想介紹一下他們對我的影響,他們對我的影響是具體而深遠的。今天先說說羅振宇,他的《羅輯思維》公眾影響力更大一些。
1.我的領路人
2014年年初,我在一次無聊翻閱優酷上八卦新聞的時候,偶然發現了一期《羅輯思維》的節目。當時的感覺只能用“驚醒”兩字來形容。
我一直是老師眼中的好學生,但學習對我來說更像是通關游戲。游戲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得更好的分數和更高的名次。我也始終認為,進入大學后就可以衣食無憂了。而工作后的那種彷徨與落寞讓我無所適從。原因很簡單,因為工作不是一門考試或者是一張卷子。工作的好與壞很難通過一個單一的指標看出。我一直認為讀書是最復雜的事情,而工作后才發現社會才是最復雜的事情。
大學講授了數學、物理、經濟,卻沒有教授如何應對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這只有真正工作之后才會發現,并且也沒有人會告訴你這些。
我不評論《羅輯思維》思維的價值觀,網絡上有很多人對它褒貶不一。但這樣一個新興的知識傳播方式,將我固有的在學生時代養成的“對”和“錯”的觀念徹底改變。我此時才真正從學生變成了職場人。有三點可以分享:
1)社會的真實面不是“對”和“錯”二分的,而是有非常多的維度;
2)秉持對和錯的思考方式將無法理解這個復雜的世界,而應該關注自身的成長;
3)對于灌輸對錯觀念的人應該有所警惕,保持獨立思考的能力。
我重新檢視了自己的思想,不再仰視那些“經典”,例如國學、名著,不再聽信那些無比正確的“口號”,不再將歷史看做好人和壞人之間的斗爭。
當我檢視思想,重新讀那些過去讀過的書和歷史,發現原來知識是如此的有趣。知識對我來說不再是賺錢晉升的工具,知識本身成為了我追求的目的。
這種感受是無比的踏實,它不像金錢、愛情會讓我患得患失。知識的魅力在于,當你一旦理解的時候,生活將不可逆的改變。我不在意其他人對我的看法或者意見,而更在意他人給我的成長和與我的聯系。
羅振宇和他的《羅輯思維》是我領路人,我現在不再對工作和生活感到恐慌。
2.從此熱愛有溫度的知識
應該是一直學習理工科的緣故,我對書本的第一反應就是懷疑。我的直覺告訴我,知識是用來使用的,而不是用來崇拜的。我一直不理解為什么國學中的《論語》和《春秋》有怎樣的好。而最令我生疑的是,這些經典惜字如金,而又年代久遠,后人可以隨意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解讀它們。直到我聽到了羅振宇在《羅輯思維》的解讀,終于讓我這種離經叛道的感受找到了依據。
我現在知道,只有將孤立的信息互相聯系,才能成為知識。同樣,只有將知識與自我已有的知識聯系時,才能成為自己的知識。知識應該是有溫度的,而不是硬邦邦的不容置疑的真理。
看起來無論多么高深莫測的知識,都應該可以用最平實的語言講述出來,被理解。用術語堆積起來的“知識”充滿了陷阱和詭辯,并且毫無意義。
當我聽一位高人講述股票技術的時候,總是認為自己知識匱乏。但現在我認為也許他正在通過一種心理技巧來騙我。真正的大師講述知識時總是如流水般自然。比如張五常講述經濟學,他可以將這門高深的學問講述得如同村邊老者講述故事一樣通俗易懂。
我從此遠離了那些“大師”,但我離知識更近了,知識在真正的大師手中、口中變得如此生動和自然。我認識到原來人類的知識門類和內容已經浩如煙海,而底層的思維邏輯卻是在蘇格拉底確立后沒有改變過。
我熱愛有溫度的知識,熱愛那些愿意真正面向讀者,或者說客戶的講述者。那些高深莫測的“大師們”,我們就此老死不相往來。
3.學習真正成為了我的目標
從小到大,學習對我而言,一直是一種工具。而現在,學習變成了我的目標。
每次回老家過年的時候,親戚朋友總會問我一個問題:“讀這么多年書,是不是很苦呀”。我之前的回答還是有些遲疑的。雖然我不認為讀書是那么難的事情,但我也不認為讀書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不過現在我深切的感受到了,學習是如此的有趣。當所有的學習不再需要通過一張無聊的卷子來進行評價;歷史不需要再背誦那些枯燥的年代,而變成了一個個豐滿的人物,真實、無奈而可愛;化學不再是配平反應式,而是與生物結合解釋其妙的細胞微觀運動;經濟學不再是需要背誦的理論公式,而可以解釋上到國家政策,下到個人行為的時候,這一切的變化讓我發現原來學習本身就是興趣所在。
我應該感到慶幸,沒有在無窮無盡的考試中敗下陣來,從此痛恨書本。也沒有在考入大學后就對學習不聞不問。直到《羅輯思維》的出現,我終于映證了自己的想法。我的學習沒有出問題,而是學習的目的出了問題。現在過年回到家中,我可以斬釘截鐵的回答親戚的問題:“我非常確定,學習是世界上最有趣的事情,沒有之一。”學習是生存的工具,但更是生活的目標。
我愿你有空去看一下《羅輯思維》。當我不再關注節目本身,而是關注它與我的成長之間的聯系的時候,我發現我真的上了一個層次。我的眼中不再有爾虞我詐,達官顯貴。對于任何人我只問自己一個問題:“他能給我帶來怎樣的成長?”
本周四和你聊聊另一個羅胖,羅永浩,他給我帶來的是一段正在發生的歷史。
學習推薦:
《羅輯思維》、《長談:讓他把話說完》節目觀看:優酷、得到APP。
我是哲鋭,你職業生涯起點的領跑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