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7月30日下午當看到課程主題是《共建共享網絡社群 共話共育家校合力》,我的心中一陣竊喜,這不正是我們學校一直在思考的問題嗎?
? ? ? ? 很久以來,我校領導對家校共建比較重視,想從根本上改變鄉村孩子,特別是留守兒童情感缺失的現狀,學校為此做了很多工作,如每學期兩次的家長會;定期家訪,與家長詳談;電話、微信群溝通。這樣的方式取得一定效果。
? ? ? ? 聽完金塔縣東壩小學鞏原宏老師的講座,我的心底亮起一道光——網絡家長學校。東壩小學經過幾年的實踐,使“金色童年”網絡直播課堂惠及無數鄉村家長及孩子們。看到四年級小李彤洋溢著自信的笑臉,面對攝像頭毫不拘謹,落落大方地講話,我由衷地為直播課堂點贊,為堅持在家校共建一線付出的鞏老師及其團隊老師們喝彩!
? ? ? ? 一人布道,眾人取經!社群化學習必將帶來新時代的大變革,今天的東壩小學為我們展開了一片未來家校共育的美好盛景!
? ? ? ? 直播課堂的整個基礎建設,從“做什么”、“怎么做”、“由誰做”,環環相扣,過程清晰,可操作性強,線上、線下結合,家長由一個旁觀者變為參與者、支持者。東壩小學的成功,促進了整個金塔縣家長網絡學校的有效推進,同時也為我們鄉村學校樹立了非常棒的家校共建模式。
? ? ? ? 我所在的學校是內蒙古興和縣高廟子教學點,學生有40多人,有9名任課教師,其中一半學生住宿,部分學生父母離異,與爺爺奶奶生活在一起。在原有方式的基礎上,我還有以下設想:
? ? ? 1.每周一、五家長借接送孩子的時間,可以和家長面對面交流;
? ? ? 2.周二至四開直播課堂,進行網上溝通,如讀故事、背誦課文,親子話聊;
? ? ? 3.開設學校公開課堂、學校活動開放日,讓家長走進校園,感受學校氛圍,體會孩子的學習、活動狀態;
? ? ? 4.周末、寒暑假,運用小打卡及時反饋作業、生活情況;
? ? ? 5、部分家長長期不回家,可以視頻互動,讓孩子理解家長的不易,減少隔閡,增進親情。
? ? ? ? 行動就有收獲,堅持就會改變!今天我們的改變會促進明天家長、孩子們的幸福感、獲得感,讓我們都行動起來,帶動家長喚醒、參與、話聊,實現家校共建共享,助力鄉村孩子的美好華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