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中秋的月餅都還沒吃完,秋分就悄咪咪地如期而至了!
那么秋分,為什么要叫秋分呢?
古籍回答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
意思是說:秋分,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像是秋天的分水嶺,一半是秋意濃,一半是秋褲暖。
啊不是,是這一天,太陽決定公平對待我們,直射赤道,讓白天和黑夜來個「平分秋色」,地球絕大部分地區在這一天都會晝夜均分,也就是早晚各12小時。
而過了秋分,北半球這邊的太陽就開始早退了,夜幕會降臨得越來越早。
秋分節氣是二十四節氣中比較特殊的。在這個時節,大自然的變化也影響著我們的身體,從中醫角度來看,秋分養生是至關重要的。
秋燥來襲,如何應對?
秋天,這個干燥得連鼻子都能吹出哨子的季節,對我們的呼吸系統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大考。
特別是那些有過敏史的朋友們,秋天也會特別容易覺得不舒服,例如常常會覺得口干舌燥、干咳不斷。
而對于身體虛弱的老人和小孩,秋天更是免疫力的滑鐵盧。
那么,如何在秋天做個養生達人呢?首先,讓我們來聊聊怎么穿衣。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秋天的早晨出門,只穿一件短袖,被那冷風一吹,你可能會瞬間哆嗦一下。
所以呢,出門前最好還是準備好一件薄外套,覺得熱的時候可以脫掉,早晚覺得冷的時候呢,再把外套穿上。這也算是秋天的一種「生存法則」哦。
穿的方面解決了,那秋分這個時候吃的有什么講究嗎?以及保養又應該需要做什么呢?
其實啊,秋天這個時候身體會非常缺水,特別容易出現秋燥的狀況,表現為喉嚨干,容易會覺得口干舌燥。
但是,秋天的干燥可不止是喉嚨干那么簡單,皮膚干燥、嘴角發炎、鼻子出血、便秘和咳嗽,這些都是秋燥的常客,所以身體特別需要溫潤除燥的食物來滋潤一下。
那怎么辦呢?別急,可以多吃些平潤的食物,比如梨子、百合、枸杞,它們能潤心肺、養胃陰。還有那些膠質豐富或質地粘稠的食物,比如蜂蜜、銀耳、海帶、山藥、蓮藕、秋葵,也都是養陰潤燥的好幫手。
喝水有講究,蜂蜜水來助力
另外呢,養陰還有一個重點就是要留住水分。留住水分,多喝水是關鍵。
像我現在早上起床都會喝一杯溫水,讓整個消化系統跟隨你的節奏醒過來,喝完水,還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方便你上廁所排出毒素。
不過啊,早上喝水要記得不要喝冰水哦,因為人的脾胃是喜溫忌寒的,也就是說最好喝一些比較溫熱的水,平時也少喝低于室溫的水。
講到喝水啊,日常生活中淡茶是不錯的選擇,還有也可以喝蜂蜜水哦,因為蜂蜜可以潤燥、清熱,有潤肺止咳、改善便秘、滋潤皮膚的功效。
喝蜂蜜水既可以補充水分。又可以防止因為秋燥所引起的許多干燥癥狀,是秋季養生的簡單良方哦。
不過還是要提醒一下的是蜂蜜也是糖,適量才是王道。
傳統飲食有內涵,各種食療來幫忙
依照我們傳統的飲食,很多老一輩早上喜歡吃粥,其實也是很合適的養生方法。
秋天的早餐如果可以來一碗溫熱的粥,不僅能補充水分,還能潤燥。
對于脾胃比較虛,消化吸收功能比較差的人來說,吃粥可以健脾胃,補中氣。像是百合粥、銀耳粥、杏仁粥、蓮子粥或是堅果粥還有芝麻粥,其實都是很適合秋天的養生早餐。
這里也給大家介紹5道秋季用得到的食療方:
山藥紅棗粥
材料:
山藥、紅棗、大米。
用法:
1. 山藥去皮洗凈,切成小塊;紅棗洗凈去核;大米洗凈。
2. 將大米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至米粒開花。
3. 加入山藥塊和紅棗,繼續煮約 20 分鐘,至山藥軟爛、粥濃稠即可。
功效:
健脾益胃、補氣養血。適合脾胃虛弱、氣血不足之人在秋分時節食用。
百合銀耳蓮子羹
材料:
百合、銀耳、蓮子、冰糖。
用法:
1. 將銀耳用溫水泡發,去除根部雜質,撕成小朵;百合洗凈掰開;蓮子洗凈。
2. 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銀耳、蓮子,大火煮開后轉小火慢燉約 1 小時。
3. 加入百合繼續燉煮 20 分鐘左右,至銀耳軟糯、蓮子百合熟透。
4. 放入適量冰糖,攪拌至融化即可。
功效:
滋陰潤肺、養心安神。適合秋分時節燥邪傷肺、心神不寧之人。
蓮藕排骨湯
材料:
蓮藕、排骨、姜片、蔥段、鹽。
用法:
1. 排骨洗凈切塊,焯水撈出;蓮藕洗凈去皮,切成滾刀塊。
2. 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排骨、姜片、蔥段,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燉煮約 1 小時。
3. 加入蓮藕塊,繼續燉煮約 30 分鐘,至排骨和蓮藕熟透。
4. 加入適量鹽調味即可。
功效:
清熱涼血、健脾開胃。秋分時節食用可幫助人體適應季節變化,增強食欲。
芝麻核桃糊
材料:
芝麻、核桃、糯米粉、白糖。
用法:
1. 將芝麻、核桃炒熟,磨成粉。
2. 糯米粉用適量清水調成糊狀。
3. 鍋中加入適量清水,放入糯米糊,小火煮至濃稠。
4. 加入芝麻核桃粉和白糖,攪拌均勻即可。
功效:
補肝腎、益精血、潤腸燥。適合秋分時節肝腎不足、精血虧虛之人。
雪梨川貝燉冰糖
材料:
雪梨、川貝、冰糖。
用法:
1. 雪梨洗凈,去皮去核,切成小塊;川貝洗凈。
2. 將雪梨塊、川貝放入燉盅內,加入適量冰糖和清水。
3. 蓋上燉盅蓋,放入蒸鍋中,隔水蒸約 1 小時即可。
功效:
潤肺止咳、清熱化痰。對于秋季燥邪引起的咳嗽有較好的緩解作用。
運動與睡眠,秋分養生必備
最后,讓我們聊聊運動和睡眠。
到了秋季可以做一些比較緩慢,放松的運動,像是氣功、太極、瑜伽、散步、健走、慢跑、游泳、打坐和冥想、八段錦等等,這些都是不錯的運動。
道理也很簡單,運動時心情的放松也可以帶動全身的放松,讓氣血運行通暢、經絡暢通,進一步提升五臟六腑的功能。
其實,很多中醫師都提醒應該要從秋天就開始調理保養身體,尤其像是老人家、體質比較虛弱的人或是每年冬天都會覺得特別不舒服的人,從秋天開始就可以多喝水,以及多吃剛剛我們提到的這些滋陰潤燥的食物來增強抵抗力、養精蓄銳,為迎接冬天做好充足的準備。
你可能還聽說過秋季要注重收斂精氣神,所以應該要早起早睡,增加睡眠的時間。
秋天的時候,需要有足夠的睡眠才能夠回復體力,增強免疫力。建議大家要早睡早起,睡子午覺。
那什么是子午覺呢?簡單來說就是子時大睡、午時小歇。
在晚上十一點到一點的子時要上床睡覺,中午十一點到下午一點的午時,也可以睡個午覺。適當的休息一下,更容易恢復精氣神。
到了秋季,吃飽飯后真的會很想要瞇一下,我也決定從今天開始,吃完飯后就來午睡一下。
但是別忘了,午覺雖好,可不要貪睡哦,不然晚上可能會變成「夜貓子」睡不著了。
好了,朋友們,秋分的養生秘訣就分享到這里。那么,你準備好迎接秋天的挑戰了嗎?讓我們一起在秋天做一個養生達人吧!
免責聲明:
本文所提供的資訊不能替代醫師面對面的診斷和治療。若你存在疾病相關問題,仍應咨詢專業醫療人員。
點亮【贊和在看】,過自己想過的生活,成為自己想成為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