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可以拆開來看:
1、知而不行,是為不知;
理解了而不去做,就是沒有真正理解。舉個例子,地鐵站或者商場乘坐扶梯,應該靠右站,方便趕時間的人可以從左邊快速通過。但是,我們經常會發現兩個好友,一左一右把電梯堵住了,后邊的人看到前邊的人這么站,于是也不管了,一左一右并排站。再后邊的人即使趕時間也很難快速通過了。所以,永遠不要做破壞規則的第一人。道理不是用來說給別人聽的,是用來指引自己行為的。知道就要做到,否則就不是真的知道。
2、行而不知,可以致知
不理解,但去做了,就可以理解。舉個例子,比如編程,項目中要用到一個新的開源框架,最聰明的做法是看例子,模仿運用,在用的過程中慢慢消化理解。如果是先花大量時間去理解,理解完之后再去用,那就會拖項目組進度的。對于非計算機讀者,這個例子可能不是很恰當,所以再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大家都讀過小學吧,那時候老師讓背古詩詞、背古文,當時誰也不理解,但我們背會記住了,在以后的生活中卻慢慢理解了。這就是行而不知,可以致知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