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那些年的故事很多,零零碎碎,七七八八。花了好久去整理回憶,又花了好久構思如何呈現,最終下筆來寫,發現除了甜蜜、開心的早戀時光,還有很多不可剝離的有關自己考試、學習成績的郁悶和擔憂,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早戀而引發的矛盾和傷害。
這一篇主要寫那些青澀的、美好的、甜蜜的時光,矛盾和傷心會在下一篇稍稍提及,但因為我是一個不記傷心事的人,所以不會提及太多。
(一)
小說里都說,初中年代很多還沒萌芽的暗戀,總會在高中時消失,因為高中你會遇到新的人,經歷新的事情......暑假QQ聊天式的表白似乎并沒有掀起多少浪花。不久之后,我就比其他同學提前開學了,因為東臺中學強化班安排提前一個月集訓,說是幫助大家盡早適應高中學習。于是,8月酷暑天,爹媽卷著涼席,大包小包把我送去了市重點念寄宿。
第一次離家住校,整個校園就只有2個班級的陌生同學,上課只上理科數理化,十分晦澀難懂。就連一直拿手的英語課我都跟不上了,老師每天給我們做高考級別的題目,100題里能錯七八十道,還有一二十道是全選C蒙對的。
晚上宿舍睡不著,白天課堂打瞌睡,再加上同學們大多是尖子生,那時候深感自己是鄉下來一只小鴨子,從一開始就輸在了起跑線上。這一個月所謂的“促進式”提升集訓,從一開始就奠定了我高中生活的基調——不適應,不自信,孤獨。
那折磨人的一個月,讓我完全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個喜歡的男生,也要在這所學校念書。直到9月份全體學生開學,有一天我拎著熱水壺與室友一起走去生活區,迎面走來了一個穿著白色衣服的高個子男生,帶著一副新眼鏡,走路還是那么拽拽的樣子。四目相對,他邪邪地笑了一下,沒有停留,擦肩而過。我完全被這一個邪魅的笑怔住了,一方面很生氣這個人明明是他主動表白的,卻連聲招呼都不打一聲,一方面心里小鹿卻不爭氣地亂撞起來——怎么好像又變帥了?!
室友肯定是覺察到了那一瞬間空氣間彌漫著曖昧的氣息,立馬抓住我問這男生是誰,不好意思地招供了,于是從此暗戀再也不是暗戀了。
(二)
常同學在18班,我在1班,去教室的時候,可以經過18班,也可以不經過;站在18班門口的走廊上,可以看到1班的教室,從1班的后窗戶,也能看到18班的走廊。
很多時候我都會拉著室友故意從18班門口經過,上了樓梯拐角的時候,總會很緊張,既希望他在門口,又不希望他在。他不在吧,會失望,他在的話,倆人還是那樣四目相對,故作清高地擦肩而過,絕不會多說一句話,氣氛又極其尷尬。連我室友都納悶,你確定你們倆表白過了?
恩,我確定我確定,可是這個常同學是不是腦子壞掉了?一定要女生先破冰?
有一天,拐過樓梯,終于看到他老人家趴在走廊欄桿上,但旁邊卻還站著一個女生。尷尬,尷尬,無比尷尬。他和那個女生似乎聊得挺開心,看到我之后,聊天停頓了一下,又繼續聊了。我強裝淡定,走過他們,臉已經漲得通紅,快步走過18班的長廊,人已經走到了1班門口,腦袋后的眼睛還盯著他們。從那以后很長一段時間,我再也沒有故意經過18班,心里對他又討厭了很久。
后來很快,第一次模擬考。強化班的試題是抽查集訓月講的內容,我記得60分的物理試卷我考了19分,總成績是班級倒數前五。班主任找我談話,語重心長地說,你肯定是沒有適應對不對?你中考成績是全市第二名,我相信你肯定是不適應。于是,我只能不斷鼓勵自己,你只是沒適應,你要專心調整好情緒。當腦子里全是學習成績的事情時,常同學和他的“欄桿聊天女同學”一下子成了微不足道的事情,就算遇到他他照常不開口打招呼,對我的困擾也小了很多。
期中考試,可能是試題沒那么難了,我感覺發揮還行。班主任照常在大屏幕上下拉他的那個分數排名表。前5名,前10名,然后,第13名那個數字后面,寫著我的名字。那時候我是如何松了一口氣的,我倒現在都記得——終于和班主任證明了一下,我真的只是沒適應好,我沒有那么爛——盡管初中的時候,我只有僅僅幾次考過第二。
其中考試之后,學校放假,寄宿生也可以各自回家休息幾天。也許是因為考試成績還行,心情比較好,我又想到了常同學。記得他在QQ空間留過一串手機號,我不知道哪來的勇氣,和我媽借了小靈通,在自個兒家里,撥通了常同學的手機號。
“喂?”
“喂,常XX嗎?我是XXX,還記得我嗎?”
“啊...你在哪里?”
......
其他對話現在不太記得了,只記得相談甚歡,沒有想象中的尷尬,聽他的口氣,似乎沒有忘記自己表過白。
(三)
后來又返校了。我是沒有手機的,于是與常同學又處于那種明明在一所校園,卻完全“失聯”的詭異狀態。我們那時候周末只放周六晚上和周天白天,周六下午走讀生放假回家,晚上住校生或者會在各自班上看看電影,或者去操場打打球,或者留在座位上寫寫作業,沒有老師會來打擾大家,是很放松的一個狀態。
返校后的第一個周六晚上,我們在班上看電影《高考進行時》,班上一男生忽然過來喊我,說外面有人找。我出去一看,居然是常同學。那天晚上在1班的教室門口說了些什么大致都忘光了,只記得很開心:終于在校園里正常對話了,終于打破了尷尬,也終于放心了,他當初表白不是開玩笑的。
之后,每個周六晚上就成了固定的“約會”時間,我們會趴在教室走廊的欄桿上,聊個二十到三十分鐘,然后回宿舍,竊喜。漸漸的,我們聊天的距離從兩個肩膀的間隔縮小到肩碰肩,聊天的時間從20分鐘延長到40分鐘,1個小時,到高二的時候,整個晚上(額,是指宿舍關門前的整個自由活動時間...)
他每周六都會準時出現在我們教室門口,我會在那之前寫好作業,不緊不慢地坐在教室等他。一開始在教室門口聊天,后來應該是覺得太張揚,我們轉移去了沒有人的實驗樓,借著微弱的路燈,心驚膽戰地偷偷牽手。再后來,膽子越來越大,陣地直接轉移去了大操場,那里各個角落都坐著早戀的小情侶。
從高一到高二,我們幾乎每個周六晚上都會這樣 “約會”(后來高三我不住校了,約會形式又變了),大部分時間都是他聽我說很多很多話。我又怎么沒考好,又怎么跟不上數學物理課,這周又有哪些傷心的事情,有哪些開心的事情,和誰鬧矛盾了,怎么想爸媽了,怎么埋怨爸媽了......無論什么雞毛蒜皮的小事都會跟他說。他從那時候開始就是個十分優秀的傾聽者,從來不會覺得我煩,就愿意那么聽我說呀說呀說個不停。他的生活倒是很簡單,沒我那么多愁善感,不愁成績、不愁考試,打球和談戀愛估計是他最開心的事情,所以幾乎很少聽到他訴苦(只有一次很重要的籃球決賽打得很辛苦還是打輸了,來我這兒流了好久淚)。
我十分感謝高中那三年有他的陪伴,雖然早戀的確有些影響學習的心思,但又有誰能保證自己高中那幾年的心思百分之百都用在學習上?如果沒有這個男生一直聽我訴苦,一直安慰我,各種逗我開心,我想我可能不會那么順利地挺過折磨人的高中。畢竟那三年我基本一直處于一種“考試總考不到自己想要的水準,又對成績啊、名次啊、大學啊看得特別重,特別容易因為考試失誤傷春悲秋、質疑人生”的狀態。
而常同學,有自己的一套非常樂觀的學習和生活態度(這種態度一直到現在都體現在方方面面,也給了我很多積極影響)。其實我高中的時候并沒有特別關心他的學習,只知道他反正不是優等生,也不太愛學習,這幾天特意采訪了一下他,問他高中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學習態度。他說,他也是在意學習的,考試的時候,也會感受到壓力,他會用心去學,但不會逼自己去學自己學不上的東西。考試他也想考好,最好的時候也曾考過班級20名,但他從沒有因為考不好郁悶和傷心過。他的高中,打籃球、談戀愛、學習平均分配,不是優等生,卻一直快快樂樂。
我有時候想,幸虧我高中三年在早戀,不然憑我那時候的個性,也許會因為學習太用力而得不到回報,不小心搞出抑郁癥來,畢竟我那會兒很多事情已經不和爸媽講了,也不會和同學室友聊那么交心的話題。
(四)
我們第一次牽手,是某個冬天晚上,倆人都穿著羽絨服站在實驗樓樓道里聊天。他問我,你手冷么。我說,有點。他說,要么放我口袋里捂捂?我口袋熱。于是我把手放進去了,于是他也把手放進口袋了,于是握住了我的手。
我們第一次接吻,是17歲生日的時候,室友糖糖幫我過生日,喊了幾個朋友在食堂吃蛋糕,糖糖很有心思地給我買了個許愿瓶,里面收集了所有我認識的朋友的祝福的話,當然也包括常同學。常同學作為一個語文并不好的學渣,竟然給我寫了整整3頁便利貼的情詩,每一句還都以ai押韻結尾,驚呆了在場所有人。生日慶祝結束之后,我倆又逛去了大操場,不知道他哪里來的勇氣,捧著我的臉就親了一下,當時那種驚慌失措心跳加速快要窒息的驚嚇感就不贅述了,畢竟我倆也一把年紀老夫老妻了......
我們第一次過情人節,是2009年2月14號。約會場所唯一一次出了校園,他在市中心的肯德基門口等我(那時候花自己的錢買肯德基還是挺奢侈的),我叫了一輛三輪車,一路欣喜。到了之后,見他背了一個很鼓的背包,手上拿著一枝玫瑰花。他把花送到我面前,說:情人節快樂。又從那包里套出一個圓溜溜、后來我們給他取名“片片”的、黃色的田鼠玩偶,說:情人節禮物。
我們那天吃完肯德基,一路繞去步行街,再從步行街走回了學校,記得我們那時候在聊說,小高考他要給自己定一個目標,考4個A就怎樣,考3個A就怎樣。那其實是一段很長的路,但我那時好希望這條路更長更長,就想著那樣和他一起走啊走,一直走下去。但最終不管我們走得多慢,還是走到了學校,只能分別,捧著一個玩偶,拿著一朵花,在別人羨慕滴目光中,笑瞇瞇的走回了寢室。那朵玫瑰花,我把它風干了,一直夾在日記本里,到現在用的日記本里,還有四五瓣。
除了這些第一次,還有很多很多高中早戀的小欣喜。
比如偶爾有時候在食堂吃飯的時候,他會遠遠走過來,坐到我對面,問候一兩句,然后起身揉兩下我的頭發,再離開。
比如我參加唱歌比賽的時候,他會悄悄站在最后看,比賽結束后,告訴我唱得不錯。
比如有一年元旦晚會,我在禮堂排練節目,他偷偷跟過去,趁我不注意,用彩禮噴霧噴了我一身,成功地惹怒我之后,再傻兮兮地道歉。
比如運動會之類的全校活動時,我總會拉著我閨蜜老吳同學做電燈泡,故意去操場晃悠,就為了找到他。
比如高二有一段時間,晚自習結束后,他會等我一起,去食堂買點夜宵,一起吃完再各自回寢室。我也有了手機之后,我倆會站在寢室樓的窗戶邊上,遙遙相望,一邊看著對方很小的人影,一邊講電話......
我倆的早戀,其實是個公開的秘密。他們班上的男同學特別會使壞,每次我經過他們樓下或者體育課我路過,總有人大聲喊:常嫂!有一次藝術節舞臺上表演,我出場的時候,一男生在下面大聲喊常同學的名字,然后全場哄堂大笑。這段被錄像師傅錄下來了,后來有家長觀看藝術節節目視頻的時候,還問:常XX是誰啊?.....尷尬......
(五)
高三我不住校他住校,周末們就很少在一起了,那時候他是校隊隊長,經常會出入操場訓練。高三的時候,不少高一高二的學妹看上他,有人給他座位塞蛋糕早餐,有人給他寫情書。他像炫耀似的,還把情書拿來給我看。我記得我當時一副正宮夫人地位不容撼動的架勢,幫他回了好幾封情書。具體寫的什么內容我忘了,總之是勸說那些小學妹好好學習天天向上,不要做不切實際的幻想。現在想想自己的行為真的好欠扁,傷了多少小姑娘的心......
我搬出學校后,我奶奶來照顧我和苗苗(高中另一室友)。那時候學校查早戀忽然變得十分嚴格,全校安裝了攝像頭,加上我那時候覺得高三了,要分清主次,一切還是以學習為重,于是提出取消周六的約會。所以我們高三那一年,大多時間是發短信、打電話,只有偶爾的時候,會瞞著我奶奶,偷偷出去和他約會。那時候苗苗同學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幫我在奶奶面前打掩護,保護我順利幽會成功。
但我有男朋友這件事,奶奶還是知道了。老人家立即把他當作孫女婿的候選人,硬要我某天帶回家來吃個飯,她還給我保證說這事情絕對不告訴我媽媽(其實我爹媽早就知道)。奶奶那天做了好多菜,還專門包了餃子給他帶回宿舍,不知道是不是那時候就看對了眼,現在奶奶見到常同學,都會很親切地拉著手,問長問短。
高三某一個周末,常同學出去打比賽,我騎著自行車去觀看。比賽結束后,我騎著車,他坐在后座,慵懶的抱著我的腰。那天陽光特別好,他的隊友騎車超過我們,看我們這么膩歪,使勁兒吹口哨。我問他:你的夢想是什么呀?他的回答比那天的陽光還溫暖,直接照進了我心里,他說:娶你。
現在我們真的要結婚了,我問他,你還記得你高中的時候說自己的夢想是娶我么?現在夢想實現了,該怎么辦呢。他說:那就實現下一個夢想,我要和你一起好好生活,富足,開心,幸福。
這個人說這樣的話絕對不是花言巧語或者甜言蜜語,因為他是一個十分不懂浪漫的人,玫瑰花除了高二那一株,就只在研究生某一年送過一束;既不會搞什么驚喜,也不會專門在某某節送什么禮物,用我們一個老師話說:恭喜你找到了一個婚前婚后言行一致的男人。
但從他高中說要娶我,到這么多年一直陪在我身邊,我知道,他一定是那個Mr.Right。
然而盡管我們這么好,高中的結局卻是以分手告終的。恩,我們在高考之后,分手了好幾個月,單身了好幾個月。
這其中的故事,只能下篇再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