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 星期一? ? 項城中專
? ? ? ? ? ? ? ? ? ? ? ? 婷式舞步
? ? ? ? ? ? ? ? ? ? ? ? 15秋音樂? ? 耿娜娜
下課鈴打破課堂的沉寂,教室里開始熱鬧起來。
“來看我的邁克杰克遜舞步!”提提(婷婷)大聲吆喝著,引來不少人的目光。說著,她開始跳起了舞蹈,她扭了扭屁股;接著,雙手放在大腿上,舞步動起,嘴里還念念有詞:“看我跳得多成熟!”在旁邊觀看的我們,其實,早早地捂著肚子哈哈大笑,提提看了,跳得越發起勁。真真是“提哥太空步,迷倒萬千人!”她把手搭在額頭上,雙腳慢慢地向后倒退。當我們不注意她的時候,她便著急地跺著腳,叫喚著“最精彩的地方到了!”
“嘿,我要邀請'燕哥'耿小燕一起跳舞了!”話音未落,她就興奮地跑到小燕的位子上。剎那間,兩人開始“摸爬滾打”分不清的舞步。“我要打敗你了,哈哈。”
提哥大戰小燕,精彩賊精彩!
上課鈴響了,喧鬧的教室,恢復了平靜。
楊老師點評:
上次寫欣賞的一個人,娜娜寫的就是婷婷同學。在娜娜眼中,婷婷是一個活潑開朗又特別為人著想的一個人。上次選擇的就是生活當中的一件事兒。雖然丟了一百塊錢,但是大家為了不耽誤大家吃飯,所以婷婷就沒當即回去再找。通過上次的小作文,我就發現那娜娜同學就是一個非常善于觀察生活,表達能力、觀察能力和組織素材的能力學生。
這次寫的作文更是讓老師眼前一亮,亮在什么地方嗎?
娜娜,觀察能力特別強。其實娜娜,寫了很簡單的一件事:
課間十分鐘,婷婷“跳她自創的邁克爾杰克遜舞步”。
課間十分鐘呀!了不起,課間十分鐘發生的事情,就可以迅速成為自己小作文的寫作素材,洋洋灑灑寫了三四百字。重點抓住了“跳”,跳的什么?怎么跳的?跳的效果如何?
娜娜,對于婷婷這一“跳”的描寫,一方面讓我們真真地、活生生地見識并感受了婷婷活潑開朗、幽默風趣的一面,一方面也讓我們再次被娜娜高超的觀察能力、選取素材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組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說征服,最后還為老師提供了“如何抓住動作描寫讓人物鮮活起來”的一個寫作思路。在這方面老師真的要感謝娜娜。
因為你抓著一個動作“跳”進行分解、順序化、動態化、連貫化,給大家做了很好的寫作示范。換句話就是,如何抓住人物的某一個動作,讓人物一下子鮮活起來:活生生地站在讀者面前,讓讀者身臨其境、感同身受。
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娜娜是如何圍繞一個“跳”字寫婷婷跳自創的邁克爾杰克遜舞步?
大致有以下四個步驟:
第一,具有動作分解意識
娜娜很聰明,把“跳”這個動作先后分解成了兩個過程:一是跳的原因;二過程是怎么跳的?
同時在寫這兩個過程的時候還是有詳有略,第一個過程是略寫,只是用了“吆喝”和“引”兩個動詞。
而第二個過程:“怎么跳的?”是詳細寫的,也就是這個過程讓文章具有了畫面感和讓人物鮮活起來的關鍵。
為了具體寫好“怎么跳的?”娜娜采用了以下動詞:“扭了扭、雙手放在大腿上、舞步動起、念念有詞、手搭在額頭上,雙腳慢慢向后退、跺腳、叫喚著、跑、摸爬滾打”。
第二,動作具有順序性
有目標就有動力。娜娜知道今天自己要把這些東西寫成小作文,而怎么樣才能把這這個看到的有趣的情景寫成自己的作文呢?
她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很會選擇表達角度。選擇了一個角度就是,緊緊地、死死地抓住“如何跳的?”這個動作,然后以這個動作為起點和中心去進行縱深的思考,那思考的第一步肯定要講究一定的邏輯順序。
也就是說,對“跳”的這些動作分解任務完了,接下來就要考慮怎么樣才能把這些動作排列組合好呢?
那很自然,就是要講究順序性:先說什么后,再說什么,最后在說什么……
因為娜娜心里知道:只有自己把順序講清楚了,這個文章才能形成一篇小作文,別人才能夠看明白他在說你自己在說什么。
第三,動作具有動態性
這個環節動作本身就動態性,是讓人物鮮活起來的關鍵中的關鍵。
從娜娜文中,我們大致可以看到有三種方法讓動作具有動態性:
一是選擇的動詞本身具有動態性。
二是運用主人公本身的語言。
三是在場人的語言、動作呀也就是側面烘托法。
當然具體方法還有很多,關鍵是要有意識并且善于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也就是進行發散思維。
具體以哪一種為主,還要根據自己的寫作和思維習慣。而娜娜,是以第一種為主的。
先說說動詞本身具有動態性。娜娜把“跳”分解的幾個動詞:“扭了扭、雙手放在大腿上、舞步動起、念念有詞、手搭在額頭上,雙腳慢慢向后退、跺腳、叫喚著、跑、摸爬滾打”。
其中大部分集中選擇的動詞,大問就本身就具有動態性,比如“扭了扭”、“動”、“念念有詞”、“慢慢向后退”這一系列動詞寫出了婷婷跳舞時候自己的那種投入、享受、認真而又自我陶醉的一種狀態,也能讓我們看到婷婷真的是一個活潑開朗又能自嗨的一個女生!
當同學們那個新鮮勁兒過了之后,慢慢不注意她的時候,她就急得跺腳了。
一個“跺”字,很小的一個細節、一個動作既讓我們看到了婷婷的活潑可愛,又讓我們看到了她此刻迫切需要大家的欣賞、認可的自娛自樂的心情。再配上她的語言“最精彩的時刻到了!”,老師此時此刻真的是仿佛又看到了婷婷那張總是圓嘟嘟的、紅紅的臉,又瞪著一雙大大的烏黑的眼睛,正望眼欲穿滴地渴望大家趕緊來圍觀、來自嗨那種開心、陶醉又或者是想幫助大家和自己去釋放一節課的疲勞,以備下節課更好更高效率地投入的去學習那種放松又愉悅的心情。
再來說說側面烘托法是如何讓動作具有動態性。圍觀的人看到婷婷跳舞,大多數人“早早地都笑得捂著肚子”。“早早地”、“捂著肚子”寫出了同學們因婷婷搞笑的表情、動作還有她認真、投入、有創意的舞步而“笑”的時間之長、程度之深,這也讓我們看到了我們的婷婷是多么的可愛!多么的活潑開朗!多么的具有天生的幽默感!多么的會自我放松、自我愉悅!這在現代社會中,真的也是一種很重要的一種精神。
第四,動作具有連貫性
動作先分解,然后排好順序,再著手具有了動態性,最終還要把這些動作連貫起來,才能形成一篇文章。
怎么讓動作連貫起來呢?這就涉及到我們要善于采用一些表順序的詞語、提示性的語言……
在這方面,今天娜娜有意無意地也給我們做了很好的示范。比如文中出現的“說著”,“接著”,“剎那間”,還有用自己的話進行提示過渡也是一個比較聰明和機智的辦法。
其實,關于動作的動態性和連貫性這兩個環節是可以互換的,根據個人的思維和表達習慣。
謝謝,娜娜的這篇文章給老師提供了一個深度的思考:
如何讓寫的人物鮮活起來?那就是:抓動作描寫。
那又該如何具體寫動作呢?
先分解動作,接著對動作進行排序,然后把動作連貫起來,最后對每個動作從多個角度進行動態化描寫。其中最后兩個環節,可以根據個人的寫作和思維習慣,進行互換。
婷婷娜娜!這篇文章還有其他優點,比如說,選材特別新穎,寫作角度特別集中并且具有深度和時間長度。
開頭和結尾首尾呼應、簡潔豐富而且特別具有對比性。對比讓你選擇的素材更具有了新穎性、典型性,也更說明了你善于觀察生活并從生活中汲取素材的能力與眾不同的能力。
希望娜娜,以后可以發現更多與眾不同的素材!為自己也為身邊的人留下更多的樂趣和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