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地址:
https://y.qq.com/n/yqq/song/2582867_num.html?ADTAG=h5_playsong&no_redirect=1
本來你大二開學的時候就準備再給你寫一封信,就像你剛入學之前的那一次。卻一直抽不出時間,也是自己偷懶的緣故,挨到了現在。
寫信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反復看,不但收信的人可以反復看,那寫信的人也可以反復看,還可以在很久以后的將來往回看,看今天的事,看今天的自己。
這是我要告訴你的一個重點,你并不是生活在現在,因為現在只是你將來回憶中的過去,所以你實際上是在不斷活出一個未來的自己,而不是呆在原地不動。
如果你能夠認同這個道理,那么現在的苦樂與得失,其實就顯得不那么重要了,因為你是為未來的自己而行動,而不是為了應付現在的患得患失。
活在未來,而不是現在;關注自己,而不是別人。
當你說學業課程不太順利;當你說人際交往有些問題;當你說有種種需要你去承擔的任務,壓著你喘不過氣;當你說你很辛苦卻沒有得到認可,而那些投機取巧者卻往往獲得更多。。。所有這些可能都是因為你只看到眼前,而看不見未來。
特別是你著急地和我說,你需要解決眼下最急迫的事情,而并不想要考慮太多的未來,因為眼前的痛苦是真切的體驗,而未來還沒有來。那一刻我感到一陣心悸,因為你這樣的想法,就是我曾經過去的樣子,為此我空耗了幾乎整個青春年華,只到你出生以后才開始反省,才開始承擔起一個男人的責任。一個人只有開始自覺地承擔責任,才能夠開始進步,而隨著自己的進步,生活才會變得美好,實際上美好的生活是被優秀的自己創造出來的,而不是憑空而來。這個道理被無數的心靈雞湯所澆灌,但是被絕大部分人忽略。或者這么說,絕大多數人其實對正確的道理充耳不聞,僅僅是因為他們活在現在,應付眼前的狀況都讓他們措手不及,哪還有能力去想象未來?所以絕大多數人也就從來不敢相信自己可以獲得自己想要的未來,他們隨波逐流,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你的不同在于,對一些理想,你成功地實現了,或者至少實現了一部分。比如通過你自己的努力以及各種外在因緣,考取了一所你所想要的高校;通過你的努力,你在大一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僅僅因為你自己想要,然后稍微采取了一些積極地行動,就當選了現在的班長。。。
以上,應該還只是我所了解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在你這個年紀,就已經嘗試到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夠去實現一些自己的理想。但這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因為他們要么沒有實現過任何理想,要么他們將這種重要的經驗給忽略了。以至于持續地成功,只是對少數人而言,大多數人在人生中只有成功一兩次的經驗,然后就止步不前了。當然,優秀的人也很多,或者說你也會碰到很多優秀的人,但相對于所有的人而言,優秀的人是少數,甚至是極少數。所以你碰到那些不優秀的人,甚至是你難以理解或根本就無法想象的人,機會將更多。那你就要做出選擇,你是需要他們現在對你有一個好的評價,還是需要你自己能夠在未來,成為你自己想要成為的人?他們的評價是眼前的事,會讓你感到快樂或痛苦,但你沒辦法去控制他們;而未來的自己是將來的事,你現在很難感受將來的快樂與痛苦(其實有方法),但你有辦法控制自己現在的行動。
或者,你還會說,其實你也并不在乎這些人對你的評價,你不想要的是需要忍耐這些人在你面前的言行,因為你們在一個屋檐下,在一個課堂中,你們必須有往來。其實這是一個借口,如果你都不在乎別人對你的評價了,那你就可以直接表達出你的不滿和請求,而無需在乎對方對你的看法,所以事實上你還是在乎別人的評價,而無法開口說出你的感受和需求。在不傷害對方的前提下,義正言辭地提出自己的觀察,感受以及需求和希望,是《非暴力溝通》這本書的精髓,雖然我自己也不能做到,甚至連基礎部分都做不到,但這本書中的思維方式和溝通方法,確實是值得我們終生實踐的最佳人際策略。如果你在以后的人際交往和溝通中經常發生你不想要的事情,我建議你仔細閱讀此書。
很多時候,你會明知道一些有用的方法,但你卻告訴自己沒有時間去學,因為你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反正知道了有這個方法,以后再看再學。但實際上這個以后幾乎永遠不會發生,直到某一天你因此痛不欲生,你才會發現其實方法就在手邊,唾手可得但失之交臂,而且還可能付出了慘重的代價。這就是人生,幾乎每個人都是這樣過來的,我也一樣,所以我根本不指望你能現在就按我說的去做,甚至這一封信我都不指望你能全文閱讀,但我還是要寫,寫在未來有人去看的那一天。我會將這封信公開來放到網絡上,所以我相信總有人能夠看得到,因此這封信不僅僅是給你寫的,也是給我自己的總結,也是為了給其他更多的人來看。
你看,關注眼前,關注別人,其后果就是失去對未來的方向和動力,這是顯而易見的事情,但幾乎每個人都只是關注眼前和別人,所以糟糕的事情將持續發生,因為眼前在不斷變化,而別人無法控制。那未來呢?你會說未來是不可確定的,其實不對。如果你能夠有明確的目標,你將能看到自己未來在何處?在何地?與誰在一起?這些都是可以預設不變的,而且你可以通過練習養成習慣,對自己現在的行為加以控制,持續改善,從而獲得你想要的那個明確不變的未來。
我在 2019 年嘗試了一個減肥計劃,用不到 2 個月時間減肥 20 斤,恢復了我年輕時候的身材和臉型(除了皺紋和眼袋)。實際上我早就對自己的身材不滿,但我從來不相信有一個真正可以實現的減肥計劃,或者不需要任何痛苦的經歷就可以實現的計劃,但實際上我找到了這個方法,僅僅是因為我聽到有人說吃肉不影響減肥,并看了一本書《每周健身四小時》,我按照這本書中的辦法嘗試了一個多月,然后就實現了。這個經歷,讓我有所頓悟,也就是說某些看起來是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實際上是輕而易舉。歸納起來有這么三個要素:
第一,你要相信目標可以實現,換句話說如果要夢想成真,你首先必須要有一個夢想;
第二,找到可以實現的方法,你要相信總可以找到方法,一開始不一定是最好的方法,但只要你慢慢地學習,就會有不斷更好地方法出現。
第三,立即去做,然后不斷改善,直到達成目標。
這個過程是加速度的,一開始很慢,你根本看不出來自己在進步,絕大多數人就是因為在開始階段,看不出來自己的進步,就放棄了。(我在減肥第一周的體重,幾乎沒有任何變化,第二周開始有一點點變化,到了第六周我的體型已經像換了一個人)
熱愛是一種能力,專注是一種修養
當你說你對自己目前的專業有所懷疑,你不喜歡你現在所學習的一些課程和內容,甚至你無法理解學習這些的意義何在?這讓我有所擔憂。
就我目前人生的經驗而言,你必須鍛煉自己去熱愛你正在做的事情,去尋找其中的樂趣和奧妙,這其實是一種能力。絕大多數人都不喜歡眼前的事情,因為眼前的事情會引起痛苦,實際上任何事情時間一長都會痛苦,比如讓你看一個小時的電影,也許覺得很開心;你看二個小時的電影,就可能會有尿點;如果要你看四個小時的電影,那你就可能會變得很難受,如果是六個小時呢?八個小時呢?
所以你看,只有新鮮的事情不痛苦,任何事情時間一長,都是痛苦,喜新厭舊是人的本性,而生理反應也不允許身體一直保持不動。因此,不要指望有什么你真正喜歡的事情,其實只有你可以心甘情愿持續去做的事情,而且絕大多數時候是需要忍耐地做,直到達到某個入門的境界,超越這些痛苦本身。你是學習繪畫的,對此應該有所體驗,一支筆一張紙四五個小時是怎么堅持下來的,一般人很難體會。
另外所謂 “格物致知”,你必須要逐漸形成探究事物內涵的能力,才可以不斷地獲取新知,否則你的學習將流于表面。所以,你要透過你學習的這些表面去看深層的東西,你將得到一種什么樣的訓練?在你的生理和心理上刻上什么烙印?以至于你還可以想象這些學習內容,將來會給你帶來什么樣的一種進步?
你不是為了別人而學習,以后你也不是為了別人而工作,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因為你所做的一切將導致你會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
其實和上面是同樣的道理,把眼光放到未來的自己,把行動放在現在的自己,很多事情就會變得逐漸清晰明朗了。
還有差不多 2 個月就過年了,開年你就是大二下學期,事實上你整個大學生涯的時間已經只剩下 62.5%,也就是一半多一點了。
那你的目標還在不在?這個目標需要做哪些事情你知不知道?你準備什么時候以什么方法開始做這些事情?另外,你還需要舍棄什么?你要爭取什么?你準備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你決定再也不和什么樣的人在一起?
以上這些問題,至少在過年期間,需要想明白,不然的話明年開學以后,你將如何面對新的學年,采取什么行動計劃呢?
把這些問題通過思考寫在紙上,抽時間寫,這樣你就會超過 97% 的人,因為 97% 的人不會這樣去想,也絕對不可能去寫,那你想要和他們一樣,還是成為你自己呢?
那我是怎么知道是 97% 呢?其實是一本書上看到的,如果你有興趣我可以告訴你書名,就我個人的經驗而言,其實是 99% 的人都不會思考不會去寫,或者在某些區域(這與區域人均教育水平有關),能夠這樣思考和寫在紙上的人是萬里挑一。
最后把這首 500 Miles 發給你聽,記得有次你給我唱起這首歌,我沒有介意,后來我偶然再聽起這首歌,就突然想你了。
我在百度地圖上,將你們學校和家拉了一根線,換算一下是 620 Mi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