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內在本自具足,如一切愛,幸福,財富,喜悅,圓滿等等。
當我開始摒棄無效社交,只關注到自己的身心成長。性命雙修的同時,專注于精進內修。
見自己
不惑之年關注于內在,注意力全部回歸自己。自己的成長和改變,看見則是改變的開始。
多年前一直都將注意力放在對外,向外求,向外看,忽略了自己的身體,頸椎的瘀賭,肩頸的疼痛,鼻炎的折磨,身體一次次釋放出的信號,都是熟視無睹,只知道關注自己的目標和身上的責任。一味的追求卻也丟失了自己。
回歸身體的時刻,關注身體的每一個部位的感覺,關注養生,關注五臟六腑的變化。注意力回歸,身體的變化開始變得健康,身體恢復,精神狀態變得更好。
自己身體恢復元氣的點滴變化,更能理解他人身體的治愈過程,進而升起更多的慈悲心。
見天地
多年來一直行走于祖國各地,雖說之前都是因工作而覽盡大好河山,大自然的美景,各地的人文亦是成長必不可少的。見河山,見山水,世界的每一處景色都是一道風景,都是一個回憶。不一樣的風景,不一樣的故事,人生本是一場修行,經歷的都是風景。萬物有靈,世界的每一處山水都是最美的能量場。
見眾生
遇見的每一個有緣人,都是生命中該見的人。修煉自己過程就是強大自己的過程,看見自己才能看到各個有緣之人。心懷感激,溫良慈悲,內心安寧,把一生所學服務于眾生。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它,有起有落,有苦有甜,有溝有坎,一切都是“修”。
修了三重境界,既渡了自己,也渡了他人。
修的同時,方發現一切本自具足,我即是一切的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