撚雀的日子 - 俄羅斯 pk 希臘

夜鶯(作者自拍)

撚雀——并非把雀鳥困在籠中把玩,而是抓在手上細看丶分辨丶度高磅重量三圍;有寄生蟲則抓,有病則醫,沒病沒事即放。以上這些就是鳥類環志(bird ringing/banding)的基本工作。至於怎樣抓,這里不說了;對環志沒興趣的人不用知,有興趣的去參加一趟環志活動便可。

鳥類環志可以讓我們更加認識鳥類世界的一切,最重要的包括遷徙行為,所以,除了為特殊鳥種或特定項目而設的環志任務外,大部份鳥類環志觀測站都設在熱門的鳥類遷徙路線上,而目標也主要是遷徙鳥(migrants)。

2017年5月和2018年5月,我分別在俄羅斯阿穆爾州的Muraviovka Park和希臘安迪基西拉島(Antikythia)上的環志觀測站當志愿者,幫忙抓鳥和學習環志。在環志站當志愿者,日出而作(偶爾是天亮前便要出動),日入而息,三餐自理,服務群眾,過著純體力勞動的生活,簡單而充實。在兩個觀測站里,我都是第一個中國志愿者,被不同國籍的小伙伴「包圍」和「訪問」,我對自己的一舉一動份外謹慎,生怕有辱國體——我可是唯一的中國人,每一個生活習慣和動作,都有可能引來「噢你們中國人習慣那樣做的麼」丶「噢原來中國人是這樣燒飯的」等等的文化觀察,不得不小心。所以,我都不敢在大廳剪指甲丶涂面霜或挖鼻......有一次我把防曬霜「啪啪」的在面上輕打,一位西班牙女孩好奇地問「噢中國女子都這樣涂面霜的麼」(她們是隨便的一抹而過)。早上起來我喝暖水,然後發生以下對話:

全場不同國籍的人:為甚麼你喝暖水?????只是暖水?里面甚麼也不放?
我(黑人問號):要放甚麼?
他們:咖啡呀茶包呀!這樣暖水甚麼味道也沒有呀!
我(繼續黑人問號):為甚麼暖水要有味道?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哲學問題,他們顯然非常不解,因為他們不論甚麼天氣都只喝冷水,熱飲只包括所有有味道的液體,完全不能接受沒味道的「不冷的水」。總之,每次我拿起保溫杯,他們都會問「你又在喝暖水麼」。

當然,他們對我還有很多很多其他問題,所有身處不同國籍和文化處境中的人也有過這些經驗——不同的是,如果你們要日夕相對,而平常伸手可及的娛樂和活動都unavailable的時候,八卦文化交流便是主要活動之一;尤其是當鳥況比較平淡的時候,上一輪的環志工作已完成,距離下一輪還有一段時間,大家坐在ringing table等待的時候就只好聊天。(當然,不想聊天的話便走出去看鳥吧)跟一群文化和背景很不同的人一起工作和生活,其實是很有趣的經驗,特別是當大家都有著共同興趣:觀鳥;那怕你的性格多麼不易合群,但一聊起鳥,來自不同地方的人都很快可以融入,很容易聊得很暢快,特別快破冰,再次說明小鳥能打破所有疆界。所以,兩次觀測站的志愿者生活,我都很享受,可說是滿載而歸(我是比較容易滿足的人)。

俄羅斯的環志站


環志的工作桌

環志觀測站的志愿工作給我一個很好的學習理由和機會——平常我不會沒事揭鳥書,如果我不打算去非洲,我是不會打開非洲鳥書來細看的。對我這種庸懶的觀鳥人來說,看著書柜已結蜘蛛網的一堆鳥書,雖未至於深感愧疚,但總不喜歡它們那種討債似的晚娘面孔。有人說:喂,直接去bird trip也是打開鳥書的動機呀。對,但目前對這種看鳥活動感到有點「吃滯」,可能之前吃多了,我的小腸胃未能完全消化,而且我不是lister,所以那種一個行程加新數百的bird trip還是暫擱一旁吧。參加觀測站的志愿工作跟自己去觀鳥非常不同,首先是一份責任感,其次是在一段不短的時間里定點觀察遷徙,所見所學所感所想都很不同,可以說是比較深入的觀鳥,學習成效也較高。

希臘的環志工作

在俄羅斯和希臘當志愿者,都有很不同的得著。俄羅斯的觀測站就在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EAAF - East Asian Australasian Flyway)路線上,在那里出現的遷徙鳥,九成九都是我已看過的鳥,因為它們遷徙時經過東南亞丶香港丶中國東部等我住過的地方。所以,在俄羅斯的時候,人們不會問我「這是你的lifer(新種,即沒看過的鳥)麼」,因為我從香港來,又住在中國東部多年,他們知道大部份環志的鳥都是我看過的。不過,觀測站所在地是好些鳥的繁殖地,或者非常接近它們的繁殖地,所以這些我已看過多次的鳥,在這里會表現得跟遷徙時不同。例如,我經常聽到鹀(buntings)唱歌,灰頭鹀(Black-faced bunting)丶小鹀(Little bunting)丶黃胸鹀(Yellow-breasted bunting)等;更別說各類柳鶯,它們遷徙時偶爾也唱歌,但來到這里它們可是日日夜夜在大合奏,還有其他鳥如朱雀丶歌鴝等鳴禽,每天都可以聽到它們的歌聲。(一般來說,鳥類在求偶期/繁殖期外不會唱歌,遷徙時很少聽到鳥類唱歌)很多我在遷徙季節看過的鳥,在這里才發現它們的歌聲原來如此動聽,而且它們的求偶行為和其他舉止,都跟遷徙時非常不同。每天看著自以為熟悉的鳥,但又看出不一樣的味道;再加上從環志得來的數據中,對它們的結構和特徵了解更多,以前在書里看到「體型大/中/小」丶「尾巴較長/短」丶「飛羽長/短」丶「腿長/短」丶「嘴修長/短圓/厚實」等形容詞時,深感無力——在望遠鏡里哪能看到初級飛羽比較長呀???怎樣才算體型較大?嘴哪樣才算修長呀——現在鳥在手中可以仔細檢查和學習,有時同時抓到兩種長得非常相似的鳥時(尤其是柳鶯),更是學習分辨的上佳機會,往往能把從前在野外看鳥時的困惑一掃而空。所以,每次把比較難辨認的小鳥放走時,我都會說「謝謝小老師」。

俄羅斯站兩種常見柳鶯

去俄羅斯前,功課都集中在聽歌聲(我最最最弱的一項)丶查看觀測站往年的數據,對那里最常出現和抓到的鳥類拿下一個概念。去希臘前,做的功課則完全不同。去俄羅斯前拿著Birds of East Asia丶中國鳥類圖鑒等做功課,去希臘前看的是Birds of Europe丶Raptors of Europe and the Middle East等,因為兩地的遷徙鳥差不多完全不同,而大部份的鳥我都沒看過(除了英國常見鳥,以及也在中亞地區分布的鳥外)。所以,做功課時的重點先放在物種辨認,然後才看數量與種類的往年數據,至於歌聲我都沒時間溫習了(出發前一個月的閉關溫習中,除了做鳥的功課,也要重溫希臘文明的資料并重讀好些經典。我從來都不是高效學生,所以時間總是不夠用)。在俄羅斯時是去深入了解看過的鳥,在希臘時便差不多是「深度加新」——在安島上的第一周,我已把大部份在島上能見的鳥全看了,剩下來的時間,便是把鳥認熟,以及對島上常見鳥的各種觀察,當然包括拿在手上檢查和研究。安島的春季是學習鶯科的好地方,林鶯(Sylvia)丶籬鶯(Hippolais)丶葦鶯(Acrocephalus)丶蝗鶯(Locustella)和柳鶯(Phylloscopus)都有,種類最多的要數林鶯,最常抓到的也有4種;最好玩的地方是每個鶯屬都會有一丶兩種很相似或容易混淆的鳥能抓到手上看個夠,可以好好練習如何分辨。所以每抓到一只特別的鳥或容易誤認的鳥時,他們都會第一時間考我「Jen,告訴我這是甚麼」,每次我成功分辨的時候,都很有滿足感,就是那種努力溫習後又貼中題目的感覺吧~~

希臘站最常抓到的林鶯(Common whitethroat)

在安島看猛禽也別有一番滋味,例如,在中國東部看鷂(harrier)時的挑戰便是分辨3種頗常見的鷂的雌鳥和幼鳥(分別是白腹鷂Eastern marsh harrier丶白尾鷂Hen harrier和鵲鷂Pied harrier),在安島也一樣是3種鷂,不過是截然不同的白頭鷂(Western marsh harrier)丶草原鷂(Pallid harrier)和烏灰鷂(Montagu's harrier),但分辨幾種鷂的雌鳥和幼鳥也同樣有趣。所以,在ringing table時除了撚雀和聊天外,分辨每一只飛過的鷂也是很有趣的pastime。在俄羅斯看猛禽并非我的最大娛樂,因為在Muraviovka park出現的猛禽數量和種類不多,除了阿穆爾隼/紅腳隼(Amur falcon)。顧名思義,阿穆爾隼當然在阿穆爾州繁殖,在這里看阿隼感覺特別「正宗」(我承認是文人的感性使然)。還記得我第一次看阿隼,就在上海南匯,往後在香港丶北京丶內蒙等地也看過不少,百看不厭(少有一種猛禽是雄鳥雌鳥皆好看);所以,在帥氣小鮮肉的名字發源地看,特別觸動人心,還能看到各種繁殖期的行為——包括它們求偶時的叫聲丶雄鳥會抓蟲給雌鳥吃丶雌雄鳥會在天空互相追逐丶營巢喜好和巢的密度等等,簡直把我樂壞了。想不到,今年在安島同樣能看到另一種帥氣的隼——埃莉氏隼(Eleonora's falcon),而且它們的各種morph也同樣好看,非常滿足外貌協會會員的要求。如果你認為游隼(Peregrine falcon)的極速俯沖非常雷人,那麼當你站在陡峭崖壁的邊緣,看著一只又一只埃莉氏隼高速俯沖向海抓鳥時,也同樣會被重重帥倒。配合地中海的陽光和狂風(好幾次差點被吹下懸崖),以及壯麗的天然奇石,再自行腦補史詩中提過的飛鳥畫面*,在安島的崖壁看埃莉氏隼抓鳥絕對是此行的一大亮點,也是令我回味不已的經驗。

草原鷂幼鳥(作者攝)

埃莉氏隼(作者攝)


埃莉氏隼(作者攝)

埃莉氏隼(作者攝)

埃莉氏隼(作者攝)

埃莉氏隼覓食的生境(作者攝)

在兩個觀測站撚雀的日子彈指即過,因為每天都過得很充實,而且笑點不少(我挺幸運,碰上的志愿者都是喜歡搞gag丶幽默感不錯的年輕人)。從前在望遠鏡看鳥,只覺所有小鳥都是美好而溫柔的,豈料一抓上手,丑態盡現——瀨屎:俄羅斯站的代表是沙錐(snipe),還未碰手已瀨,解救時繼續瀨,從袋里拿出來進行環志時再瀨(有那麼多屎麼)。不過,強中自有強中手,希臘的瀨屎代表蜂虎(Bee eater)也不遑多讓,強項是在你最不注意的時候瀨屎,而且份量多丶射程遠;解救時先瀨在你的手心,進行環志時射在你胸口,尤其是你換上新衣那天,必定會遇上蜂虎瀨屎的。有一次一口氣解救3只蜂虎,結果兩手都是暖暖的屎......後來我看見蜂虎便先拿著它們的嘴,等一會兒,讓它們瀨個夠。再有就是咬人,別看麻雀丶朱雀那麼嬌俏可愛,小小嘴巴竟然咬出椎心的痛;就是備受中外鳥人喜愛的紅喉歌鴝(Siberian rubythroat),原來也是個綠茶婊,不痛不放口!不過,它們都不及人稱「小猛禽」的各種伯勞,嘴上的小鈎才令鳥人聞風喪膽——解救和環志時只聽到眾人的慘叫聲,令伯勞人見人怕。我們每次巡邏回來,如果聽到對方說「嗨,我有好東西給你呀」,便知道袋里的又是伯勞了。有時在幾天內三番四次抓到同一只鳥(retrap),每次量體重都比之前多,肥膏也多了,直到我們說「嘩你再吃便癡肥啦」,也是它準備再遷徙的時候了。有一次在同一點上同時抓到4只朱雀,都是同一個方向飛的(還要同一個高度),好明顯準備參加奧運。

為埃莉氏隼環志

希臘站的瀨屎代表——黃喉蜂虎European bee-eater

如果能夠長期在同一個觀測站進行環志工作,自是研究遷徙的最好方法:只有累積長期定點的觀察和數據,才能找出遷徙行為的各種規律和變化,以及對遷徙鳥有更深入的了解。不過,對我這種業馀觀鳥人來說,這兩個春季的觀鳥之旅已經獲益良多,比學生時代參加夏令營更有意思——以前的學習都是半推半逼的競賽,現在的學習都出自內心的渴求,所以份外滿足。雖然兩次長征回來身體都很疲累,但內心元氣滿滿,自我滿足了,毋須跟別人比較甚麼,那種「只對自己交待」的精神自由,也是學生難以祈求的。再次感謝小鳥為我打開自由的精神世界,不停給我學習的理由。

Scopoli's shearwater(作者攝)

*我相信古希臘人長年航海,對海上出現的鳥容易產生興趣,例如在《Odyssey》中出現過的鳥便包括shearwater和tern等,并因此產生各種神話:據說shearwater坐巢時,會對太靠近的船只發出警告叫聲,水手不知就里,尤其是晚上聽到,便容易恐懼,并以為是各種海妖(sirens)勾引人的叫聲。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隨后出現的幾起案子,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27,967評論 6 531
  • 序言:濱河連續發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現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發現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8,273評論 3 415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 “怎么了?”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75,870評論 0 37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常有香客問我,道長,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62,742評論 1 309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辦了婚禮,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71,527評論 6 40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上,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5,010評論 1 322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去河邊找鬼。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內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3,108評論 3 440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42,250評論 0 288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沒想到半個月后,有當地人在樹林里發現了一具尸體,經...
    沈念sama閱讀 48,769評論 1 33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40,656評論 3 35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在試婚紗的時候發現自己被綠了。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42,853評論 1 369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死狀恐怖,靈堂內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我是刑警寧澤,帶...
    沈念sama閱讀 38,371評論 5 35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放射性物質發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卻給世界環境...
    茶點故事閱讀 44,103評論 3 34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春花似錦、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4,472評論 0 26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卻和暖如春,著一層夾襖步出監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5,717評論 1 281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51,487評論 3 39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7,815評論 2 372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