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的一個不幸消息: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的爺輩長輩——四公,于昨晚20:20走盡了人生路;
那個一直穿著單薄深藍色衣服的,佝僂著背的,滿頭白發的老人,就這樣與世長辭,離我們而去了。曾經的他是多么的硬朗,曾經的他是多么的有精氣神,曾經的他看起來多么的健康;印象中的四公一直都是無病無痛的(可能我們沒有用心發現和觀察吧)何以今日就是腫瘤擴散了?沒想到,近些日子聽到關于他的消息已經是:四公處于彌留之際了,精神狀態很差,說不了話,吃不了飯,但他還記得他的侄子們,想見侄子們一面!聽說人一到這個時候,證明剩下的日子真的不長了!果然,昨晚就是他的最后的時間了!
對于四公的印象,一直都還停留在小學時他為我們扎掃把的時候:一個70多歲的老人,翻山越嶺只為扎出幾把只能5毛錢的掃把;一個70多歲的老人,長途跋涉,徒步10公里趁墟買袋鹽只為省那2塊錢的班車費;我們能夠很容易意識到自己在成長,卻也容易忽略人也會變老;有些成長是遞增的,而有些成長卻是遞減的!
按理說,這樣的事情,叔侄們會排除萬難回家送老人的最后一程,因為這是爺輩的最后一位老人了,我們共同的牽絆啊;可惜的是,我看到了人性的多面:由于各種原因,長輩們都推脫不想回家親理后事!想想也覺得可怕,人一但有什么需求就會想盡各種辦法滿足自己甚至損害他人!而我就看到了丑陋的這一面!
各種各樣的理由看上去好像合理,但細細推敲卻不堪一擊:
人在世時,由于工作等各種原因需在外打拼,已經錯失了很多與家人相處的機會,這是迫不得已的無奈之舉;在外打拼,不就是想給家人更好的幸福,爭取以后能有更多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嗎?
既已離世,就不能再因為工作等其他借口推脫了,因為你奮斗的意義已經失去一半了,已經沒有人能夠見證你的成功和為你鼓掌了,所做的一切就毫無意義了!
那個一直穿著深藍色的佝僂著背的那個白發老人不能再陪我們了,難道我們不應該回去送他最后一程嗎?
現在的人對其他“無關緊要”的人的事情都可以上心、有人情,為何對自家人卻這般對待?人情、人情,如果都沒有情了,前面那個字也不配了!
活著的意義有很多,而能夠陪伴家人長輩走完最后一程亦是其一!雖然做不到善始,卻能做到善終!
家人家人,正是相互需要才能成為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