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工作發現閑適的快樂,
離開城市發現安靜的快樂,
離開人群發現孤獨的快樂,
離開飯局發現美食的快樂,
離開網絡發現無知的快樂,
離開鍵盤發現書寫的快樂。
在生活中,發現不一樣的快樂。
雙11狂歡的硝煙尚未散盡,黑色星期五、雙12年終盛宴又接踵而至。我們就還是拿雙11來說,為了這一天,有人已經準備了一年,希望把購物車里存了很久的清單全部掃光。很少有消費者去思考為什么創造了“雙11”這個節日,狂歡購物的背后是什么?很多人都曾經因為打折而買下一堆根本沒有用的東西,回歸理性才會漸漸明白:物質越豐富的時代,內心需要的其實卻越簡單。
人的一生勞頓疲憊,卻始終在尋找著屬于自己的幸福和詩意。然而,我們沉寂在繁華城市帶來的現代文明和條條框框時,縱使鋼筋水泥的居室收留我們的肉體,也無法掩飾我們靈魂深處對自然和詩意生活的渴望,因為我們無法真正觸及那新鮮的空氣和自然的水。
也許你我只是最平凡的人,擁有最平淡的人生,但即使如此,我們還是應該認認真真地對待自己的人生。不因為攀比就忘記原則,不因為落后就不擇手段,不因為寂寞就迷失自我。我們也許很難抵達尊貴而不失自然的詩意生活,但至少,我們可以給自己尋找一些不一樣的快樂!
有人買到山野原生的蜂蜜,要求附贈一束陽光。
有人穿著草木染制的衣服,要求附贈私家花園。
有人吃到古法手工的掛面,要求附贈一輩子的回憶。
有人愛上魚鱗鑄鐵的茶壺,要求附贈一場難得壺涂。
收集與生活不將就的創意方式,
善待您的親友,禮遇您的生活。
我們生活在這個最好的年代,每一個產品只要有自己的特點,都可以有大量追隨者。同時這也是最壞的年代,太多好東西被快速模仿和山寨。不管什么年代,在各種低價的劣質品和假貨面前能夠生存下來,沒有真材實料是不行的。
大眾的美感是基礎,審美缺席造成了今天的產品良莠不齊。我們可以慢慢地把它們拾回來,但是不一定只能從西方的設計和藝術里汲取養分。中國人“明白同一棵樹的早晨與夜晚、明朗的白天與迷霧的清晨,影子和色彩是怎樣的不同”,生活本身的藝術化是中國文化中最經久不熄的品質,曾經在江南得到了最為充沛的表達,而現在則早已煙消云散。
史書上說,有一次宋徽宗夢見雨過天晴,醒來便下一道諭旨:“雨過天青云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所以你看汝窯的東西這么美麗,都是能工巧匠克服困難做出來的。清代的幾位皇帝處理政事之余,還特有閑工夫把玩器具,便是一點花瓶上的紋樣,木刻上的落款不滿意,也下令工匠一改再改改到滿意為止。這樣的上行下效,結果是連貧農窮書生家里也拾掇的雅致,貧也講究個清字,什么叫“為濁富不若為清貧”,就是家里東西少,但是維持的像樣,窗明幾凈的。
收藏家馬未都講他得到過一只很美的古董碗,以為是皇帝用的,沒想到原來是普通百姓用的碗。這讓他對文物產生了興趣,也使我對傳統工藝的造物之美有更深的認識。可明清以降,經過迭次的極端革命造成文化斷層。那種仿古家具,假大理石和酒吧燈光的組合相信很多人都領教過。
古代的物品為什么好看,這跟都是手工做的有關。手帶著幾十萬年進化得來的靈活靈巧,古代一逢盛世,就出現巧手奪天工的神匠。工藝之美與人生經歷的交織,古人智慧的奇巧與今人在繁華世界中的不斷追尋。心手相連,每一門傳統手工技藝的背后,都閃現著手工藝人的心血與智慧,每一個精美絕倫的瞬間,都凝聚著歲月與人生的坎坷滄桑。
對無農藥的兒時味道一向偏食,
對農家自釀的桂花酒一向偏心,
對手作的扎染棉麻一向偏好,
對留著小胡子的摩羯座男人一向偏愛。
每個人心目中都有著自己不愿將就的偏見,
只為真實的那個自己。
我們喜歡傳統的東西,卻嘆息傳統的好東西總是在時代的潮流里沉沒。我們相信傳統的內核是不能夠改變,但越是傳統的越需要用時代的展現方式來表達,否則就容易被時代給淘汰。我們拒絕被物欲左右,不為消費而消費,只為內心真實的那個自己。
在差不多五六年前,我中斷了自己曾經熱愛的獨立雜志,很多年都消失在文藝圈,幾乎是心甘情愿地變成了“自己最不喜歡的那個中年人”。引用多年前和朋友聊天時候說到的一句話,“那些文藝青年都去哪兒了?他們去生活了。”過往中的各種事情毋須多言,好在我們重新站在了一個新的道路上。這也許是而立之年的我們,對于生活的最后一次“不將就”。
我們花費了一年的時間進行“心理建設”,終于還是邁出了這一步。這一步很小,小到事情幾乎還是如風中火燭一般渺小。但它同樣也是重要的一步。走出這一步,意味著我們離開了安逸清閑的打工生活,離開了豐厚的年薪待遇和優越的社會境況。我們回到原點,如同最初的創業者一樣,試圖以我們的力量為中國廣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生活帶來改變。如同曾經創辦獨立雜志時候的青春熱血那般,以泛著傻氣的姿態去對抗時下日益庸俗的美學環境。
事實上,每個人都是一顆浮塵,在生活這場風中起伏。偶爾風停下來的時候,恰好可以試著換個方向。無論多宏大的事業,我們都需要一步步地走過從0到1。我們并沒有優于常人的先見之明,也不可能選擇捷徑。因此,我們更愿意帶著單純而沉靜的想法,去做點對這個世界有益的事情。相對于很多人對于這個時代的無比熱衷和言不由衷,我們做著自己喜歡去做的事情。
任重道遠,卻心甘情愿!▲
(文/孔喬。本文經作者授權發布,歡迎您分享至朋友圈。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