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舊式的古屋里聽雨,春雨綿綿聽到秋雨瀟瀟,從少年聽到中年,聽聽那冷雨。
大多數的雨傘想不會為約會張開。上班下班,上學放學,菜市場來回的途中。
---余光中
文 I 秋靈子
上周還微風拂面,讓人覺得熱情的夏天舍不得離開似的。但在臺風暴雨和冷空氣的雙重作用下,總算是正式入秋啦。
一場秋雨一場寒,天氣猛然降溫,很多小伙伴想起了穿秋褲吧。
今年的深圳,秋天是伴著臺風暴雨和冷空氣兩位大咖一并而來的。周天一早,就近去錢大媽超市買點菜,直覺得嗖嗖的涼風撲面而來,店里菜品種少,人更少。我迅速買好菜,哆哆嗦嗦就往回跑。
仿佛跳躍式的來到了深秋,想想十一國慶還艷陽高照,短袖短裙,一轉眼,滿大街就都是長衫,外套,還有穿馬甲的。
星期一早上榮同學一起床就打開電視,期待有停課信息,結果令她失望了。我擔心她要站在操場上主持升旗儀式,建議穿冬裝禮服,這孩子說還沒到冬天呢,硬是要穿夏季禮服,我要給她套件長外衣,死活不肯穿上。我著急的說,今天還有雨呢,降溫了,好冷呀!
她任性而執拗地說:不冷呀。我說家里不冷,外面冷呀。為了不辜負我對她叨叨嗦嗦的關心,出家門時勉強的手拿著外衣,嘟著小嘴走進了電梯。
上午放學騎車去接她時,又趕上一陣急時雨夾雜著寒風,感覺真的好冷。到了學校,雨小了些,站在校西門口,發現沒有穿夏季禮服的,別的同學都是穿冬裝禮服,或是冬裝運動服,還有穿棉背心的。唯有榮同學穿著一身夏裝禮服,簡直像是沒媽管沒爹疼的娃兒。
只見榮同學穿著那件我給著她的外衣,畏畏縮縮走出來的時候。我心里覺得好笑又得意。哼,不冷,干嘛穿上那件外衣呢。
驀地記起一句有意思的話,叫“有一種冷,是媽媽覺得你冷”。冷了自然會找衣服穿的。
以前總以為老人家才會成天怕孩子穿不暖,讓孩子多穿衣服。印象中老人家帶的孩子,一般穿得比較厚,天一涼,就會給孩子添衣保暖。
沒想到我提前進入這個階段了。感慨萬分,難道真的老了。
記得年少時不肯穿秋衣秋褲,被母親叨咕半死也不肯穿。那時只要風度,不要溫度,覺得穿的太多顯得臃腫。現在天氣稍稍一變涼,不但自己主動找厚衣服出來穿,還再三囑咐孩子也趕緊加衣服。自己不由自住的開始怕冷,于是對孩子也十分執著,要求多穿點,寧愿熱一點,也不能凍著。這會不會是所謂的中年大媽的模式呢?
然而,榮同學是個不太怕冷的孩子,她給人總是熱氣暖暖的感覺。
夏天在家不離空調,外出極少穿長衫長褲,天熱點曬點沒事,喜歡吃冰淇淋。我總笑她,曬得那么黑,真不像我家孩子,她嘻笑說,黑代表健康呀。
冬天她喜歡光腳丫在房間里走來走去,我們總覺得涼涼的,時常要提醒她穿好棉拖鞋;春節回老家,遇上下雪天,她總是喜歡在雪地里嬉戲。
呵呵,再來說說昨天發生的事吧。中午一回來,就說下午有拔河比賽,需做好充分準備:吃飽飯,午休好,帶手套,換短褲。我一聽,說天氣還涼著呢,穿運動短褲會不會冷。榮同學果斷的說,要輕裝上陣,拔河除了出力,還得講策略,不然怎么能羸呢。
后來在班級群里看到老師發來的拔河相片,發現她們班上女生就她穿短褲。
放學去接榮同學,一見到她就祝賀說,你們班好厲害喲,太棒啦。預祝到時候決賽也能取得好成績。她笑嘻嘻的說,幸好換衣服了,好熱呀!今天太開心了,團結的力量令我們熱血沸騰,同學們都歡呼相擁,高興的不得了。
坐在車后的榮同學,快樂的分享著下午拔河的每一個細微情節,我心里瞬間感到莫大的欣慰。因為我被榮同學的熱情、積極、樂觀向上、不怕冷的姿態感染著。
時光流逝,感覺一轉眼的功夫,我們從被提醒添衣服的“孩子”,變成了提醒孩子添衣服的人。在這涼涼的秋天里,角色的輪換,改變不了這真切的綿綿愛意。但我們要學會適時的提醒,適時的放手。讓孩子們熱血沸騰的成長,冷暖自知,讓他們這樣自由自在的快樂成長吧。
拿起電話,對曾經總是提醒你添衣服的人說一聲:天涼了,記得添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