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母雞下午好:
今天看了幾位母雞的產蛋過程,覺得大家非常辛苦,其中好的方面前面幾位已經說過了,我就不啰嗦了。下面就下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談談我的看法,不當之處敬請諸位批評指正。
1.多數母雞下蛋無模式。現在是模式的時代,沒有模式下不了好蛋。這方面做得比較好的是張母雞,你看看人家在“五步十環節”模式下,不費吹灰之力就下了一個優蛋。所以,我建議各位母雞一定要在模式思想的指導下,創建具有特色的下蛋模式。哥看的不是下蛋,哥看的是模式!
2.下蛋無創新。你們知道嗎,當前社會的最大矛盾就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蛋的多樣性需求和我們下蛋單調性之間的矛盾。你們看看,我們下了一輩子的蛋,就只會下橢圓形的蛋,平庸!不會創新嗎?創新是發展的動力,沒有創新就沒有發展。我們以后的下蛋工作要根據人民群眾的需要努力下多樣性的蛋,比如黃瓜型蛋、月餅型蛋、正方體型蛋......各種口味的蛋,比如高鈣蛋、草莓口味蛋、配方精裝蛋……不怕傷不起,只怕想不起!
3.下蛋就像唱獨角戲。下個蛋,弄得滿頭大汗,憋得滿臉通紅!很多母雞和蛋根本沒有互動,悲催啊!你這樣把自己累死,你考慮過蛋的感受嗎?你的天職不是下蛋育人嗎?要把時間還給蛋,想辦法讓蛋動起來!下蛋過程中你是導演,不是演員。記著,世界上沒有不合格的雞蛋,只有不合格的母雞!永遠不要低估蛋的潛能!要精心創設下蛋情景,激發蛋的興趣,蛋教蛋、蛋帶蛋、蛋強蛋,讓蛋合作探究自己出來,那才叫個高!哥看你們下蛋,哥蛋疼啊!
4.下蛋效率低下,質量不高。幾千年以來,我們下蛋頂多也是一天一個,效率實在太低。該醒醒了,這樣的效率怎能跟得上時代的步伐?我們能不能一天下兩個甚至更多的蛋呢?我希望各單位以后可以就此問題立項專門研究研究。再說說質量,質量是生命線。眾所周知,雙黃蛋比單黃蛋個大且營養豐富,以后我們要多下雙黃甚至多黃蛋,堅決杜絕下軟蛋、下笨蛋、下壞蛋,保證為社會提供優質蛋。質量不高,蛋再多,也是白費流量!占著雞窩不下蛋!你當你是丑小鴨,幾個深蹲就能變成白天鵝?
5.下蛋心態不平衡。不管是城里母雞還是鄉村母雞,農場主都不惜重金為我們興建了現代化雞舍,配備了多媒體一體雞,搭上了信息化的快車道,邁入了“互聯網+蛋”時代,可你們還是怨聲載道,不就是讓準備過程性資料嗎?不做好檔案怎么能知道你們下過蛋沒有?下蛋模式成功了沒有?說什么一個母雞一個窩,你當你們是蘿卜嗎?上得了餐桌下得了雞窩,做得了檔案打得過黃鼠狼,既構建了下蛋模式還滿院子“咯咯叫”,那才是母雞中的戰斗機——歐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