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永遠都是成長路上的必修課,合理的理財收益能保證跑贏通貨膨脹,手里的錢不會因為時間流逝而貶值。
對于工薪階層,每月收入基本固定。之前看到有人說要達到財富自由必須得發展副業,如果實在找不到工作之余的興趣點,開發不出收入來源,至少也要學會理財。如果已經有穩定充足的經濟收入,學會理財就是錦上添花的技能加持。投資基金,相對于投資股票來說,風險較低,需要的投資技巧也不是很強;相對于銀行理財、定期存款等投資方式來說,又能獲取更高的收益。
1.基金投資的種類
基金投資一般包括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顯而易見,貨幣基金就是我們常見的各種寶;債券型基金就是投資債券的基金;股票型基金就是投資股票的基金;混合型基金就是多種類投資的基金。
一般情況下,貨幣型基金、債券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的投資收益率依次遞增,投資風險依次降低。
2.留存生活準備金
要留出3-6個月家庭生活消費支出作為生活準備金,以備不時之需。這一部分可以根據日常家庭開支情況核算,要保證這一筆錢隨時可取,才能體現應急的價值。生活準備金最好的投資方式就是投資貨幣基金,一般可以獲取2.5%-5%的年化收益率,遠高于銀行活期,而且基本可以保證提取后2小時或24小時到賬,保證了生活需求。
3.確定自己的投資偏好
預留了自己的日常生活支出,剩下的錢就可以想辦法提高收益率,通過科學的理財方法賺取投資收益了。雖然說不需要全部弄懂之后再下手,但是投資之前還是先要了解一下自己的內心偏好。很多理財軟件都有風險偏好測試,可以選擇一個測試一下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對于年輕人而言,處于事業上升期,試錯機會更多,風險承受能力相對更強,可以將更多的錢投資到風險相對更大、收益相對更高的產品中。
4.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最簡單的基金投資方法,但是強烈依賴基金經理。那么,指數基金定投就變主動為被動了。指數基金以特定指數為標的指數,并以該指數的成分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指數基金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基金經理不用主動選擇投資對象,因此是一種被動投資方式。
指數基金定投長遠看來都能取得不錯的收益,前提是要能堅持3-5年以上,要能狠心堅持過漲跌的周期。定投的好處在于,不用費心研究各種數據,適合圖省事的所有人。定投可以每月投一次,不用具體到每日定投,差別不會太大。其實換一個思路想,每月投資的金額固定,在價格下跌的“虧損期”可以買到更多份額,可能就不會為暫時的虧損傷心了。
投資指數基金是變主動為被動,那么自己的投資過程如果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在指數基金被低估時買入,正常估值時持有,高估時收入,就能得到更高的收益。什么時候低估、什么時候高估對投資新手來說,是一個艱難而又長遠的話題,但投資指數基金的好處就在于有一些指標可以反映其所處的估值狀態,比如:盈利收益率、市盈率、市凈值等等。尤其是針對以大型企業股票為樣本的指數,比如上證紅利指數、滬深300指數、H股指數等等,盈利收益率就是極好的判斷標準。在盈利收益率大于10%時買入,6.4%-10%時持有,小于6.4%時分批賣出,這是大師格雷厄姆的方法,也被實踐證明是確實有效的。這些衡量指標自己學習計算也是復雜的學習過程,有些基金網站上會有公布,還有個別理財類型的公眾號會定期公布,發掘一下,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投資,付出的不是太多,就能獲得長期不錯的收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