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來談一談一本書的讀書筆記(輸出倒逼輸入嘛,如果不是為了寫出來,每天真正的閱讀總是有點難以為繼!)
這本書的書名叫《我不是教你詐》,這是一本這次出來帶來的少數幾本書之一。初識這本書應該是十多年以前的事了。為什么會記得這么清楚?因為我清晰地記得這本書是讀高中時借一好友的(這份“借”啥時候回呢?)
這本書放在家里,這些年斷斷續續的都會看。回想一下,每一次讀這本書的時候,或是因為工作中感覺到了一些不爽,或是認清了一些人,讓我想到了一個詞“人性”。
人性,到底是什么樣的呢?
如果說此時要讓我給人性作個定義,我還真不知道。我想,人性應該是人本來的樣子吧。這句話一寫出來,我感覺好像窺探了一點秘密,那就是人天性有不表現出ta本來樣子的一面。
說直白一點,就是人很多時候都是裝。但,也可以說是人天生就有一種取舍的意識。這是不是可以從生物進化論來說,是自然選擇的結果?
因為按照適者生存的法則,那些活下來的個體一定是因為ta適應了環境,而不是那些看起來最強的物種或個體。比如說恐龍就沒有活下來。
小時候看電視那個搖頭晃腦的背著“人之初,性本善…”的孩童形象,至今腦海里印象深刻。這句話也可以說是很多人的思想啟蒙,讓我們知道,人原本生下來是善良的。這句話一方面是教導人應該善良,另一方面好像透露出些許感慨:人之后,性不善了……
這就是我對人性的一點片面認識吧。這也是懷著與劉墉同樣的心情來讀這本書的原因:我不是教你詐,是教你看清世事,是教你更技巧地堅守原則,是教你保護自己,且在風雨狂瀾中做個中流砥柱。
說到這里,我覺得應該有必要再一次介紹一下作者劉墉。這也是我現在閱讀第一關注的東西。
說實話,這本書對劉墉本人的介紹讓我有一種找到知己的感覺,讓我覺得:原來一個知名作者的初心也是這么接地氣啊(原諒我不喜歡那種言則改變世界,教化眾人的腔調!)。
且看是如何說的:
劉墉,知名畫家、作家。一個很認真生活,總希望超越自己的人。(有沒有那么一些同感呢……)
創作的原則是:為自己說話,也為時代說話。(注意哦,人首先是為自己,其次才是讓自己與這個時代去連接)
處世的原則是:不負我心,不負我生。(抿心自問,這句話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
有一顆很熱的心,一對很冷的眼,一雙很勤的手,兩條很忙的腿和一種很自由的心情。(5個“很”道出了一個充實的人生)
這本書在寫作上,通過編成許多小故事的形式,把同一個問題,一層層攤開,一層層分析,采取追究到底的方式,來說清一個道理。
作者說:
我希望讀者所看到的,不僅是可以馬上利用的生活經驗,而且能在分析中,了解真正的人性。因為,所有人世間的機巧,變化,都脫不開那基本的人性。
所以,這是一本講人性的書。如果你想理解更多有關人性的東西,或者你想學習如何講故事的能力,也或者你想寫出劉墉那樣通俗易懂且值錢的文字,我推薦這本書。
好了,今天的晨間寫作就到這里了。1000字打卡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