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劇《黑鏡》第三季回歸,神樂一直沒敢看,因為太壓抑,以前的心理陰影還沒有消除,怎么也要選一天心情陽光燦爛的時候再補。
新的一季為12集,改由美國NetFlix公司出品,依舊貫徹了前作壓抑、黑暗、諷刺的風格。目前只出了6集,之后的6集將在明年播出。
這一季的《黑鏡》仍然圍繞著科幻題材中的反托幫主題——科技飛速發展,表面上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給人帶來便利,實則難掩人類日益空虛的精神世界,人類喪失自由、道德淪喪、民主受壓迫、階級制度橫行……這里沒有人工智能對人類的背叛,有的只是人類利用科技放大自身丑惡嘴臉的可怖。
第三季吸收了不少美劇演員,《侏羅紀世界》的演員布萊斯·達拉斯·霍華德,《權利的游戲》的演員杰羅姆·弗林,《大西洋帝國》的演員凱莉·麥克唐納都在劇中飾演主要角色。
導演陣容也更加強大,《贖罪》的導演喬·懷特、《科洛弗道10號》的導演丹尼爾·特拉切滕貝格、《殺死汝伴》的導演歐文·哈里斯紛紛傾情加盟。
劇集內容涉及鍵盤俠、網絡暴力、網絡安全、VR游戲和同性戀等一系列熱點話題。
除了第四集《圣朱尼佩羅》一反前作的文藝溫情,其他劇集依舊“一黑到底”。即使對于第四集兩個女主的美好結局,觀眾仍會思索,永生真的能通往極樂嗎?如果你的祖祖輩輩都永生,在圣朱尼佩羅相見得多尷尬,如果再有世仇恩怨、愛恨糾葛……
科幻小說集《獻給阿爾吉儂的花束》中收錄了一篇科幻小說《小黑包》描寫了一個同樣黑暗諷刺的科幻故事。庸醫富爾一天撿到未來科技遺失的一個包治百病、可以自主工作的傻瓜醫用百寶箱,從此如神醫轉世,事業騰飛,受到人們的尊重愛戴,也逐漸良心發現,想揭穿自己的假面具。他的助理安吉卻見財起意,謀殺了富爾,最終自己死在未來科技的手術刀下,臉上掛著停尸房工作者見了都會毛骨悚然的笑容,變成了一灘黑色腐壞的粘液。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科技不是罪魁禍首,罪魁禍首是人類的貪婪、虛偽和道德淪喪。無罪的科技產品落到不同品性的人手上,助人害人只是一念之隔。《黑鏡》劇中也有人類美好的一面,比如第一集《急轉直下》里讓女主搭便車的好心路人,第四集《圣朱尼佩羅》里的人物,第六集《為國所恨》中堅持正義不惜假死的警方。只是這樣的閃光點太少,加上一些牽強的情節設置,不免有說教之嫌,而且時長由以前的40分鐘左右變成近90分鐘也有拖沓的感覺。
編劇查理·布魯克對科技尤其是社交網絡和社交媒體的態度相當不友好,一如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的姐姐蘭迪·扎克伯格出版的一本書《社交的本質:扎克伯格的商業機密》,其主要內容用一句概括就是勸告人們:關掉電腦,扔掉手機,擁抱生活。
當然對此觀點就像沉迷網絡游戲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一樣,高科技到底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便捷還是綁架了人們的生活,這是一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情。
蘭迪在書中認為,網絡的點贊和回復只是給別人看的戲碼,和現實中的感情沒有辦法相提并論。情侶間的獨處勝過網絡的秀恩愛,不要沒了攝像頭就不會生活,甚至相對而坐只會各玩手機。看到美景時也不要掏出手機,而是用心感受這一切。
當然,正如網絡游戲已經滲透到我們的生活,網絡社交也讓人們離了手機不能活。有時分享一些美景發定位雖然破壞了欣賞美景的心情,但是幫助社交更便捷是有目共睹的,你可以立刻找到遙遠的同好或是恰好在同一地點的友人,只有對坐還相互用手機對話的時候神樂才會覺得神無語加無奈,我就在你對面不要一直用手機跟我聊天好嗎……
科技產品是冰冷的,利用還是被利用取決于人本身,害怕看《黑鏡》也許是因為神樂對未來的科技發展還保持樂觀且充滿希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