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看了這部電影后的第一感覺是驚呼“天啊,太美了”。雖然這是一部黑白電影,但一點也不影響復古的魅力的呈現,美麗無處不在。由于無聲電影與影像之間是沒有同步的聲音或言語,因此會增加所謂的“間幕”,以文字的形式向劇場觀眾展示主要對話,無聲電影的現場幾乎總是需要播放音樂來培養觀眾情緒或烘托氣氛。《藝術家》的開片采用了現場配樂的字幕模式呈現表演者的名字,這很好地還原了20世紀20年代世界無聲電影的場景。《藝術家》的敘事技巧、角色設置、鏡頭運用、黑白燈光等技巧都是模仿20世紀20年代的好萊塢電影,在電影的故事和角色設計中,靈感也來自好萊塢黃金時代的大明星,比如男女主角的原型是好萊塢老明星約翰·吉爾伯特和格雷泰·嘉寶在外面的戀人。此外,該片還采用了許多經典的電影片段,包括上世紀50年代流行的歌舞片《一個明星的誕生》和《雨中曲》。《藝術家》的最大亮點在于“精致的默片藝術”。現如今的電影無疑是一場華麗的視聽盛筵,而來自法國的導演邁克爾·哈扎納維希烏斯選擇拍攝黑白無聲片既是一種冒險,也是一種取巧的方式,他以這種特立獨行的方式重現了上世紀20年代的好萊塢,一目了然地將《藝術家》與其它影片區分開來。該片故事發生在1927年到1932年的好萊塢,講述一位走下坡路的男演員和一位正在崛起的女演員之間的愛情故事,其實也是在講無聲電影到有聲電影的過渡史。
? ? ? ?影片全程沒有多少話音出現,第一次出現話音是在瓦倫汀意識到有聲電影時代的到來時,他在化妝間的瓶瓶罐罐發出了聲響,小狗的犬吠聲也有了聲音,女演員們的歡笑聲也有了聲音,瓦倫汀的世界一瞬間都有了聲音。第二次出現話音則是在結尾的時候,瓦倫汀作為著名默片演員接受了有聲電影的演出方式,影棚里的音樂聲、贊美聲、對話聲都出現了,這意味著瓦倫汀接受了并認同有聲電影。這部片子在少數的臺詞中,“雙關”的意味很多。如瓦倫汀妻子質問丈夫“我們必須要談一談!”“你為什么不愿說話?”以及一婦人看見瓦倫汀的小狗說道“它要是會說話就好了!”,全部都帶在暗示瓦倫汀為何不嘗試著接拍有聲電影,為何“不說話”;還有片中張貼的海報或是影院熱映片名,都在暗示當前角色的心理狀態,比如拍賣結束后一無所有的瓦倫汀經過一條街,街對面就貼著一張名為《孤獨的明星》的電影海報,哈扎納維希烏斯還增加了一場他險些被車撞到的戲,以免這個過街鏡頭閃的太快,觀眾來不及看到這些細節;瓦倫汀準備自殺之際,我們看到字幕出現“砰!”一聲,才發現是趕來救援的女主角的車撞到了樹,而瓦倫汀正是聽到了聲音才沒有及時扣動扳機,撿回了一命。所以,他應該慶幸“有聲”的出現。
? ? 正如片尾制片人說的那樣“完美極了!,這部電影以默片呈現出來的復古美和對默片時代的致敬真的完美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