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阮阿阮
1996年的春節,我們表親幾個在外婆家的天臺上拍了一張合照。2016年的春節,我們又聚到了一起,還原了當年的場景,拍了一張相似的照片。
隨后我把兩張照片拼在一起發到了朋友圈里,感慨時光飛逝,光陰催人老。很快,照片下面便涌現出一大堆評論,有耿直地說“20年后還是你最矮”的,有感慨“歲月是把無情的殺豬刀”的,但令我最有感觸的,是某個朋友說的“最難的是人齊”。
—01—
感恩老天爺厚愛,我的親人們一直都健康平安,很慶幸我從小沒有體會過失去親人的痛苦。但是在過去的一年里,我經歷了兩次永久告別——第一次是閨蜜的父親因病逝世,另一次是摯友發生車禍意外身亡。
中秋節的時候,我還到醫院看望閨蜜的父親。我們有說有笑的,還約好了等叔叔出院之后,我到家里面去跟他們玩。可是才過了半個月,國慶節的時候,我就接到閨蜜聲淚俱下地打來了電話說接到父親的病危通知書,也許撐不過兩天了。接到電話的時候,我正在高速路上,既沒辦法趕到閨蜜身邊,也不懂得如何去安慰,只有陪她一起掉眼淚。
知道摯友出事的消息時,他已經在ICU昏迷了半個月。我們朋友幾個還約著周末去看他,可是得知消息的第二天,便措不及防地接到了他已逝世的噩耗。參加他的追悼會時,聽到他母親撕心裂肺的聲聲哀嚎,令人痛徹心扉,卻又無可奈何。我想起上一次與他分別的時候,還說好了有空常聚,如今看著玻璃罩子里面蒼白的臉,有著這個年紀不該有的安詳,我已泣不成聲。
于是我懂得了世事難料,懂得了生命的脆弱,懂得了“最難得是人齊”。我們總以為來日方長,朋友約見面,總是推辭:“下次,下次。” 父母叫回家,總是借口:“很忙,很忙。” 殊不知,有些人真的是見一面少一面了。更意想不到的是,意外和明天,哪一個會先到來。
—02—
年少的我們也從不珍惜相聚的機會,前些年我和哥哥弟弟在外地念書,寒暑假大部分時間都不回家,一心只想著到處玩。好在父母思想開明,也給予了充足的物質支持。近年來我們參加工作了,也都各自在不同的城市,離家遠近不一,聚在一起的機會也不多,反而更珍惜人齊相聚的機會。
有一次哥哥從深圳到南寧辦事,南寧到家里也不過三四個小時的車程,但時間倉促,哥哥原本就沒有計劃回家了。但當天辦完事時間尚早,哥哥突然改變主意,想要回家一趟。聽到這個消息,我和弟弟便立刻收拾東西前來和哥哥會合,一起回家。
其實第二天一早哥哥就要趕回去上班了,在家的時間不過一個晚上,但是爸媽還是張羅了一大桌好酒好菜,幫我們把房間都收拾干凈。一家人整整齊齊圍坐一桌,歡聲笑語,很是開心。
有時相聚或許短暫,但重要的是見一面便心安。我們努力地抓住每一次相聚的機會,努力地彌補年少時的遺憾,所幸還來得及。
—03—
國慶節假期的最后一天,我到外婆家吃中午飯,準備和表哥一起返城上班。飯后,我發現外婆在忙里忙外地換衣服、梳頭發、收拾手袋,跟平時守在飯桌旁等著收拾碗筷的她不大一樣。我一打聽才知道她和她的姐姐,也就是我的大姨婆有約。
外婆說:“我們從上個月開始就想約出來見見面了,可是天氣一直不好,老下雨,而且最近也沒有車到鎮上去。今天好啊,今天天氣好,我也好搭你們的車出去一趟。” 我的外婆已經83歲高齡,大姨婆比她更年長幾歲,兩位老人家姐妹情深,相隔不過二三十公里,無奈年事已高,行動不那么利索了,而且鄉鎮里交通不便,所以兩人一年到頭也難得見一次面。看著外婆滿心期待去赴約的欣喜模樣,我心里也替她高興。
外婆和大姨婆見面之后,兩人滔滔不絕地聊著家常,不亦樂乎。我用手機幫她們拍了合照,外婆叮囑我一定要幫忙把照片洗出來,以后可以常拿出來看看。
有人說,人生苦短,想見的人現在就去見,想看的風景現在就去看吧!可是現實總是諸多無奈,縱使再努力并不能隨心所欲。我們輕易放棄的相聚,也許是別人翹首以盼的重逢。唯有珍惜當下,日后少點遺憾。
—04—
S同學在離家兩千多公里的G市工作,自上一次春節回過一趟家之后,至今已快有整整一年沒回去了。他是個孝順的孩子,就算再忙碌,每個周末也會給家里面打電話,還常常和年邁的奶奶視頻聊天。但盡管電話和視頻再安慰,終究是隔著話筒和屏幕,老人家對孫子的思念也越來越濃。
某天S同學很難過地跟我說:“今天奶奶吃飯的時候,牙齒全都掉光了……每次打電話她都說很想我,我也總希望工作可以離家里近一點,而我一直沒有意識到奶奶都已經這么老了,我好怕她等不及。”
春節臨近,這些天大家都忙著買票,S同學卻遲遲不訂春節的往返機票,我問他怎么都不著急,他說:“還不知道我春節期間要不要值班呢。” ?語氣里滿滿的無奈,令人心酸。
為了工作和生活,我們總會碰到各種無奈,常常無法兩全其美。多想向無情的光陰許個愿望,愿所有善良的人都健康長壽。也希望各位老板多多體恤員工,讓離家的人都能回家過個團圓年。
時光匆匆,年復一年。揮揮手和舊時光說再見吧,那些不能再見到的人,就讓他們永遠活在我們心里;還來得及擁抱的人,便好好珍惜每一次相聚的機會。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