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7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guān)注!
竹板這么一打,今兒咱這篇民間小故事就要開講啦!今兒小田要講的這則故事主題思想也是弘揚正能量,同時也反映出在過去社會,受老舊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兒女的婚姻大事均有父母包辦。兒女對自己的婚姻沒有自主權(quán),導(dǎo)致很多夫妻過得并不很幸福。
但事無絕對,小田說的也只是絕大部分人。如今社會已經(jīng)開放,這種父母包辦的事兒已經(jīng)很少。但還是那句話:事無絕對,仍然有些父母會主導(dǎo)兒女的婚姻,這是不可取的。
開故事之前,小田呼吁各位看官:婚姻乃是人生大事,自己要好好抉擇,好好思量,不然傷害的可是兩方家庭,如果有了孩子,他們也是無辜的。
閑言少敘,各位看官提提神兒,咱今天這則民間小故事就開講啦:
據(jù)我母親說,這則故事發(fā)生在她老家。具體發(fā)生的年代她也記不清了。
在東北的某個村子里,有一個姓王的老漢。老漢膝下有一兒一女。
兒子已經(jīng)成婚,小女兒艷芝(化名)也已經(jīng)滿18歲。
在過去社會來說,18歲的姑娘那可是大閨女了,按理說早就應(yīng)該出門子嫁人了。
可艷芝這孩子孝順,就想守著爹媽照顧他們,不想離開他們。
村里很多人家也都上王老漢家提過親,王老漢夫妻倆著急,但就是拗不過閨女。
“這孩子也是為了咱倆好,老頭子,咱就別為難孩子了,就讓她跟咱們再過兩年吧!”王老漢老伴兒說道。
王老漢狠狠地嘬了一口煙袋鍋子說道:“唉!你啊你就是心軟。這姑娘都18了再不嫁人別人都得認為咱閨女有毛病,我可丟不起這人!趕明兒誰再提親來,我就做主了。”
“你快拉倒吧!你看看咱村里有幾戶好人家?除了抽就是賭的,你放心把閨女嫁給他們啊?”
王老漢沒有回話,確實村子里光棍的那幾戶人家,不是賭就是抽大煙的。
王老漢搖了搖頭,無奈地嘆了一口氣。
“這樣吧老頭子,我給你出個招兒。明天我給你烙倆大餅?zāi)銕е竽憔腿ユ?zhèn)子上茶館、飯館里找找。只要是會過日子的人家絕不會賭、抽,咱就把閨女嫁給他家,咋樣?”
王老漢一琢磨,老伴說得也有道理。家里都揭不開鍋了,哪有閑錢抽大煙、賭錢呀。
于是乎,第二天王老漢還真就帶著倆大餅去了鎮(zhèn)子上。
他背著錢口袋,在街上溜達了一大圈兒,卻沒有發(fā)現(xiàn)一個方法讓他滿意的人。
他走累了,就去了一家飯館歇歇腳,要了一碗湯。等著的時候,他就瞧見不遠處一個酒桌上坐著一位和自己年齡相仿的老人。
那老人只要了一盤花生米,一壺白酒,就在那一個人吃喝。
王老漢細致地觀察了一下:那老漢吃花生米不剝皮兒,直接全咽。
掉在盤子里的花生米皮兒他也撿起來放到嘴里。
“哎呦我的天,這老頭可是個會過日子的人啊!這家伙比我還會過吶!不行,我再觀察觀察。”王老漢心中思忖道。
半壺酒下了肚,那老頭也沒再要別的菜。忽然那老頭從兜里掏出了一些白粉,直接放在口鼻處,王老漢再看時白粉已經(jīng)沒了。
老頭將掉在酒桌上的白粉用舌頭舔了個干凈。
“我的媽啊!這老頭可是真會過日子。午飯靠這幾把白面粉就湊合了,臉掉在桌子上的也舔得那么干凈。這么節(jié)儉,這家人肯定錯不了,我過去問問。”想到這,王老漢便湊了過去。
“哎呦,老哥在這喝酒吶?”
那老頭倒也和善,雖說是個陌生人和自己打招呼,但他還是讓王老漢落了座。
“老哥家中可有兒子?”王老漢問道。
“有,今年20歲了,不過還沒娶妻呢。”老頭回答道。
“巧了,我家有個閨女沒出門子,今年剛好18歲。我看你這么會過日子,準是個好人家。我把我閨女許配給你兒子如何?”
王老漢的話音剛落,那老頭卻呆住了!
這老頭咋就呆住了呢?因為這美事他連夢都不敢做。
為啥?這老頭拿出來的可不是吃的白面,那可是抽的白面,又名大煙!而且爺倆不務(wù)正業(yè),還都愛賭。知道他家情況的根本就沒人愿意提親。
兒子娶媳婦兒,那真是天方夜譚了。突然有個人主動送個兒媳婦過來他能不呆住嘛!
于是乎,這老頭趕緊給王老漢倒了一杯酒。哥倆推杯換盞,是觥籌交錯啊!
“嗯!這老頭挺好!敞亮、人實在,把閨女嫁給他家準沒錯!”酒席散了,倆人約定三日后閨女艷芝過門。
過門在過去社會來說,就相當出嫁了。得嘞!一個好好的閨女就因為王老漢看錯了親家,讓她婚后的生活是遭了殃了。
我們接著講:
王老漢屁顛屁顛跑回了家,剛進門就喊:“老伴兒啊!閨女婚事有著落了。那家人那是真會過日子啊!親家這人還敞亮,不挑事,挺好!”
于是他把飯館的事兒就給老伴兒說了一遍。老伴兒哪知道啊,一聽那老頭如此會過日子,也點了頭。
“那三日后咱們就候著人家娶親吧!”老伴兒說道。
三日后,閨女就過門了。
可閨女艷芝進了婆家門后,她就覺得掉進了黑暗深淵。
丈夫不僅不干活,整日出門賭牌。她跟公婆訴苦,婆婆人老實,但家里的事兒她說不算。
公公不僅愛賭,還抽大煙。他可沒那閑心管他兒子。
家里沒有收入,值錢的東西都讓爺倆抽了賭了。就連陪送的嫁妝也都讓爺倆給賣了、花了。
艷芝傷心欲絕:“這日子可咋過啊!”
婚后不久,艷芝跑回了家:“爹、娘,你們倆算是把我害苦了!”說完艷芝就委屈得大哭了起來。
她將實情說了個遍,王老漢夫妻倆一聽,這事兒如同晴天里的一道霹靂,打得倆人半天沒緩過勁兒來。
可這生米已經(jīng)煮成熟飯,在過去那個社會來說,離婚可是最丟臉的事兒。
王老漢雖悔不當初,但如今也只好勸慰閨女艷芝。
艷芝回到了婆家,有時管丈夫深了,還遭到丈夫的打罵。艷芝是整日以淚洗面,那日子過得真叫一個慘啊!
后來,在艷芝32歲那年,終于被折磨得生了一場大病,因為家中無錢醫(yī)治離開了人世。
艷芝雖然英年早逝,但對于她來說,也算是個解脫吧!
王老漢的老伴兒因此哭瞎了一只眼,而王老漢心疼閨女,變得瘋瘋癲癲,總在村頭老樹下坐著,他說他在等著閨女艷芝回家。
結(jié)語:
唉!您瞅瞅,這父母包辦的婚姻多害人呀!如果您為人父母,可不要主導(dǎo)孩子們婚姻;如果您是待嫁未娶的年輕人,還是擦亮眼睛耐心考驗著吧,這婚姻可不是買東西,不合適能扔,這可是一輩子的大事兒。
好了,本期故事我們到這就講完了,我有酒,也有故事,就差一個愛聽故事的你。
文/小田
文中故事來源于民間傳說,目的是借故事來明事理!切莫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感謝大家的支持!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luò),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