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老漢因為在工地上不慎掉下腳手架,摔成了重傷,眼看性命不保。彌留之際,叫來兩個兒子分家產。誰知二兒子不管怎么分,都覺得不合理,自己吃虧,最后哥哥什么都沒有要,只拿了一片荒山。朱老漢帶著對大兒子的歉意,離開了。過了五年,事情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分文未取的哥哥成了有錢人,拿到300萬的弟弟卻瘋了。
朱老七是當地有名的包工頭。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帶著四個兄弟到外面接活,主要是搞裝修之類的小工程。因為幾個兄弟的支持,趕上最火爆的那幾年,朱老七攢下了不少錢。朱老七有兩個兒子,老大朱明天、弟弟朱明年。朱老七沒有什么文化,起名字更隨便,用朱老七的話說,這兩個字好寫、好記。
雖然朱老七沒文化,也很能掙錢,但他深知這行的辛苦,想要兒子們不走他這條路,少吃一些苦,就必須要讓兒子們好好讀書,多學文化。因此,在私立學校剛出現的時候,朱老七就咬牙,將兩個兒子都送去了私立學校,希望兩個兒子能夠有一個好的將來。
但是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雖然花了大價錢讓兩個孩子讀書,但兩個孩子都不怎么爭氣,成績一直都不好。讀完高中后,老大朱明天選擇去讀職業學校,而弟弟朱明年干脆就輟學回家,跟著他跑起了工地。
正好趕上火爆的這幾年,朱老七一下子掙了不少錢。這讓他突然覺得,只要將兩個孩子帶出來了,能跟他一樣接到活干,日子也不會太差。但兩個孩子一點都不讓他省心。朱明天性格不錯,能吃苦,可成天就喜歡花花草草、種地,連上技校都選擇的農業專業,讓朱老七氣的不行。他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才從朱家村走了出來,在縣城里面買了三套房,掙了幾百萬家產,就為了再也不用回去過那種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日子,結果這大兒子還自己往農村里面走,這讓他不理解。
而朱明年就更讓他生氣了。朱明年是典型的好吃懶做型。跟著他在工地跑了幾天,就覺得辛苦,找各種理由不來了。同時,還經常找母親要錢,花錢大手大腳,成天拉著一幫所謂的朋友到處瞎逛,還混了個“年土豪”的稱呼。
眼看著兩個兒子不成器,朱老七只好自己加油干,爭取在自己還能干得動的時候,多掙些錢,好讓自己一家的日子好過一點。然而,在因為一次意外,朱老七從腳手架上摔了下來,摔成了重傷。雖然經過搶救,但因為摔的太重,只有幾天的活命了。在彌留之際,朱老七想到了分家產。
他名下有三套房,300多萬存款,還有老家有500多畝荒山。在朱老七的眼中,這500多畝荒山只要用的好,也能產生不少的財富。本來朱老七打算對半分給兩兄弟,結果朱明年不同意,說自己對種地沒興趣,既然朱明天那么喜歡種地,就將500畝荒山都給他,將300萬的現金留給自己。朱老七不同意,覺得這樣對朱明天不公平。朱明天也不傻,直接就拒絕了。不過,出乎意料的是,朱明年卻因此要死覓活,大鬧病房,還威脅說如果自己拿不到300萬,就叫找人讓朱明天將錢吐出來。老實的朱明天哪是弟弟的對手,只能答應弟弟的無理要求。當然,兄弟倆從此也反目成仇,不相往來。
分家產的事情一敲定,朱老七帶著對朱明天的歉意,走了。走后,朱明天將朱老七安葬在自家的山上,朱明天也回到了農村。而朱明年拿到這300萬后,興奮的不得了。剛把父親安葬,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回到城里,約上一幫朋友,開始大吃大喝,并且四處吹噓自己有錢。
也就在這個時候,一個叫羅雪的姑娘出現在朱明年的視線里。朱明年很快就被這個羅雪給吸引住了,開始了瘋狂的追求。在朱明年強大的攻勢下,不到三個月兩人就領了證。羅雪喜歡浪漫,從那以后,朱明年就帶著羅雪到處旅游,兩口子壓根就沒有想過工作掙錢這回事。
而朱明天回到農村后,利用自己所學知識,在這500畝荒山上做起了文章。因為沒有本金,朱明天找到母親,讓母親給30萬的啟動資金。母親也拿不出這么多錢,就找到了朱明年,讓朱明年念在兄弟一場,支援一下。結果朱明年非但不借錢,還在母親面前挖苦朱明天就是當農民的料,丟朱家的臉。
這時候,朱明天技校同學知道這件事,家里東拼西湊了三十萬,和朱明天合伙,他出錢,朱明天出地,兩人一起干。正愁沒錢的朱明天和同學一拍即合,兩人就在這荒山上種起了耙耙柑。天天早出晚歸,幾年下來,兩人都曬得黝黑。
轉眼過去五年。朱明天的耙耙柑也正式投產,每年扣除人工、成本,凈利潤上百萬,朱明天一下子成了當地有名的有錢人。而朱明年卻在這一年,300萬花的只剩下30多萬。正當朱明年打算好好找個工作,和羅雪踏踏實實的過日子時,羅雪卻以他整天游手好閑、不務正業為由,提出了離婚。而更絕的是,羅雪悄悄地將剩下的30多萬全部轉走,一分錢都沒有留下。羅雪這樣做,朱明年卻一點脾氣都沒有。羅雪的堂兄羅強,在當地非常有名氣,朱明年雖然有些朋友,但跟羅強比就是小巫見大巫,分分鐘被秒的份,根本惹不起人家。
被迫離婚,一無所有的朱明年想起父親在世時過得好日子,決定到父親墳前哭訴一番,緩解緩解心中郁悶。到了地方,一眼看到滿山遍野的橘子樹,朱明年驚呆了。一打聽,才知道這些都是哥哥朱明年種下的,而且每年能賺上百萬。想著被自己瞧不起的哥哥,成了自己需要仰望的人,而自己卻變得一無所有,朱明年接受不了這個現實,瘋了。
母親將朱明年接了回去,朱明天知道消息后,主動負擔起了母親和弟弟的生活開銷及醫藥費。母親看著瘋了的朱明年,總是感嘆:“年兒,從小我就教你們兄弟倆要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實實做事,你要是能聽進去,像你哥哥那樣,哪能變成今天這樣子!”
(原創文學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