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遇到一本好書,總會有一種沖動,一定要為它寫點什么。這就像聽一位不期而遇的智者布道說禪時,總想虔誠地奉上一杯清茶。娜塔莉·巴比特的《不老泉》是一本讓人難以釋懷的書。靜寂的深夜里第一次讀完這本書,我走到在窗前,面對茫茫虛空,一種難以名狀的復(fù)雜感受彌漫了我。陽光燦爛的下午重讀這本書,明媚的天氣依然拯救不了我的心緒。經(jīng)典著作一讀再讀依然打動人心。
? ? ??《不老泉》講述了一個關(guān)于長生不老的故事。塔克一家誤飲白蠟樹下的不老泉水而長生不老。福斯特家的小女孩溫妮偶然窺得了不老泉的秘密,穿著黃西裝的陌生人一直在尋找長生不老的秘密。當(dāng)這三組人物交織在一起時,不同人物的性格和命運交替上演……
? ? ??這本書字?jǐn)?shù)并不多,呂明的中譯本也只有不到6萬字,薄薄的一本中篇小說。但是,當(dāng)我們撥開故事的敘事框架,穿過語言的叢林,走進(jìn)文本深處時,發(fā)現(xiàn)作者出色的敘事能力、嫻熟的語言手法以及深沉的人生主題,都讓這本小說具有了永恒的魅力。
一個出色的講述者
? ? ??一部經(jīng)典的小說,作者首先應(yīng)該是一個出色的講述者。當(dāng)我們翻開書的序幕時,一下子就是被懸疑的開頭和簡潔的敘事吸引。
“……在這種怪誕而令人窒息的天氣里,人們往往會干出些日后懊悔的事來。
不久前,就在這個星期的某一天,發(fā)生了三件事。這三件事乍看起來沒什么聯(lián)系。
清晨,梅·塔克騎馬前往林間村旁邊的林子里。她每過十年就要到那里去一趟,跟她的兩個兒子邁爾斯和杰西見面。
中午,林子主人的女兒溫妮·福斯特終于忍不住了,決定設(shè)法離家出走。
黃昏,福斯特家門前來了一位陌生人。他是來找人的,但沒說找誰。……”
? ? ??作者把過去、現(xiàn)在、未來三種時間交織在了一起,“在這種怪誕而令人窒息的天氣里”是作者現(xiàn)在的講述時間;“人們往往會干出些日后懊悔的事來”,是對未來結(jié)果的預(yù)設(shè);“不久前,在這個星期的某一天”是對過去事件的追憶敘述。時空來回交錯,一下子就把讀者拉入到一種神秘的氛圍之中。而“這個星期的某一天”“清晨”“中午”“傍晚”這些沒有具體時間點的敘述又在若隱若現(xiàn)地提示讀者這是作者虛構(gòu)的一個故事,而若有所指又欲言又止的敘述方式又會讓讀者滿懷期待身不由己地投入到作者構(gòu)建的故事之中。這是一個像馬爾克斯《百年孤獨》一樣的經(jīng)典開頭。
? ? ??作者在開頭部分橫切懸念、提綱挈領(lǐng)整個故事之后,采用了分線索交叉敘述的方式,三組人物溫妮、塔克一家、陌生人交替登場。這三組人物因為不老泉交織在一起。塔克一家為了讓溫妮保守不老泉的秘密而綁架了溫妮,溫妮在塔克家感受到了從未有過的自由和溫暖,陌生人以知道溫妮的行蹤為要挾獲得了林子(里面有不老泉)的所有權(quán)。整個故事節(jié)奏明快,就像電影的分鏡頭一樣,不同場景、不同人物來回切換,但是鏡頭的權(quán)重分配是不一樣的,有的細(xì)膩有的粗獷,敘述溫妮和塔克一家時濃墨重彩,而談到陌生人時則浮光掠影,比如在第13章僅僅就2個自然段不到200字。
? ? ??另外,特別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對素材的加工和情節(jié)的設(shè)置非常克制。這本書算上序幕和尾聲一共27章,每一章都不長,沒有壯闊的背景描述,沒有冗長的細(xì)節(jié)鋪墊,干凈利落地講述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故事。整本書中最大的留白在于尾聲處。故事倒數(shù)第二章的敘述還停留在溫妮十歲時的某一天。而最后尾聲部分,直接跨越到溫妮去世后的兩年,溫妮像一個普通人一樣走過了78年的人生,這里面可以書寫的故事太多,但是作者一帶而過,留給了讀者無限暢想的空間。
《不老泉》的故事建構(gòu)就像冬日蕭瑟的平原上一棵傲然挺立的老樹,雖然沒有長篇小說的枝繁葉茂、浩浩蕩蕩,但是它清秀舒朗、簡潔收斂。
一片茂密的語言森林
? ? ??閱讀小說就是在語言的叢林里穿行。有的小說語言其貌不揚,就像叢林里覆蓋地面的小草,讀者甚至?xí)雎运拇嬖冢北加腥さ墓适隆⒚匀说那楣?jié)而去,在這里語言更多的是一種敘述的工具。而有的小說語言本身就是盛開的花朵,你總是忍不住要駐足停留,當(dāng)你讀完整部小說時那淡淡的花香縈繞在你的周圍久久不能遺忘,這樣的語言本身就是一種文學(xué)滋養(yǎng)。而在《不老泉》這本書中我們看到了兩種小說語言的自由切換和完美融合。
? ? ??閱讀《不老泉》時首先就是被那些生動細(xì)膩的語言打動。那些天氣、那些景色、那些環(huán)境在作家筆下處處都閃爍著靈感的光芒。
“通往林間村的小路,是很久以前被一群悠閑自在的牛踩出來的。小路蜿蜒曲折,彎度舒緩,搖搖擺擺地從最平坦的坡度爬上小山,慢慢悠悠地踱下蜜蜂飛繞的苜蓿草叢,穿過山腳的草地。小路的蹤跡到了這兒就散漫地化開,好像停頓了,那應(yīng)該是安詳?shù)呐簜冊诼兰?xì)咽著青草,陷入牧歌式的冥想吧。之后小路又恢復(fù)了清晰的形跡,終于朝林子而去。可就在快到林邊的樹蔭時, >小路突然來了個急轉(zhuǎn)彎,好像牛群走到這里終于想起這是什么地方,從林邊繞了過去……”
? ? ??一條小路在作家的筆下充滿了靈性,這種巧妙地把靜止的場景進(jìn)行動態(tài)化的描寫,在書中隨處可見。“在此之前,一個星期一個星期的日子從溫和的春天爬上來,而之后呢,會落入涼爽的秋季”,一個“爬”字形象生動。“所有的植物都緊護(hù)著身上的最后一滴汁液,努力要熬到雨季的來臨。”“外面的黑夜似乎在踮起腳尖,屏住呼吸等待著暴風(fēng)雨的降臨。”“八月的頭一個星期的太陽睡了一個好覺之后,又恢復(fù)了它的威力。今天仍將是揮汗如雨的一天。”這樣的句子散落在文中,每一次觸碰都會讓人驚嘆。
? ? ??如果你以為作者只是善于華麗的語言表演,那你就錯了。當(dāng)我們跟隨作者的節(jié)奏一步步走向故事的高潮時,你會忘記了語言的存在,你會擔(dān)心“黃西裝”怎樣要挾溫妮的家人,你會憂慮梅·塔克怎樣擺脫絞刑的命運,你會驚訝十歲的溫妮竟然做出幫助罪犯逃走的大膽舉動。故事中人物的命運開始和讀者息息相關(guān),那時你腦子里的想法只有一個,往下讀往下讀一直往下讀,直到故事最后落幕。
? ? ??成功的作家都是語言運用的高手。《不老泉》留給我們的是一片茂密的語言叢林,在那里草地那么清新,我們可以躺在上面自由地暢想,花朵那么美麗,我們可以把它做成書簽珍藏在記憶里。
一次悄然的靈魂撞擊
? ? ??如果真的有這樣一眼不老泉,你會喝嗎?如果你真的想喝,你會在人生的什么階段喝呢?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回答。經(jīng)典著作就是這樣,它總會在你的靈魂深處悄然一擊,讓你深思,讓你回味。
? ? ??《不老泉》向我們呈現(xiàn)的就是關(guān)于長生不老的人生主題。對長生不老的理解和認(rèn)識每個人是不同的。
? ? ??費盡心機(jī)的“黃西裝”一直癡迷地追尋長生不老,他甚至決定堵上一輩子的時間去尋找不老的秘密,當(dāng)他知道了不老泉時,他利欲熏心,想利用泉水賣錢。書中對這個人物的刻畫是很費筆墨的,外貌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都很細(xì)致,但是作者始終都不肯給這個人物起一個名字,只是叫他“陌生人”或者“黃西裝”,這種設(shè)計充滿了隱喻色彩,就像作者描述的一樣“這個人看起來像一個木偶”。
? ? ??其實就連誤喝不老泉水、從此永遠(yuǎn)停留在固定年紀(jì)的塔克一家人對長生不老的看法也是有差別的。17歲的杰西對生活充滿著美好的幻想,他盼望著溫妮在17歲的時候能夠喝下不老泉,然后他們兩個人一起周游世界,把一切都看個夠,好好享受生活。經(jīng)歷過婚姻的邁爾斯相對成熟些,盡管有那么多的時間,他還不知道要用來干什么,但是他堅信“人既然在這個世界上占了個位置,就得做些有意義的事。”梅·塔克盡管會對發(fā)生在他們身上的事情表示疑惑,但是她還是坦然地接受了現(xiàn)實,“不管遇上什么,我們都只能接受,跟所有的人一樣,有一天過一天。”
? ? ??而憂郁的塔克對生命的理解最為深刻,他深知如果人們知道了泉水的事,會像豬沖向泔水一樣撲過去,會為了喝那里的水而互相踐踏。他并沒有覺得長生不老有多么的好,他盼望著像一個正常的人一樣去經(jīng)歷生死。
“生命就像輪子,一切都像輪子,不停轉(zhuǎn)動,永無停歇。……死亡是輪子的一部分,就在新生的旁邊。你不能只挑自己喜歡的,把別的扔掉。能成為整體的一部分,這是有福啊。……我要是知道怎么爬回輪子上去,我會立刻就去做。人不能只活不死,所以 >我們這種生活不能算是活著。我們只是存在,就像路邊的石頭一樣。”
? ? ??在湖中的小船上,塔克對溫妮說的這一番話折射出了他對長生不老的理解。而當(dāng)我們讀到這段發(fā)人深省的話時也會被深深地觸動。
? ? ??不管塔克一家對長生不老的反應(yīng)多么的不同,他們長生不老的命運是無法改變的。而這本書真正的主人公溫妮卻是可以選擇的。當(dāng)溫妮10歲偶然窺得不老泉這個驚天的秘密時,她就一直面臨著選擇,她可以在17歲時喝下泉水然后和杰西一起浪跡天涯,她可以在自己青春貌美時喝下泉水永駐不老容顏,只要她愿意她可以隨時去喝,因為那眼不老泉就在她自家的林子里。但是溫妮沒有,當(dāng)我們看到溫妮的墓碑上刻著“愛妻、慈母1870-1948”時,不禁潸然淚下,溫妮選擇了像一個普通人一樣結(jié)婚、生子、衰老、死亡,平凡的過完了自己的一生。
? ? ??閱讀小說很大程度上就是閱讀人物的結(jié)局命運,而一部優(yōu)秀的小說,主人公就是一盞燈,它不僅照亮自己,也照亮我們每一個人。當(dāng)塔克站在溫妮的墓前,舉手行禮,大聲說出“好姑娘”時,我們理解了塔克,理解了溫妮,也理解了生命的意義。
? ? ??經(jīng)典小說就是作家精心搭建的一座房子。當(dāng)我們坐在娜塔莉·巴比特搭建的小木屋里感慨萬千,流連忘返時,我們相信那位2016在家中與世長辭的老人在她的作品里得到了永生。盡管《不老泉》這本書收錄在二十世紀(jì)兒童文學(xué)傳世佳作中,但是我相信這本書不僅僅是寫給孩子的,也是寫給我們蕓蕓眾生的。就像不老泉文庫的扉頁上所寫“獻(xiàn)給靜享閱讀的你——無論你是孩子,還是和這些書擦肩而過的曾經(jīng)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