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申荷永教授的著作:《榮格與分析心理學》,想來寫點有關這本書的什么東西。寫了兩遍,每一遍都是半途而廢。原因是心理分析是一門高深的學科,關于原型、原型意象等概念,還有心理分析的過程比如自性化等,我在閱讀本書后,只有一個模糊的了解,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甚至是根本不知其然。其次,榮格的分析心理學,包含了大量的中國傳統文化,如《易經》的思想、煉金術,而我對于這些知識毫無所知,所以沒有很深刻的理解。除了照抄書上的概念、觀點外,似乎沒有什么自己的理解。
看完一本書,只有當把書合上后,甚至是很長一段時間后,你還能從中受益的東西才是看這本書的價值所在。因此我也就寫到哪算哪了!
關于榮格
從古至今,偉大的人都善于剖析自己。有的是從意識層面,而榮格是從無意識層面剖析自己,他善于和自己的無意識進行溝通交流,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統一自己的“第一人格”和“第二人格”。并形成了心理學領域最偉大的思想之一。
榮格小時候就是一個充滿了神秘主義的奇怪孩子,頭腦中充滿了哲學思索,比如他會覺得自己生的火和別的小伙伴不一樣,具有圣潔的光輝;比如他坐在石頭上思考到底“我是我還是我是石頭”問題。榮格會仔細分析自己的夢境……正是這樣的特質,讓他成為偉大的心理學家。他的思想對心理學、哲學甚至是自然科學都有巨大的影響。
堅持自己的立場很重要,哪怕放棄會給你帶來莫大的利益。榮格就是這樣的人。他曾經因為《夢的解析》對弗洛伊德神往已久,二人從互相欣賞到書信溝通,到面基,弗洛伊德甚至指定榮格為精神分析的接班人,但是終因對“壓抑機制”的內容的看法不一致而分道揚鑣。盡管二人決裂后,榮格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處于茫然不知所措的狀態中,但他最終還是在與自己無意識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找到了自己的內在導師“斐樂蒙”,從而走上對集體無意識的研究之路。
榮格與中國文化的淵源不得不說。通過衛禮賢,榮格接觸到中國的《易經》、煉金術等具有東方智慧的思想。道家的“無為”思想被榮格所吸收,成為分析心理學的重要部分。或者可以說,榮格從道家思想中找到了分析心理學的解釋。
關于分析心理學
榮格的分析心理學的核心內容就是集體無意識。集體無意識是來自于遠古時代的烙印,并且是一代一代遺傳下來的。另外,本書還介紹了其他的內容如“原型”、“原型意象”以及分析心理學的方法與實踐等。在此,我不準備將這些內容一一贅述,而只表達我的主觀感想。
初步了解分析心理學,第一印象是它是非常積極的。與精神分析不同,精神分析主要講挫折、性欲、情結、壓抑等,而分析心理學雖然也涉及到陰影等無意識中消極的東西,但是它始終強調與無意識的溝通交流,使無意識的內容與意識自我形成協調統一的整體。就連對夢的看法,榮格也認為它并不是經過偽裝而出現在意識中的,而是原型的本來表達。心理分析最終的目的也是達到自性化,獲得“頭和心得整合”。
分析心理學在中國
分析心理學在源頭上就和中國有著很深的淵源。前文講到,榮格在分析心理學形成的過程中就吸收了中國文化的智慧。
但是,分析心理學目前在中國還沒有植根于此。但是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績,這一切要歸功于本書的作者申荷永教授的努力。澳門城市大學應用心理學碩士博士課程,華南師范大學心理學博士點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心理分析方向的高層次人才。東方心理分析研究院的成立與良好運作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優秀的具有國際資質的心理分析師。分析心理學正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生根發芽。
后記
雖然我是心理學出身,但是對心理分析并不了解。讀《榮格與分析心理學》,仿佛自己跳進一片汪洋大海,欣喜之余,更多的是不知所措的惶恐。這本書先放一放,待我繼續閱讀與此有關的其他著作,再來翻開它,是否會有更多的收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