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抑郁癥”、“自殺”等字眼離我們越來越近的今天,我們該不該活著、該以怎樣的態度活著,成為了很多人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希望大家看完這篇曾經想要輕生的人的自白,能夠找到那么一點點答案。
我想寫一下在我被抑郁癥所困的日子里的心理狀態,并提供一些可以安慰跟我有相似癥狀朋友的有效建議。可能在大家眼里這些想法很極端古怪不可理喻,但折磨每一個輕生者的內心痛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
在那段時間三個問題始終困擾著我。
首先,活著為了什么?有人告訴我,吃好喝好玩好睡好的幸福就是意義。我嘲笑這種過于依賴生理需求/感官享受的幸福,如果生活就為了吃喝玩樂,豈不是過于簡單粗暴毫無頭腦。有人說把每一件小事做好就是意義。而我說,我已經厭倦了一成不變枯燥乏味的生活模式,生活毫無波瀾,又毫無起色。有人說和喜歡的人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就是意義。理想對于連生命都不顧的人過于奢侈了吧,沒有所謂“想做的事”,如果有,那就是早死早解脫。
第二個問題是“免于被他人擔心和責怪”的愿望。開始有輕生念頭的時候,我試圖把這種消極想法傾訴給他人。但家人朋友并不能像醫生那樣有效地開導我,或者說當時我已經聽不進去別人的話了。即使備受安慰也毫無好轉,讓我慢慢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和耐心。消耗別人的耐心理智正能量讓人感到負擔,我怕別人的關懷,也怕招致責怪,所以干脆不再傾訴不再溝通。
最后是對“未來會如何”的恐懼。坐在東湖邊上,遠處是千篇一律的燈光,腳下是來來回回的黑色湖水,我看不到救自己的可能性,那上天怎么會幫這樣無可救藥的我呢。我總會遇到更悲慘的事,那時我還會如此頹喪無助最后郁郁而終吧?這時我已經開始否定一切變好的可能性了,也就是說安慰幾乎沒有用,如果發展到這里還是應該聽精神科醫生的話乖乖吃藥,吃藥會好很多,真的。
說了這么多,也很難讓大家感同身受地明白一個輕生者的心情。但即使不能懂,只要是珍惜和留戀那個人,就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挽留一個生命。即使生命的意義我不懂你不懂,誰知道呢?米蘭昆德拉說人永遠不知道自己該要什么,正因為人只能活一次。
當有人心情沉重地問“我們為什么要活著呢”,其實我們也是無知而猶豫不決的,那就拉著TA出去吃喝玩樂吧。輕生者不能“想象”生命多可貴,那就帶他們“感受”世界的美好。我第一次感覺到明顯的好轉是在寒假出國玩的時候,漂在印度洋身邊是一望無際的海面時,我才意識到曾經覺得葬身于“廣闊”的湖很酷是多么沒有眼光。當我一頓飯開始吃兩份食物的時候,才意識到當初不吃不喝的日子是因為違抗天性違抗欲望違抗快樂而絕望。
當輕生者開始因為別人的關心而自責,開始害怕自己的狀態害人害己時,我們能做的就是一如既往地愛護TA。我最難受的時候正好在期末季,害怕影響別人所以總一個人呆著,即使是要輕生時也沒敢撥通電話,這不是普通的負能量,這是輕賤生命的負能量,我不確定誰能承受得了,承受多久。但幸運的是,還是有人幫我分擔了,每天問候我有沒有好一些,即使我一直哭也愿意聽著,即使我不哭也不想說了還是問我,努力和我溝通。如果不是這種一如既往毫無原則地幫助,我不會好好活到現在。雖然再提起這事會慚愧當時麻煩大家,但還是一定要感謝大家的愛護筆芯??
最后徹底解決心魔的力量,大概是來自父母吧。寒假時我生了一場曠日持久百般折磨的病,我媽看我難受都心疼得掉眼淚了。我不吃飯我爸也不會像以前那樣教育我,還安慰我說孩子受苦了。那時我想到了我要輕生時對朋友說“我知道這樣我爸媽會難受可是總會好的吧,何況反正我走了我也看不到了”。而現在我看到了,即使是看我生病我爸媽都會心疼地百般照顧我,只要我不好他們就不放心。如果我當時是在痛苦中放棄生命,他們會心疼一輩子的吧。每一個父母都是這樣,可以對你毫無要求,只愿你快樂健康。
做心理咨詢的時候,我跟老師說我這個人又消極又軟弱。老師卻說我是個堅強的小姑娘,即使被抑郁折磨也想照顧別人的情緒,不吃藥也從抑郁癥中走了出來。所以,每一個被情緒所困的人,當你覺得世界灰暗人生無趣夢想沒戲自己又很垃圾的時候,你錯了。所有的旁觀者都看得到你的好,也希望你好好的。大家喜歡的不是成功的你漂亮的你只傳播正能量的你,你不會因為笑了而被接納哭了而被拋棄。所以不要怕對人訴說。
人天生是懼怕死亡的。我現在之所以有信心自己能好好活下去是因為,在我最想死的時候,我忍住挺過來了。蔑視過人生中最大的威脅,也克服過不受控制的生理反應,最難受不過如此了,不是嗎?
最后想對每一個讓人心疼的寶寶說:
你一定是失去了很重要的東西,才會痛不欲生吧,可你有一份獨一無二的最寶貴的禮物呢。
那是上天給你的專屬恩賜,他讓你來他創造的偉大世界,想和你一起分享萬千美好。在你的一生都安排好了幸福快樂,所以在用完好運之前,你不要任性地說不好玩你要退出哦。
We will be better off.
盡管我沒有任何權利強迫你,但還是希望你能好好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