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鍵盤打下這第一個字,竟莫名有些后悔。可能是因為,收信人是你的緣故吧。猶豫了這么些年,終于到了要結(jié)束的時候了。作為我日記里若隱若現(xiàn)的主角,我覺得,你有權(quán)利在我把這段記憶徹底刪除之前,知道這個陰暗發(fā)霉的故事。把這片面的真相告訴你,是我能想到的,不辜負自己四年青春的,最好的方式。
只希望,你能看下去。
一
2016年盛夏,初二,我們第一次見面。那是一場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期末考試,我坐在第三列最后一個,你坐在我前面。可能你已經(jīng)忘記了吧,但我記得清清楚楚。你幫我傳卷子,還提醒我念題目聲音小點。那個年紀的男孩在我印象里一般都還比較粗糙,但你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教養(yǎng)。那時雖然年少,但內(nèi)心極其敏感,但還好,我感受到了你的某些不一樣。
我實在分不清一見鐘情和見色起意的差別,所以也不太相信什么命中注定。對你,也不例外。現(xiàn)實終究不是電視劇。這只是我們的第一次見面,沒有多浪漫,沒有太在意,只是混了個眼熟,僅此而已。
如果,那時的我知道自己將會因為你而耿耿于懷整整四年的光陰,我會在當時就找到你,把你狠狠地罵一頓,然后再和你一刀兩斷!畢竟那時,我還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姑娘,還能毫無顧忌地面對你。可現(xiàn)在,我所有面對你的勇氣都已經(jīng)在四年的光陰里消耗殆盡了,一點都不剩。
你從來都不會知道,因為你從未在意過。
二
還是2016年盛夏,初三,我在所謂的特色班里又一次見到了你。那時,只覺得你成績好,長得也還算比較出眾,至少在當時的我看來。初三上學期你我并無太多的交集,在我的記憶里,我們似乎都沒怎么說過話,雖然我們的座位隔的并不遠。可能是我性格比較清冷,總給人一種若有若無的距離感,只愿意和周圍那幾個人打交道。你應該也會認為我是一個無趣至極的人吧。我承認,我的世界的確很單調(diào),單調(diào)得只剩下黑白兩種顏色。所以,在面對你的情感時,我一再選擇沉默,躲避,還有逃離。
可是,躲了四年的我,后悔了。
初三下學期,一場演講比賽的一等獎,給我蒼白的學生時代留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你應該也忘得差不多了。現(xiàn)在才覺得,人的價值,有時候的確需要一些外在的東西來肯定,比如排名,比如獎勵。
那時的我,對外在的東西有種近乎病態(tài)的敏感。我當時就覺察到,我們之間氣氛的變得不一樣了。那種見面的尷尬,我至今回憶起來都覺得頭皮發(fā)麻。我曾經(jīng)無數(shù)次告訴我自己,這一切都是我在自討苦吃,自作多情,你沒有那種意思。當然,事實也證明我的確在自作多情。可是,當時的我還是太天真。每次在校內(nèi)校外偶遇你,每次你不經(jīng)意看過來的眼神,我都覺得別有深意。
這些都是我當時真實的心理活動,有日記為證。現(xiàn)在回過頭來看看當時扭扭捏捏的自己,我都恨不得穿越回去扇她幾個巴掌,然后指著她的鼻子,告訴她,他對你這個人根本就沒意思,別浪費時間了,快醒醒吧!好好讀書,然后超過他!(哈→_→)
原來,時間真的可以撫平一個人內(nèi)心的波濤洶涌。這些現(xiàn)在看起來做作至極的話,這些原本塵封在我日記本里的話,這些我曾經(jīng)發(fā)誓不會讓第二個人知道的話,終于還是對你說了,不過是以文字的方式。寫日記是我能堅持下來的,為數(shù)不多的好習慣。我從初一寫到了大一,不出意外的話,我應該會繼續(xù)寫下去。你第一次出現(xiàn)在我筆下,是在2017年4月9日,題目是《小鹿撞到了南墻》。
看來,當時的我,對待感情,還不算太笨。
我不知道,那張明信片是不是你寫的。其實,我既然把這個問題寫在了這張紙上,就已經(jīng)有百分之九十的把握確定誰是作者了。背面的“人生若只如初見”很漂亮。可是,明信片上的字就一言難盡了。
“我在此岸,她在彼岸。兩兩相望,兩兩相忘。”
想不到吧,我還記得這首詩。你永遠都不知道,這首詩我一個人背過多少遍。
這首詩,像是一塊丟進水塘里的石頭,在我心里掀起了陣陣漣漪。少女情懷,是一道無解題。以前歡天喜地地以為,終于也有人給我寫情書了。高考后才猛然發(fā)覺,原來這是一封絕情書。
你會不會也覺得我很蠢?
有時我也會問,憑什么?憑什么你初三就可以把這段尷尬脫離得瀟瀟灑灑,憑什么你覺得靠一張明信片就可以了結(jié)這段不清不楚的關(guān)系?憑什么我要一個人承擔所有的后來?
憑什么? 憑我認真過。
誰認真,誰就輸了。所以,我從誤以為那張明信片是情書開始,就已經(jīng)輸?shù)膹貜氐椎琢恕6悖肋h是勝利者。
三
2017年,高一,分了文理。我選了文,你不出意料地選了理。選文,除了個人興趣外,還有你。我不想再糾纏,不想再難堪。所以,分了班,見面次數(shù)少了,這樣有利于學習。可見,人都還是利己的。盡管當時已經(jīng)對你似乎有點在意了,卻不能因為你去放棄自己的東西。
后面的故事,就只有我了。
我不知道,你在理科班的遭遇。我也不知道,你交了女朋友。我不知道的事,應該還有很多吧。比如,我聽過很多關(guān)于你的流言蜚語,關(guān)于你小學喜歡過xxx。當時純屬好奇心驅(qū)使,現(xiàn)在也是。所以,在我的日記本里,你還有一個稱號,花心大蘿卜。
不要生氣。
我并不了解你。現(xiàn)在的你也沒有必要向我解釋,我的看法已經(jīng)不重要了。
但,我還是要提醒你,男生有紳士分度當然是有必要的。但對女孩子,要學會差別對待。我指的,是女朋友和其他女孩的差別對待。不必對所有女孩好,有基本的禮貌就足夠。否則,你會讓她們誤解,比如我。要知道,男孩子名聲也很重要,女朋友一般都很在意。
之后的日子,便像流水般逝去。
我沒告訴你的是,早跑操。你在一班的末尾,我在二班的前排,每天早晨看見你,追上你的步伐,就感覺這一天也是美好的啊。我量過,我們之間,差了1.5米。高中生活太壓抑了,你是我當時對于美好事物的執(zhí)念。現(xiàn)在覺得,高中時對你的一切幻想,那個若有若無的影子,不是真真切切的你,只是我的臆造而已。對啊,你已經(jīng)變得越來越好了,愛情學業(yè)雙豐收。而我,只配在你看不見的角落掙扎。
高三也寫過幾次你,但只是蜻蜓點水般地略過。因為不敢。我怕我一寫,就會沒完沒了。就像我在高三第一篇日記里寫的一樣,我高三的日記本,主角只能是我自己。關(guān)于你,絕口不提,沒問題。
實際上,成年之后,我越來越認識到當年這樣的卑微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可是,刻在骨子里的自卑讓我一次又一次地畏懼。終究,我等來的還是你的離開。
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我,在高考前的壯行儀式上,才親眼看見你和她的并肩。對的,在高考前,我才知道你已經(jīng)有了她。
你能體會這種委屈和難受嗎?
不,你永遠都不會明白。回家之后的我,哭了2個多小時。父母以為我高考壓力太大,不停地叫我放松。我在心里把你罵得狗血淋頭,也把我自己罵地體無完膚。青春的記憶,終究還是痛的。我那樣不顧一切的放聲哭泣,第一次,因為一個男孩。
高考后計劃的表白,終究還是被我硬生生地咽回了嘴里。我不想傷害她。她是我很好的朋友,她是個很好的姑娘,她值得你的喜歡。所以,是我不配。
四
現(xiàn)在,在圖書館里敲下這些灰暗文字的我,突然很想笑。原來,曾經(jīng)那么羞于啟齒的事,也有重見天日的那一天。四年了,也該讓真相浮出水面了。
我曾經(jīng)問過高中的好朋友,問過大學室友,甚至問過心理老師,這樣畸形的感情算不算喜歡。她們沒給出明確的答案,都說,答案要我自己去找。于是,我寫了這封信。
大家都是已經(jīng)是成年人了,有些事情還是越早說清楚越好。
我對你,的確是喜歡過的,盡管我沒有向除你之外的第二個人承認過。人是慢慢長大的嗎?我倒不覺得。我認為,人都是在一瞬間明白一些事情的。我承認我喜歡你,是在一次晚飯后在操場散步時,天氣很冷,看著眼前你儂我儂的情侶,突然就想起了你,突然就很想抱你。當然,用腳趾頭想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雖然在你身上耗了四年,我卻沒有正式承認過自己對你的喜歡。可在那天的日記里,我寫了這四個考慮了很久的字。
第二天,我向你的popi提問:
“請認真地回答我,你單身嗎?”
“不單身(認真)”
答案,其實已經(jīng)料到了。我只有苦笑。于是,在那天的日記里,我在“喜歡”后面加了個”過”字。表面平靜,但有些東西已經(jīng)慢慢死掉了。
我還問過你,你孤獨嗎?你告訴我寂寞與孤獨的區(qū)別:寂寞是別人不理你,而孤獨是你不想理別人。所以,你是孤獨的,對嗎?但抱歉,這不是我要的答案。
喜歡你,才叫孤獨。
孤獨到偏執(zhí),孤獨到離譜,孤獨到這個故事從始至終都只有我一個人在演,沒有一名觀眾。
永無出頭之日的的喜歡,才是真真切切的孤獨。
五
當你看到這里時,心里怎么想,我猜不到,我應該已經(jīng)把你刪掉了。只希望,你不會討厭這樣的我。
寫這封信,并不是單純表白,除此之外,還有一刀兩斷。我無意叨擾你現(xiàn)在的生活,所以,也不想讓這些過往糾纏我未來的人生。我只是想要個結(jié)果,至少讓你知道這件事的來龍去脈,至少不辜負我對你四年的執(zhí)念。
喜歡村上春樹的一句話:
“我告訴你我喜歡你,并不是一定要和你在一起。只是希望今后的你,在遭遇人生低谷的時候,不要灰心。至少曾經(jīng)有人被你所吸引,
曾經(jīng)是,現(xiàn)在是,以后也將會是。”?
這也是我寫信的目的。
請別把這封信告訴她。她不知道這件事,我也不想破壞和她的友誼。她真的很好,值得你的喜歡。所以,請好好愛這位喜歡你的姑娘。
現(xiàn)在才明白,前途似錦原來是一個告別的詞。那就祝你前途似錦吧。我會從你們的世界里消失得一干二凈的。
前途似錦,各自安好。
再見,不,是再也不見。
2020年11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