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體驗要素》這本書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總之認為該書中的理論不僅對工作有幫助,對我的生活也是有幫助的。?????????????????????????????????????
????????????????????????????????????????????????????????????????????????????????????????????????????????? ——總結讀后感
NO1:對于工作的幫助。在互聯網行業做產品經理的我(始終以產品助理稱呼自己),入行一年半,在產品道路上算小白一枚。在看這個書籍之前,總是認為把你的原型設計的很炫,把你的文檔寫跌五彩斑斕那才是牛逼人物,但是在經常反思自己,做的原型只是給開發哥哥看,寫的文檔只是給老大看。在他們面前你可能會得到贊美,但是你的用戶是不會看這些,你的同行也是不會理會這些的。那真正牛逼的產品是什么樣子?看完這本書得到的結論是【您的思維】!工具你可以學,思維這個東西就需要你的天賦加上您的閱歷。用戶體驗5要素:戰略層、范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書籍很薄,但是每個層級都是很復雜的!
????????????????????????????????????????????????????????????????????????????????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好的沒幾個
戰略層:明白用戶需要的是什么?我們的目的是什么?懂得取舍(這在實際中是很難的)。所需材料/工具:【嘴】【數據】
范圍層:得知了用戶需求與我們的目的,那我們需要提出功能點來滿足用戶與我們(是以用戶為中心?還是以我們為中心?尋求平衡點很困難。往往在老板的眼中是以自己為中心。這里千萬要拉住,我們看的不是眼前,而是以后)。所需工具:【腦圖】
結構層:有了功能,這時候我們產品是不是要畫原型啦?不要急,這時候我們需要在結構層當中確定哪些是優先級的功能(在【范圍層】就應該確定,但是通常兩個層級都是協同走的),然后我們再去畫您的原型
框架層:我們在這注重的是交互設計,怎樣才能讓用戶用這個功能方便,怎樣讓他發現我們的核心功能?怎樣去引導用戶到達我么想讓他到的地方去?這里請注意細節
表現層:這里就是屬于ui的事情了,怎么才好看?怎樣才符合該年齡段的用戶審美?這里或許你需要數據來和ui pk!
生活中的感悟后面再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