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和健身是為數不多付出一定會有回報的事情。至少這句話放在我身上沒錯。
健身讓我有一個好身體,流汗讓我有好心情,遠離了抑郁,而讀書則讓我對事物的看法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生完孩子這一年多所讀的書比我工作之后所讀的書加起來還要多。雖然平時也會看一些別人的文章,但都是碎片化閱讀,這樣的讀書缺乏系統性。就拿育兒來說,所有人都覺得是一件小事,可是小事真的不小呢:從吃喝拉撒到習慣養成到情商智商的培養,每一步都需要科學作為支撐。
生活每天那么多瑣事,真正成為某些領域佼佼者的卻是極少數。因為人的精力有限,如果你要鉆研某件事情,那么其他事情就只能馬虎對待。我想如果牛頓愛因斯坦他們如果平時都把時間浪費在穿什么吃什么上面,那么我們的科學也將停止不前了吧。現在人人都在用的蘋果手機,他的創始人喬布斯出席的場合每次都穿一樣的衣服,如果他把精力花費在每天穿什么上面,那現在就沒有我們喜歡的蘋果手機了吧。
扯遠了,其實今天想寫的是關于讀書的一些體會吧。雖然讀了一些書,但是讀過一遍之后就放在一邊了,很多時候好像沒什么其它感覺。昨天剛看完了一本講思維導圖的書,我倒對思維導圖的運用沒有太大的感受,反而是對作者是怎樣讀書感覺印象深刻:針對考試列讀書計劃,何時開始復習,科目之間如何分配時間,習題如何使用都詳細進行了羅列。另外作者對自己讀的書都通過思維導圖來進行思考。將一本書讀精讀透,值得我學習和借鑒。
讀書有時候就像談戀愛。現在書籍琳瑯滿目,你都不知道該如何選擇,這一點還是要看自己的目標吧,你希望通過閱讀書籍獲得什么?帶著問題去讀書。回想起自己上學讀書時,老師講過自己看過就算讀了,現在想來自己當時也是非常浮躁,后悔不已。應該說自己當時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不會學習,現在才逐漸開始形成自己的思路了。
想到高中時自己老喜歡看玄幻架空的小說,給自己構建了一個虛擬的世界而逃避了現實的問題。也許這也是職業性學生的通病吧,往往把頭抬的很高,追逐遙遠的目標卻忘記低下頭來看看現實的生活。詩和遠方還是要有的,但如果眼前的茍且解決不好,你的生活將永遠只能茍且。不過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父母沒有管我,也是保留了我對閱讀的興趣吧。可是如果讀書還是要讀經典的,時間就像水一樣,會洗去塵埃和雜志,只有經典才能得以留存,歷久彌新。
讀書既要讀的精,也要讀的廣。這樣才能融匯貫通,找到自己的興趣。讀書是輸入,那么將讀書的內容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就需要輸出了。
這是讀書給我的第二個收獲。讀的多了,心中有想法想要表達,于是就寫出來。遇到簡書后,我就在這上面寫,什么都寫,不光是身邊事、讀書心得,或者其它。寫著寫著發現自己的思維方式也在發生變化。看問題更加理性,中立。文筆也感覺好像變好了些。以前讀書寫作文老是無話可寫,要打草稿都不知怎么下筆,800字的作文都要想半天,可是現在寫起來感覺就停不下來。提升文筆這是讀書來帶的第二個收獲吧。
我的孩子,希望你能成為一個愛讀書的人,當然也希望你能多讀經典之作,希望媽媽能成為你讀書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