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了男人篇,接下來寫寫關于女人有文化的重要性,對于文化,我們這里不再進一步闡述,因為文化的定義對任何性別的人都一樣的,只是對每個性別的作用是有些許差異化的,尤其是在一個有性別潛意識的社會上,更是如此。所以才分開兩個角度來談,感興趣朋友請去查看上一篇。
談男人時,談的是如果男人“有文化”會如何體現,那么談女人就采用逆向思維,如果女人“沒有文化”會怎樣?考慮到自己不是女人所以缺少切身感受,只能采取此方式,以示不公平。
說到女人,“顏值論”那是必須存在的,女生的外表是一種巨大的優勢,這無需粉飾,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深入的詮釋了這一現象,嬰兒盯著好看的人都會盯久一點。對美人的愛慕,是人類長期演化而來的行為模式。伯納德的刺激>價值觀>角色理論認為,伴侶第一次相遇時,彼此的吸引力主要建立在“刺激”信息上,即年齡、長相等外部特征。隨后,便是價值觀及角色階段那就是個人素養、談吐方式,事業狀態,家庭背景等。當這些明確以后,男生心里就會有理性的思考,究竟是通過各種看似優秀的行為言語表現來逐漸把這個女生帶進那個打炮不要錢的美麗童話世界呢,還是覺得這個女人可以做為知己好友,乃至戀人來長期真實且有目標的相處下去呢?所以決定女人角色的除了美貌以外,想要跟你也比較傾心的男人長久廝守下去的話,文化帶來的反射還是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美貌只是決定了女性的人生的下限,你擁有了美貌,就有了比大多數人高得多的起點。但你的人生不會因此一勞永逸,到更高的層次,幫助你披荊斬棘的,便是精神的豐饒程度了,而精神的主要獲取改變途徑定是文化,文化還是我們上一篇定義的:知識,閱歷,眼界,能力以及獨立的思維模式綜合在一起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又具有共性的精神氣質。
當然凡事不是一概而論的,如果你面對一個情竇初開的高齡小宅男,或許你只需一張星巴克悠閑的下午照+一件白白長裙+一頭黑黑的頭發+一句:我就在這里,不吵也不鬧。估計就可以把他迷哭,然后他會不顧一切的關注上你,如果有機會可以相處,那么他會奮不顧身的愛上你,心里想了上萬句愛你愛到海枯石爛的誓言,還經常用“是否配得上你”來懷疑上天對自己的厚愛,現在你就是他的唯一,此時文化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心甘情愿陪你“騎馬闖天下,仗劍走天涯”。但是隨著逐步的成長和了解社會,胡茬唏噓的小伙可能遇到比美顏圖片和白裙黑發吸引力更大的天使臉蛋大長腿、滿嘴英文紅酒杯,此時他想起當時在starbucks認識你時,當跟你聊天發現你只知道西藏是凈化心靈的地方,可卻不知道中國行政區域怎么劃分時;當提起歐洲游時,只知道要去巴黎的香榭麗舍和老佛爺瘋狂購物,也根本不知道偉大的法蘭西帝國是如何影響歐洲的歷史,更不會知道在巴黎那個又小又久遠的莎士比亞書店;平時不讀書不看報任何世界動向與我無關,只知吃飯美容,睡覺和發朋友圈;問你最喜歡什么詩或最喜歡的一本書是什么,大概也只能45度仰望天空冒出那句“人生若只如初見” 再回頭看看朋友圈里的心靈雞湯又在推薦哪本書,記一下書名。這時,曾經那個號稱愛你一輩子的小伙子,不是失言了,而是覺得你們倆無法長久以感情為基礎的互相學習生活下去了,離開你不會是偶然,當然你還有一個好辦法,就是一直也別讓這個小伙子有進步,那么可能一輩子你倆長相廝守,前提是你不會厭煩和埋怨他的不求上進,渾渾噩噩。
以上例子真實的告訴我我們,對于不夠優秀的男人而言,貌美的異性是一種稀缺資源,但對于優秀的男人而言,這個定律就不成立了。美麗的女子有充裕的選擇權,但優秀的男性同樣如此。如果能夠選擇到智慧與美貌兼得的另一半,他為什么還要選擇一個客廳的花瓶呢?當一個男人占有雄厚的資源,好看的花瓶難道不是唾手可得的東西嗎?還是要讓自己由內而外的散發出真正的香味,讓那個人一直對你流連忘返,懂得互相品味和欣賞。
人本身就是赤裸而來,肯定帶不來任何東西,文化的獲得一定是通過后天,不求上曉天文,下曉地理,醫學建造,歷史時尚無一不懂,但是總要有一定的閱讀量和知識儲備,好歹看過幾本書或是幾部自己獨特見解的電影,簡單了解過歷史朝代的更替,說起歷史中強大杰出的女性,除了武則天和慈禧還能說出獨孤皇后和陰皇后也算是可以的了。當然知道為何人們都稱呼老婆為“太太”那也是最佳的。
誠然我們不知道每個女性心理究竟怎么看待擁有“文化”這件事情,做為異性旁觀者和跟一些女人的溝通總是有一些共性,充足扎實的文化底蘊,豐富的閱歷和正確的三觀,就是會讓女人更自信,更獨立,更精彩,因為她們會認為:人生不光是男人和孩子,除了這些還有很多有趣的東西;在各種七大姑八大姨“你結婚了嗎”,“老公有錢嗎”,“房產證加你名字了嗎”這些問題面前,真正做到心平氣和并堅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一個擁有獨立靈魂的女人,會給家里加血而不是吸血;才知每天發于朋友圈的各種機票豪車高檔酒店,然后配上“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是多么乏味;更知因為空虛跑去麗江,然后說句“旅途中與你相愛,再顛簸也不分開”的論調是多么幼稚;知道“內圣外王”不光說得是所謂的“君子”須眉,自己做為一個巾幗也是可以去努力做的。或許還有很多,或許很多人早已不這般,但是擁有了文化,你的一切都會比以前有或多或少的改變,而且一定是向好的。
文化是一種意識形態,看不見摸不到,但它是靠平時你的語言,行為表現出來的,這里面最重要的是溝通,人類的一切情感都是靠溝通和交流為基石來保持的,無論是肢體上和精神上的都如此。尤其是愛情,從開始到結束或一直到死亡,其實不免上升到一個哲學高度,那么一天你們步履蹣跚的走在路上時,望著對方皺紋滿滿的臉,滿足的問道:人死了,我們的感情會隨之消失嗎?這時的她淚流滿面的回答道:即使沒有了呼吸,但我們感情并沒有分開過,因為那只是一個開始,永無結束。其實你心里深深地知道他說那話是一種不舍,你回答他的也是一種永恒,或許再加上一句:下輩子別再問我這個問題,因為那樣顯得你是藍翔畢業的,只會開挖掘機一般。說完倆人相視而笑,意猶未盡。
無論是現實,還是理論;無論是心理學,還是哲學。總之一個充滿文化的女人,她的眼里有真實的世界、也有美好的世界。但是她會生活在真實的世界,然后把她真實的世界盡量變成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