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字延清,名少連,今山西汾陽人。初唐時期著名詩人,律體詩的開創者,與同時期的沈佺期并稱“沈宋”。宋之問生得相貌偉岸,儀表堂堂,才高八斗又能言善辯。
圖片發自簡書App
宋之問確實有才情,武則天曾經游歷洛陽龍門,令群臣即興賦詩,左史東方虬詩作先成,武則天讀罷令賞錦袍加身。不大一會兒,宋之問詩句也完成,武則天看后令把錦袍轉賜宋之問。中宗李縣顯曾于正月晦日在昆明池詔令群臣按場景作詩,命上官婉兒在百余篇的詩句中選出最好的一篇出來,只見上官婉兒把淘汰的詩篇直接扔出來,一時紙片紛飛。最后剩下兩篇文章可謂旗鼓相當,在思索半天后,留下了宋之問的詩,淘汰了沈佺期的詩,沈佺期不服,上官婉兒說:“微臣凋朽質,羞觀豫章材”。詞氣已竭,宋詩“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猶健舉也。沈佺期心悅誠服。
? 宋之問的人品相比其才情卻差的多了,他溜須拍馬武則天面首張氏兄弟,多次充當槍手,以張氏兄弟的名義發表文章。甚至拿著便盆為張易之接屎尿。毛遂自薦給女皇當面首,奉詩云“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武則天看罷說才華出眾,可惜嘴味道太臭。公元705年,宰相張柬之逼武后退位,李顯復位,貶宋之問為瀧州參軍(現在廣東羅定縣),第二年宋之問從瀧州逃往家鄉,著名的詩《渡漢江》即為當時所作,“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他逃到好友張仲之家,好友冒著窩藏逃犯的罪名收留他。他發現好友張仲之與人密謀刺殺權臣武三思,他舉報了朋友,自己得到了升遷。最讓人不齒的是他為了霸占一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詩句,殺死了自己的親外甥劉希夷。宋的才情,真可謂才華橫溢,宋的人品,真可謂不義,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