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迎來小滿,林中小鳥欣歡。
池蓮青翠柳含煙。
壟間麥穗飽,院里石榴妍。
氣溫漸升雷雨降,水塘蛙叫聲喧。
中耕除草在農田。
勤勞流熱汗,努力獲豐年。
小滿是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八個節氣,每年公歷5月20日至22日,太陽到達黃經60°時為小滿。
小滿的名稱和農作物的成長有關,在南方一些地區,“小滿”這一名稱還關系到雨水與灌溉“立夏小滿正栽秧”、“秧奔小滿谷奔秋”,小滿正是適宜水稻栽插的季節。
小滿來源
小滿是夏季的第二個節氣。其含義是夏熟作物的籽粒開始灌漿飽滿,但還未成熟,只是小滿,還未大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四月中,小滿者,物致于此小得盈滿。”這時全國北方地區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已開始飽滿,但還沒有成熟,約相當乳熟后期,所以叫小滿。
小麥青青大麥黃,風和日麗滿地香。
薰風暖陽之下,小麥雖一片青綠,但透著一股蓄勢待發的勁頭。細看麥穗已經抽齊,麥粒鼓著腮幫一般,泛出一層透明的綠色。再過十天半月,麥香飄飄,滾滾的麥浪將會把大地染成一片金黃。
直到麥子成熟倒下,順從地躺進大地的懷抱。然后,被運回家,在收割機的竊竊私語和磨盤的傾心交談中,走進灶臺,用滿腹的香點染人們的幸福生活。
小滿物候
《七十二侯歌》有曰:
小滿瞬時更疊至,閑尋苦菜爭榮處;靡草千村死欲枯,微看初暄麥秋至。
小滿一候苦秀菜
小滿雖然預示著麥子將熟,但畢竟仍然處在一個青黃不接的階段。在過去,百姓們在這個時候往往以野菜充饑。
食苦菜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苦菜的品種也多種多樣。《埤雅》以荼為苦菜。《爾雅》曰:“不榮而實者謂之秀,榮而不實者謂之英。”
小滿二候靡草死
《禮記》注曰:“草之枝葉而靡細者。”小滿節氣,全各個地開始步入夏天,而靡草死正是小滿節氣陽氣日盛的標志。
小滿三候麥秋至
《月令》:“麥秋至,在四月;小暑至,在五月。小滿為四月之中氣,故易之。”時間雖是夏季,但對于麥子來說,卻到了成熟的“秋”,所以叫做麥秋至。
小滿農諺
小滿麥漸黃,夏至稻花香。
麥黃栽稻,稻黃種麥。
麥到小滿,稻到立秋。
小滿小滿,麥粒漸滿。
小滿未滿,還有危險。
小滿小滿,還得半月二十天。
小滿不滿,芒種開鐮。
小滿花,不歸家。
小滿種棉花,光長柴禾架。
小滿種棉花,有柴少疙瘩。
小滿不見苗,庚桃無,伏桃少。
民間活動
祭三車
小滿時節容易出現干旱天氣,對農作物非常不利,舊時農民就會用水車車水排灌,以緩解早情,諺云:“小滿動三車(水車、油車、絲車)。”水車于小滿時啟動。
祭蠶
古時,人們把蠶視做天物。為祈求天物的寬恕和有個養蠶的好收成,于每年的四月放蠶時,舉行祈蠶節。
養蠶人家在祈蠶節均到蠶娘、蠶神廟前跪拜,供上酒、水果、豐盛的菜肴。特別要用面粉制成繭狀。用稻草扎一把稻草山,將面粉制成的“面繭。放在其上。象征蠶繭豐收。
看麥梢黃
每年麥子快要成熟的時候,女兒同女婿要如同過節一樣,攜帶禮品如油旋饃、黃杏、黃瓜去探望娘家人,問候夏收的準備情況。
等娘家的麥收忙完后,母親再探望女兒,關心女兒的操勞情況。
夏忙會
舉辦夏忙會,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交流和購買生產工其、買賣牧畜、集雜糧食等,會期一般3-5天,屆時還會唱大戲以助興。
賣新絲
小滿時節等蠶絲都線制完畢,各家將其背到城里,賣給收絲的客商。吳地一般每年農歷四月開始買賣蠶絲的集市,到晚市建立后方散,稱之為賣新絲。
忙收種
黃河流域各省份,農歷四月剛剛忙著收麥打場。珠江流域播種秋稻,東北則正是棉花、小麥以及大豆下種的時期,高粱剛剛長出,又必須鋤去雜草,剪除劣苗,小滿節氣正是農忙之時。
小滿健康
吃苦嘗鮮
小滿過后,雨水多起來,天氣悶熱潮濕,中醫稱之為“濕邪”。很多人就會有食欲不振、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減退的癥狀,因此,小滿養生以健脾化濕為主。
苦菜是中國人最早食用的野菜之一,苦菜被譽為“紅軍菜“、“長征菜”。舊社會吃不上飯就靠苦菜充饑。苦菜營養豐富有清熱解毒和涼血的功效,苦菜涼拌、熱炒、做餡、煮面都可以。
除吃苦之外,飲食調養宜以清淡新鮮的素食水果為主,常吃具有清利濕熱作用的食物,如西瓜、絲瓜、水芹、藕、胡蘿卜、赤小豆、鯽魚、草魚、鴨肉等。
防濕防熱
小滿預示著夏季悶熱、潮濕的天氣將要來臨,養生要注意“防熱防濕”。
天氣悶熱潮濕,為皮膚病發作提供了條件,易引發腳氣、濕疹等疾病。因此,飲食上應以清淡為主,同時注意衣物材質的選擇,盡量穿一些透氣性好、能吸汗的衣襪,以避免濕氣郁積。
重視飲食起居及勞逸結合的同時,調節好七情六欲,保持良好愉悅的心情,以免個體免疫力的下降,才能達到防病保健的目的。
《菜根譚》道:“花看半開,酒飲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爛漫酕醄,便成惡境矣。履盈滿者,宜思之。”
水滿則溢,月盈則虧。這是自然之道,亦是人生至哲。
夏風催人,時不我待。且讓我們協調身心,以開心的微笑面對燦爛的陽光,迎接最美滿的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