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剖宮產的孩子會被打上一些標簽,
什么運動白癡,
什么耐挫力差,
什么安全感弱……
導致有些人一聽剖宮產就抗拒的很!
嚴媽覺得這有點過度妖魔化剖宮產了,
雖然剖宮產有些不利因素,
但在生產的危難時刻,
還是以媽媽和孩子的安全為第一位的。
冷靜看待剖宮產!
你家孩子的問題未必是剖引起的~
今天,嚴媽說說剖宮產到底會不會引起感統失調?!
嚴媽有個朋友,最近說帶孩子去專業的培訓機構,給自家娃測了一下學習專注力,不測不知道,一測居然還測出了娃中度感統失調。
測評師洋洋灑灑分析了一堆孩子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竟然和剖宮產也有關。
把朋友懊惱了好幾天,想著生娃那會應該再堅持一下,也許就不用剖宮產,也不會讓娃落后起跑線,內疚的心情猶如汪洋大海般波濤洶涌了一陣。
就跑來問嚴媽,要怎么給娃治這感統失調呀?要不要給娃去那家機構好好回爐再造一下?
之前就有一種說法,剖宮產會導致寶寶運動滯后,容易出現運動方面的問題。
剖宮產的寶寶自然是缺少了產道的擠壓與一系列適應性的轉動。但是把寶寶運動能力弱直接歸結于剖宮產,這個推論并不是絕對的。許多剖宮產出生的寶寶的運動能力也很優秀。
所以,準媽媽必須剖宮產時不必太糾結,你首先要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合適的分娩方式,盡量選擇自然的方式將寶寶帶到這個世界。根據你當時實際的情況去決定自然分娩還是剖腹產,因為對于你和寶寶來說,安全與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再回過來,我們說說這個感統失調是個什么鬼?
感統失調是指孩子的大腦在處理五種感覺的神經信號的時候,出現了一些紊亂,孩子會感到非常難以處理外界對自己的感覺刺激。很多專家認為,感統失調只是自閉癥或者多動癥的一個癥狀。
感統失調的孩子的行為和對事物反應會到達一種怪異的程度。所以,還真不是一般孩子都能得的一種“病”哦!這樣看來,隨意給孩子扣上感統失調這樣的帽子,是不是有點過于夸大了呢?
一些剖宮產的媽媽,一聽到這些機構的評測或者看到一些網上的評論,就覺得自己娃娃平衡感不行,運動協調性不好,都是剖宮產帶來感統失調惹的禍,這是過于武斷和非科學了!
其實,現在很多寶寶存在運動不足的問題。
調查顯示:九成寶寶都存在運動能力滯后的情況,原因都是爸爸媽媽的過度呵護。
好吧,看到了沒,你家娃運動如果真的不太好,也是你的問題,和剖宮產沒有絕對的關系。
要想提高寶寶運動力,還需爸媽努力給娃創造機會!
首先,不給寶寶訓練趴姿的爸媽不是合格的爸媽!趴姿是寶寶出生后大運動發展的第一項修煉,必不可少。國外所有指導新手爸媽對于6個月前寶寶的護理中,都會鼓勵每天讓寶寶有一定的趴趴時間(Tummy Time)。
練習好了趴姿,接著寶寶四個多月的時候,可以開始引導翻身訓練。
最重要的里程碑是寶寶學會爬行。爬行訓練將使寶寶的大肌肉群得到鍛煉,身體協調能力增加,并且視覺、觸覺都將擴展,刺激大腦發育。所以有歐美專家給的建議是,寶寶一生至少也要保證500小時的爬行,而絕大部分的爬行時間都是發生在1歲前的幾個月里。因此從八九個月開始,我們就該撒手讓孩子各種爬。
等到寶寶直立行走的時候,爸媽們要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放手讓孩子多探索。
會走的寶寶,鍛煉協調和平衡的運動項目就多了,蹦床、拍球、跳繩、滑冰……關鍵還在于爸媽給孩子創造機會去運動,而不是宅在沙發上~
多擁抱孩子,
多帶孩子接觸各種事物,
多和孩子做游戲,陪伴孩子,
多帶孩子做做運動,
做好這些本來應該做的事情,
孩子就會自然而然的健康成長!
不要過度糾結是不是剖宮產,
也沒必要把孩子看得太緊,
讓孩子多探索,多運動,
孩子自然也不會有什么協調性差的感統失調這一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