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了篇菜頭的文章《從年夜飯的女性上桌權(quán)說起》,雖然我生長在一個家族聚會孩子們都會單獨給擺一桌且有孩子們專屬菜品的家庭,但是,看完后仍然“心情澎湃”,只為菜頭那句:不要用犧牲自己女兒的方式,去滿足親友鄰居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在這里我把這句話改為,不要用犧牲自己孩子的方式,去滿足親友鄰居的評判標(biāo)準(zhǔn)!!!
原本帶娃娃回家過年,尤其是能享受四世同堂,是何等幸福之事,可我相信,很多帶娃娃回家過年的媽媽們,年過的都不開心,尤其是嬰兒階段的娃娃。 既恐逼婚,恐逼生娃等等,現(xiàn)在估計又多了一個恐帶娃回家,下面總結(jié)下奇葩親戚的奇葩“愛”娃行為:
連抱
過年,必然是家族親友聚會之時,若你家添娃,那更是要前來祝賀一番,原本這是多么喜慶幸福之事,可是實際發(fā)生的種種卻讓媽媽們難以招架。看到娃娃,尤其是五六個月大的娃娃,那不分三七二十一,上來就是抱,然后就擊鼓傳花般的一個傳一個,如果你的娃是性格較好的,不會大哭大鬧,那這個擊鼓傳花式的連抱就不會停止。首先不能一一要求前來的客人洗手。嬰兒抵抗力弱,抱前洗手可以有效降低孩子的交叉感染;其次不能一一要求客人將外套脫掉(尤其南方的冬天,更是不可能)。小孩子不懂事,大人抱著難免東啃西啃,而且很多客人是趕了遠(yuǎn)路來的,可想衣服上有多臟;再次,不能一一教客人這個月齡的孩子該怎么抱。很多七大姑八大姨覺得是,自己養(yǎng)過孩子,還抱不好個孩子嗎?可事實是,計劃生育開始,一家一個娃,過了一定年紀(jì),早就忘記了怎樣帶孩子,將孩子舉高,只托屁股的做法太多太多……那七大姑父和八大姨夫們就更不用說了,自己的孩子當(dāng)年自己抱過幾次都不知道。
香煙
要求抱的七大姑父和八大姨夫們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一邊抽著香煙一邊要抱娃的。家族聚會,喝酒打牌乃被認(rèn)為是必須的帶客之道,那喝酒打牌又怎少得了抽煙呢。自古沒有好酒不擺宴席,現(xiàn)在沒有好煙如何待客呢。于是乎即使是不抽煙的人家,每到這時也是煙霧繚繞,娃娃們無處躲藏,這也就罷了,怎奈還有人嫌娃娃的二手煙吸的不夠徹底,抱在懷里再來一根。
親吻
相信這是很多媽媽們最最忌諱的一點,可以說,為了避免不必要的細(xì)菌傳播,自己都很少對娃親親,而且小月齡的孩子由于還不會吞咽口水,用力頻繁的親寶貝的臉會使其一直流口水,而這就會導(dǎo)致口水疹等一系列問題。而很多親友只顧看到小孩子可愛,本能的去親吻孩子。孩子小不懂拒絕,其實很多孩子是不喜歡大人隨意親吻自己的,見2-4歲的孩子,如果你征求他的意見,多半會拒絕。甭說孩子,就是大人,被人隨便親吻你,你是不是要胡一巴掌?
霸道式占有
來家里探望娃娃,既然來了,就不能“空”手回,不管娃娃是不是在睡覺,大聲的聲響不算,睡著的孩子也難逃“魔掌”,一定要摸摸,甚者親親,如果娃娃被驚醒,沒有歉意不說,反倒高興,認(rèn)為娃醒了,抱起來玩玩……
霸道式占有還有更甚者,未經(jīng)媽媽允許,就將娃娃抱到自己家中,美其名曰串門,去家里坐坐,老人們也覺得沒事,都是親友,串串門也是好的,會照看好的,可是最后孩子一定是哭鬧不止才會抱回來,因為在親友眼里,孩子不哭,就是照看的好好的。
此處省略一萬字……
如果你作為母親,女兒,兒媳發(fā)出任何不滿的聲音,或者提出任何要求,那么你從此便會落下惡名:不給自己父母面子的事多女兒,不給公婆面子的不孝兒媳。為什么,因為“未滿足親友的評價標(biāo)準(zhǔn)”。
為什么會有奇葩親戚,很大的原因在于大多數(shù)人沒有“邊界”,尤其是親戚。大多時候親戚之間沒有合理的邊界意識,不曉得人與人是各自獨立的個體,我們之間有距離,我的家庭與你的家庭間也有距離,不能輕易越界。有非常多的家庭,親戚常常摻和到別人家的事情中去,例如侄女以女兒的姿態(tài)去教訓(xùn)姑姑的兒媳婦,因為姑姑沒有女兒,自己直接上位做了人家的女兒。這就是典型的沒有邊界,分不清哪些是自己的事情,哪些是別人的事情。也正是因為沒有邊界,所以覺得是親戚,那么我親吻你的孩子,抱走你的孩子,對你孩子做的一切行為就猶如我自己的孩子一樣,不需要得到你的允許。
很多親友認(rèn)為我和你有這份感情,才會喜歡你的孩子,才會對你孩子如此,其他人家的我看都不看呢,然而事實是,他們沒有邊界,他們?yōu)樗麨椋瑢π⊥尥薜挠H吻,私自抱走,對大點娃娃的“你媽媽不要你了”“我給你糖你跟我走”的戲耍,都不過是滿足他們自己的“欲望”,這和對你以及你孩子的感情都沒有關(guān)系。
我相信很多媽媽經(jīng)歷過類似的事情,面對這些真的只能無奈嗎?不能因為無奈就不行動,如菜頭說,總要有人告訴他們那些是錯的。如果是在自己家,那么就要和自己的父母講清原則,哪些事允許,哪些事不允許,需要提前溝通好,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做出讓步。如果父母難以溝通,而你的親戚又真的奇葩到頂點,那么不回去,也不失一個好的選擇。如果是去婆家(通常這才是最難搞的情況,自己的親戚還好處理些,顧忌也少些),首先要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一定是你的另一半,即哪些是原則的問題必須提前列好,例如在未得到自己允許的情況下,堅決不能私自抱走孩子等等。由他去和公婆溝通,若公婆溝通不過,那么也不用做好媳婦了,家務(wù)等拋一邊,全程守孩子。如果另一半溝通不了,那要仔細(xì)想的應(yīng)該就不僅僅是奇葩親戚的問題了。
人生有許多無奈,但總要有所改變。我媽媽是個特別喜歡孩子的人,卻從不輕易的摟抱,引逗其他的小孩,她沒有什么高深的理論,只是告訴我說,人家的娃娃都是寶貝,我們不要輕易去抱,惹人生厭。如果你的親友永遠(yuǎn)只是自顧自的滿足自己的欲望,作為母親的你,一定要有“請你離我的孩子遠(yuǎn)一點”的覺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