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誠言,我是一名焦慮媽媽,我還把我的孩子弄焦慮了。
承認這一點需要很大的勇氣,要撕開內(nèi)心對自己的各種辯解的保護,可承認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請腦補我內(nèi)心斗爭血淋淋的場景。
在孩子兩歲九個月的時候,我覺得我太累了,需要給自己一點時間和空間,于是我決定把我的孩子送到小區(qū)臨時托管一個上午。
然而,問題出現(xiàn)了。
一,我沒有給孩子心理準(zhǔn)備,我只是想試一試可不可行,卻未曾想這“試一試"是孩子第一次和媽媽分離和陌生人在一起,對他而言是重大事件,而我沒有給予相應(yīng)的重視,我只是隨意的告知了一下讓他去托管,不曾告訴他這意味著什么,會發(fā)生什么事情,會有什么人離開與出現(xiàn),最重要的沒有反復(fù)告訴他,離開的媽媽也是愛他的;
二,過度詢問和擔(dān)心。孩子中午接回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臉上紅腫,好大一個包啊。孩子說是小蚊子咬的,焦慮的媽媽生怕是跌了撞了,忍不住多次詢問與確認,我想我可能讓他明顯的感到我的擔(dān)心,可能讓他覺得把托管和媽媽擔(dān)心的不好的方面聯(lián)系起來了,從而增加了他的焦慮感。其實真的是小蚊子咬的,因為他蚊蟲叮咬過敏才紅腫嚴重,而我都后來紅腫漸消才放下心來。
三,孩子在托管的三個小時里應(yīng)該自己開門去找媽媽被生硬阻止同時也沒有被足夠安撫。孩子平日都是爸爸媽媽親自陪伴與撫育,是一個總是一副笑臉的放松的活潑孩子,去托管是沒怎么哭,可能還不明白發(fā)生了什么,只是有些不舍。去接他時也沒有哭,但他自己說,他在托管哭了,不讓他找媽媽。
孩子在第二天堅決不去托管,并且在接下來的兩個星期里都必須粘著媽媽,寸步不離,警覺性很高,那個整天放松的笑呵呵的孩子一下子就不見了。并且從此以后,決不允許我們關(guān)門。
這里,要回頭撕裂心扉的承認我最大的一個錯誤,一個可怕的懲罰措施——反思。忍無可忍的時候,把他抱門外面或者入戶鏤空的一米鞋架外擋著,讓他思考哪里做不對,要怎么做。雖然只有幾次,雖然從來沒有關(guān)上過門,雖然從沒有讓爸爸媽媽消失在他的視線里,但這樣做在孩子眼里簡直就是毀滅性的,他是那么弱小,他哪里會思考,他只會害怕,害怕到屈服,而焦頭爛額的我們需要的就是他的屈服,而深深的傷害他。之前沒有意識到這么嚴重,因為我們也沒有看到他特別的反應(yīng),直到那半天托管這一事件的催化后,我們才看到了這一懲罰手段的巨大危害。
然而,焦慮媽媽并沒有止步,一個月后,看著別的小朋友今天這個課明天那個課,焦慮媽媽又很擔(dān)心孩子太好動,怕不適應(yīng)幼兒園的集體組織活動,決定讓孩子在暑假的時候上一個連續(xù)十天的英語啟蒙課程。我的出發(fā)點是好的吧?但給原本剛剛從托管陰影里稍稍恢復(fù)的孩子極大的壓力。并且,這一決定之前,我只是帶孩子去這一機構(gòu)聽過幾場中文故事會,沒有正式的試聽。我?guī)Ш⒆尤ピ嚶犃朔e木課程,孩子適應(yīng)良好可以獨自專心上課并且喜歡,但我給他卻報了英語啟蒙課程,因為我覺得英語重要,我深切感受到自己英語不好的局限,我從理念上認可英語啟蒙機構(gòu)而不是積木課程機構(gòu),而這與孩子的感受和喜好是相反的。
理所當(dāng)然,在接下來的英語啟蒙課程里,孩子是坐不住的,他沒有像我想的那樣提前適應(yīng)一下,會更好的適應(yīng)集體組織。課程沒有上完,我們就退回了。在這個過程中,他進一步的加強了不能離開媽媽不能關(guān)門的焦慮,也許我們不停的勸說他讓媽媽離開,勸說他把門關(guān)上,更加堅定了他的堅持。他以為,你們所有人都是讓他和媽媽分開,不讓他和媽媽在一起。我們有多堅定,他就有多堅定,有多焦慮。
就這樣,焦慮而大意的媽媽就這樣把一個放松的樂呵呵的孩子硬生生的弄焦慮了。
如果時間能夠倒回,我一定重新考慮我的決定和做法。
一,絕對不使用反思來懲罰。這么小的孩子,這一方法只有傷害,沒有其他,我甚至害怕的想,以后孩子會不會一受脅迫就立馬屈服甚至被壞人利用?我是不是又太焦慮了。不管如何,之后我們再也沒有用過,基本上提都不提了。即使是其他一般的懲罰也要慎用,孩子來到這個世界還不久,需要我們耐心的告訴他什么是可以做的,我們要給他正面的引導(dǎo)。
二,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思考事件的意義。上半天托管對我們大人來說只是個小事件,對孩子來說,心理意義重大。
三,充分做好心理預(yù)熱。如果我多和他溝通交流,雖然是個小小的人,也許會有不一樣的結(jié)果。
四,尊重孩子的天性和喜好,問一問他自己的想法。其實不是我不知道,是我有意忽略了啊。犯了那個著名的“我媽媽想要”的錯誤。
五,做適合年齡的決定。讓一個本來就天性活潑的孩子不到三歲時在那么小的空間里進行有組織的課堂活動,本來就是個不符合年齡的錯誤,是心急媽媽的錯誤決定。
六,不強化問題和事件。如果孩子在上課時不愿意關(guān)門我們不做過多勸說,而用其他活動引開注意力,說不定他也就沒那么堅持和焦慮了。
七,及時終止錯誤選擇與決定。
我花了一年的時間來接受自己的錯誤,也花了一年的時間讓孩子慢慢從焦慮中恢復(fù)過來,并且將一直繼續(xù)努力,同時也接受更多的挑戰(zhàn),與孩子同行,用愛相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