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unix操作系統是目前還存活的操作系統元老,如:IBM AIX、Minix、Linux、ubuntu等,Unix走了有40年歷程。
二、肯·湯普遜和丹尼斯·里奇開發Unix是為了更好的玩游戲!
肯·湯普遜(左)和丹尼斯·里奇(右)
1971年,Unix第一版正式發布。
三、什么是X86系統?
X86是指32位操作系統,X64是指64位操作系統;
32位系統最多只能發揮4G內存的效用,如果電腦安裝了大于4G的內存,那么就會造成資源的浪費。
64位系統,按照微軟對系統的設定,win7家庭版可支持16G內存,而專業版和旗艦版則可支持高達192G內存。
以上所述就是兩者最大的區別。
四、vim中"x" 和 "wq" 的區別是什么?
English:Write current file, if modified, and quit (same as ":x"). (Note: If there are several windows for the current file, the file is written if it was modified and the window is closed). :wq on the other hand always writes the file and quits Vim.
翻譯:如果修改了當前文件,則寫入當前文件并退出(與“:x”相同)。(注意:如果當前文件有多個窗口,如果文件被修改并且窗口被關閉,那么文件將被寫入)。:另一方面,wq總是寫文件并退出Vim。
我的理解:
wq:寫入文件存盤并退出,即使文件沒有任何修改也會寫入、存盤,并更新文件的修改時間。
x:寫入文件并退出,僅當原文件被修改后才寫入,并更新文件修改時間;否則不會更新文件修改時間。
*注,詳解:編程方面,對編輯源文件可能會產生重要影響。因為文件即使沒有修改,":wq" 強制更新文件的修改時間,
這樣會讓 make 編譯整個項目時以為文件被修改過了,然后就得重新編譯鏈接生成可執行文件。這可能會產生讓人誤解的后果,當然也產生了不必要的系統資源花銷。不過像是版本控制的軟件一般首選還是比較文件內容,修改時間一般不加以理會。
五、Python之dir()內置方法詳解:
使用dir()函數可以查看對像內所有屬于及方法,在python中任何東西都是對像,一種“數據類型”,一個“模塊”等,都有自己的屬性和方法,除了常用方法外,其它的你不需要全部記住它,交給dir()函數就好了。
使用:dir()函數操作方法很簡單,只需要把你想要查詢和對像添寫到( )括號中就可以使用了。例如你想查看"列表"都有哪些方法,你可以在( )中直接傳入空列表對像[ ]或是一個列表數據類型的"變量名",像下邊這樣操作:
>>>dir([ ])
或
x = ['a','b']
>>>dir(x)
查模塊也是如上方法。(查之前要先導入模塊)
六、Linux之free命令詳解:
下面是free的運行結果,一共有4行。為了方便說明,我加上了列號。這樣可以把free的輸出看成一個二維數組FO(Free Output)。例如:
FO[2][1] = 24677460
FO[3][2] = 10321516
free的輸出一共有四行,第四行為交換區的信息,分別是交換的總量(total),使用量(used)和有多少空閑的交換區(free)。
free輸出地第二行和第三行是比較讓人迷惑的。這兩行都是說明內存使用情況的。第一列是總量(total),第二列是使用量(used),第三列是可用量(free)。
第一行的輸出時從操作系統(OS)來看的。也就是說,從OS的角度來看,計算機上一共有:
24677460KB(缺省時free的單位為KB)物理內存,即FO[2][1];
在這些物理內存中有23276064KB(即FO[2][2])被使用了;
還用1401396KB(即FO[2][3])是可用的;
方法有:
-b, --bytes字節(B)
-k, --kilo 千字節(KB)
-m, --mega兆字節(MB)
-g, --giga前兆字節(GB)
七、推薦閱讀書籍:《C程序設計語言(第二版·新版)--作者:丹尼斯·里奇》、《大教堂與集市--作者:衛劍釩》、《一切只為了好玩》
八、開源文化:
開源即開放源代碼,開源誕生于軟件行業,1997春天,自由軟件社團的一些領導者聚集到加利福尼亞州。這個社團包括 EricRaymond,TimO’Rerlly,VA Research的總裁Larry Augustin等人,他們所關心的是一種尋找方式,來向以前躲避自由軟件思想的人們推廣這種思想。他們擔心,自由軟件基金會的反商業信條會讓人們對自由軟件敬而遠之。
在Eric Raymond的堅持下,這群人同意他們所缺乏的是市場營銷活動,這個活動的目的是贏得思想,而不僅僅是市場份額。最后討論的結果產生了一個新的術語來描述他們所推進的軟件:Open Source(開源軟件)。他們制定了一系列的指導原則,用來描述哪些軟件可以有資格被稱為開源軟件。
以上開源我們暫且稱之為狹義開源。事實上開源不僅僅代表軟件源代碼的開放,開源本身即意味著自由、共享和充分利用資源。開源是一種精神,開源是一種文華。我們將這種定義統稱為廣義開源。
九、python:單引號,雙引號和三引號的區別:
在python中字符串可以用單引號括起來,也可以用雙引號,這兩種方式是等價的,而在php當中單引號和雙引號的有些是不一樣的,雖然表示的字符串,但是在php的單引號解析速度比雙引號快,如果在python用單號那么在字符串中就可以直接收寫雙引號了,反之亦然。這就是python為什么允許用兩種方式的原因。在實際應用中,python 單引號和python 雙引號用得比較多,有兩種表示方式后,就不用老用轉義字符了。
python 三引號的形式用來輸入多行文本,也就是說在三引號之間輸入的內容將被原樣保留,之中的單號和雙引號不用轉義,其中的不可見字符比如/n和/t都會被保留,這樣的好處是你可以替換一些多行的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