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中旬,“良師足跡”楊老師給我發來第2期“教育行走一起寫吧”挑戰300天活動通知,希望我與他一起加入。我猶豫再三,最終決定跟著隊伍去行走一程。
對于張文質和謝云兩位老師發起的“教育行走”活動,我以前就有所了解。“隨火車遠行”是身邊第一位參加者,隨后“良師足跡”緊跟我們“火車”校長的步伐,加入了“教育行走”的隊伍。看到他們每天執著于讀與寫,讀著他們分享的一篇篇美文,非常佩服。他們給我介紹在行走中的收獲和成長,給我的啟發很多。但這時候我更多還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來看待“教育行走”活動。
接到邀請后,發現這個挑戰活動離我近在咫尺。我決定遵從自己內心的想法,先參與一下7月的適應性練習挑戰試一試,此時的7月已經剩下13天了。“教育行走一起寫”挑戰的任務是每天一記錄(500字以上的自由記錄),每月要精品作文(2000字以上的命題作文)。根據參加活動的要求和“小塵”老師的操作指導,我注冊簡書賬號,加入教育行走微信群,學會在“小打卡”上每天打卡,邁出了行走的第一步。
適應性練習的這幾天里,每天閱讀大家分享的文章,及時關注群里的活動動態。“小塵”老師反反復復,耐心細致地指導大家,還有活動志愿者也在每天熱心地打理群里的事物,隔著屏幕就感覺到了他們帶來的溫暖。一群人,手拉手一起走,相互鼓勵,不斷成長,讓人深受感動。一日一自由記錄,不做硬性要求,也打消了我“寫什么?怎么寫?”不知如何寫的顧慮。
這幾天的靜心讀寫,看到“教育行走一起寫吧”隊伍中高手如云,已經認識到能有機會加入進來學習交流,從而豐富知識、豐盈內心,是多么榮幸的事情。
挑戰活動時間為300天,我能不能堅持下來?這是我在加入時考慮最多的一個問題。現在是暑假期間,還好說。最擔心的是開學后,工作忙起來,無暇顧及了怎么辦?要么不加入,要么加入了就堅持下去,我不愿意半途而廢。
從7月19日到現在,我被參加一起寫吧的同仁們的熱情所鼓舞。比我年齡大的老師也激情澎湃樂此不疲,我這個年齡也到了該思考點什么,寫點什么的時候了。在我的筆記本上有這樣一句話“讀寫照亮未來,知行成就精彩”,也時刻在提醒著我。我開始相信合理安排好工作和生活,會每天堅持寫一寫的,與大家一起寫,讓自己的未來也光亮起來。
我回顧自己從7月的適應練習到今天,已經成功打卡18天了。剛開始一日一記,我需要好好條理自己的思路,寫的速度相對也慢,所以大多數打卡時間是在晚上。在這期間更是覺得“書到用時方恨少”了,但不管怎么說我也算是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吧。
我深知前行之路道阻且長,逼自己加入挑戰的行列,因為我也堅信“行則將至”這個道理。
我為自己鼓勁,為自己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