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下旬,高盛發(fā)布報告,表示最新一輪AI浪潮可以取代3億個崗位,其中全球18%的工作可以被計算機化,在發(fā)達國家尤其如此,白領的工作將受到威脅。美國和歐洲超過1/4的工作任務可被替代,約2/3的工作或多或少地被 AI自動化影響。
這個數(shù)據(jù),可能看上去平淡無奇,因為現(xiàn)在還沒有切實的影響到你的手頭上的工作!
但是,人類就是如此的短視,至少,大部分人是如此短視的,看不到長遠的未來,甚至,連一年兩年以后的趨勢都不關心,只關注今天的股市漲了沒,明天的工資還能不夠發(fā)到手!
與此同時,生產(chǎn)力可能因此爆發(fā),全球GDP將在一年的時間里每年提高7%。
這又能帶來哪些機遇呢?要知道,這幾年來,因為不可描述的因素,多少企業(yè)和公司、店鋪合個體戶,艱難度日,瀕臨滅絕,但仍舊在苦苦支撐。
該報告援引一項研究稱,目前有60%的人從事的工作是1940年之后產(chǎn)生的新工種,但也有其他研究表明,1980年代之后,技術替代崗位的速度要比創(chuàng)造崗位的速度更快。
這就是一個辯證的關系了,能否適應,才是關鍵!!!
因此,由之前的信息技術進步對就業(yè)市場產(chǎn)生的影響推斷,Al將在短期內(nèi)減少就業(yè),但其長期影響仍然未可知。
你看,Ai新技術一增加,未來變得撲朔迷離,不可預測的東西太多了!
此外,高盛軟件行業(yè)負責人卡什·朗根(Kash Rangan)表示,靠知識謀生的中產(chǎn)將會面臨一個非常不同的時代,這個時代可能會在未來5-10年到來。
未來已來,如何應對,才是普通大眾要真正深入思考的難題?
任何坐在電腦前提問、獲取項目新進展、撰寫研究報告之類的工作,未來都可以被高精度的自動化取代。他表示,有了AI的協(xié)助后,自己的工作效率大幅提升。事實上A可以替代的崗位可能比想象中更多。
要知道,過去的每一輪技術變革浪潮,都使得勞動力從耗體力的、較辛苦的崗位流向更需要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的崗位。但這次AI變革所導致的勞動力流向可能得另當別論。
持續(xù)關注Ai,持續(xù)用人工智能提升工作效率的文化人兒,大家一定能走到一起,
交流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