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天禧年間,在大名府清豐縣有一戶人家姓張,家中有一獨子,據說在當初給孩子起名的時候,父母為其取名“忍”字,寓意“小不忍,則亂大謀”,又因家譜犯大字輩,所以取名張大忍。
這個名字著實有意思,當地的鄉親們大忍大忍地叫著,久而久之,大家都習慣喊他張大人。而張大忍自己也覺得有趣,每日聽別人喊自己大人,倒也優哉游哉,好不自在。
前不久,清風縣城來了一個新縣令,姓孫,老百姓背地里都叫他孫猴子,并不是說他活潑靈巧,而是說他尖嘴猴腮,什么都干,就是不干好事。
據說這個孫縣令是靠著祖上累積的家產,捐了個功名買回來的。這個孫猴子心術不正,他可不是什么青天大老爺為民做主,而是變著法的想把捐出去的銀兩賺回來。
俗話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在孫猴子看來,自己就是來賺錢的,管他什么青不青天呢?
說到這個孫猴子,他也確實有點本領,而其中的一項就是察言觀色。也就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那些黑的事兒也能讓他變成白的,白的事兒也能讓他染成黑的。所以他到任的這段日子,沒少出冤枉官司。老百姓盡管怨聲載道,但孫猴子屢屢用錢擺平了上面下來調查的官員,依然沒人能奈何得了他。
這幾天,孫猴子不知道哪里來的雅興,突然想到微服私訪一下。于是他帶了兩個隨從,穿著便服來到了鄉下。
他們來到張大忍住的村莊,正巧趕上鄉村集市,好不熱鬧。
張大忍跟著村民東游西逛的看熱鬧,小日子依舊很悠哉,大家都很喜歡張大忍的好脾氣,所以他的人緣很好,看見張大忍來了,大家都一起起哄,齊聲喊:“張大人,張大人。”
張大忍對這個場面早已習以為常,他知道村民們再跟他開玩笑,他也笑而不答擺擺手,竟也做起了官老爺的架子,學得還有模有樣,惹得好幾個人哈哈大笑。
這時孫猴子從一旁經過,看著這個場面不覺有些納悶,他并不認識張大忍,平素也不屑于和這個普通的老百姓交往,可是那些村民們為何都管這個人叫張大人?
縣衙的人也沒人告訴他,在這個縣還有人比自己的官大。如果說一個人叫張大人是巧合,這么多人叫,莫不是這里有什么緣故?
孫猴子當官當久了,什么事都愿意琢磨琢磨,這一琢磨就琢磨出事來了。
他看著這個“張大人”肯定不是一般老百姓,否則這幫平日里他都看不起的百姓,不會叫他張大人。
那這個人究竟是誰呢?肯定不是本地的官兒,畢竟本地的官員,自己也還算熟悉,難道是朝廷賦閑在家的大官?
有的人雖然不在位,但這幫人能量絕對不低,身在官場、當年的師生、袍澤、同僚的關系仍然很牢固,所以這些人是一股很強大的力量。
這時候,孫猴子突然想到,當今朝廷的吏部尚書就姓張,好像有一個侄子就在大名府,但自己從未見過,看這個人的年齡,難道是張尚書的侄兒?
張尚書是吏部尚書,朝廷的一品大員,孫猴子早就想搭上這層關系,無奈自己這個芝麻大的小官無論如何也搭不上線。
如今眼前的這個人,他是越看越舒服,張尚書既然搭不上,那么他的侄子,不也一樣嘛!
孫猴子越想越激動,他慶幸自己太聰明了,這么短時間就打開了一條升官的新道路,因為縣令再往上升一級是很難的,但如果攀上了尚書大人的侄子,而且還是吏部尚書。
因為吏部尚書是管各級官員的大官,在朝廷一言九鼎,如果跟他的侄子搭上關系,解決自己這個芝麻綠豆大的官兒,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不過為了穩妥起見,孫猴子秘密讓人畫了張大忍的畫像,拿到京城托關系側面打聽一下,但那邊的反饋讓孫猴子激動不已,來人回復說確實有幾分相像,但這種事沒法正面回答,應該是差不多。
孫猴子打定主意,決定馬上去拜訪一下張大忍。他特地備了很多禮物,乘轎子來到了張大忍的家,進門就高呼:“賢弟,你可想死大哥了。”
張大忍一臉的驚詫,他知道孫猴子是本地縣令,但自己與他并無交情,而他也知道孫猴子一貫的為人,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但今天卻一反常態,著實讓張大忍一頭霧水。
還沒等他反應過來,孫猴子趕緊上來一把抓住他的手,熱情地說:“久仰大人大名,我是本地的縣令,很抱歉這么久沒有來拜訪您,望張大人恕罪。”
張大忍更糊涂了,這個孫知縣平常趾高氣揚,根本不把老百姓當回事,今天居然主動地低三下四來找自己,一口一個名字,似乎還叫的很來勁,久仰我?我有什么可久仰的呢,這到底是玩的什么把戲?
張大忍家一無皇親國戚,二無曠世奇珍,應該沒有什么讓孫猴子可惦記的。
眼看著張大忍沒說話,孫猴子耐不住性子,說:“令叔叔是京城重臣,希望大人有機會代我表達一下敬仰之情,早就聽說令叔為官清正,是國之重臣,希望有機會能目睹一二。”
張大忍也有點納悶兒,他怎么知道我叔叔在朝廷為官呢?
其實這事也巧了,張大忍確實有個叔叔在京城當差,不過做的卻是一個七品的小官,根本不入流。
這樣的小官兒卻被孫猴子說成國之重臣,也未免有點太能吹捧,難不成對方真的是看在我在京城有一個叔叔的面子上來巴結我了?
孫猴子一口一個大人,但是張大忍卻沒有不適應,他只知道孫猴子是為了顯得親切,直呼自己的小名而已。
孫猴子卻把他當成了真正的大人,在他的印象里,尚書大人的侄子哪怕是老百姓,也是比自己大好幾級的官兒,所以這個馬屁還是要拍的。
張大忍并不清楚官場的排序規則,實際上孫猴子作為知縣,他的官級是正七品,而張大忍的叔叔,雖然在京城為官,卻只是從七品。
按級別算,孫猴子比他叔叔還高半級,不過張大忍并不懂這一點,他只知道眼前的孫猴子對自己極為熱情,八成是看在自己有個在京城當官的叔叔。
在他看來,京城的官可能就那么幾個,所以只要在京城做官,回到地方就能大的壓死人。
于是張大忍學著孫猴子的語氣說:“哪里哪里,叔叔平時就教導我們做人一定要清白,做官一定要對得起百姓。”
孫猴子心里一陣竊喜,對上了,都對上了,看來他必定是尚書張大人的侄子無疑了。
想到這里,孫猴子暗暗地激動,只要攀上這棵大樹,利用他搭上尚書大人這根線,日后自己飛黃騰達就指日可待。
眼看時候已經不早,孫猴子便要告辭,走到院子里,他發現有很多只貓,便問張大人是否喜愛養貓。
張大忍平時宅心仁厚,從沒有什不良嗜好,但是有一個愛好就是喜歡養貓,家里養了很多只貓,各個品種的都有。
張大忍常說貓能通靈,能看破前世今生,能看到很多人看不到的東西,眾人只當他愛貓心切開玩笑,而每每這時候,張大忍卻總是笑而不答。
張大忍對孫猴子說:“是啊,本人沒有別的愛好,就是喜歡養一些貓貓狗狗,希望孫大人不要見笑。”
孫猴子擺擺手:“難得大人有如此的雅興,我那里正好有一只品種非常號的白貓,回頭我就給大人送過來,供大人賞玩。”
原來前不久他處理李地主和武鐵匠的一個案子,他的夫人見武鐵匠有一只白貓很是可愛,便將其收養在身邊。
想不要那只白貓這么快就能派上用場了,他回去以后與夫人一商量,就妻子將那只白貓給張大忍送了過去。
到了晚上,張大忍回想這一切,覺得很有趣,他知道孫猴子不是什么好官,也坑了很多老百姓,所以他決定,借用自己這個叔叔的身份來戲弄一下孫猴子,為老百姓出口氣。
其實他哪里知道,孫猴子把他的叔叔并沒有當成那個八品官,而是當朝的一品大員張尚書,否則以孫猴子的精明,區區一個京城從七品的小官,又有什么用呢?
晚上張大忍把貓全部留在了臥室,這是他多年的習慣,與貓同眠才睡得踏實,他自言自語道:“過幾天我該怎么耍一下孫猴子呢?”
聽到這句話,貓群里突然有一只白貓眼睛瞪了起來,喵喵的沖他使勁叫了兩聲,張大忍笑了笑,摸了摸那只貓的頭說:“你怎么了,是不是餓了?”
這只白貓突然一下跑出院子,張大忍嚇了一跳,貓平常都很溫順,習性很靜,絕不會輕易跑開。
他在房間里等了一會兒,果然沒多久,那只白貓就回來了,嘴上還叼著樣東西,原來是一紙訴狀。
原來孫猴子根本不重視老百姓的疾苦,把那些有冤情的訴狀只是隨手看看就撇在一旁,然后誰送錢就判誰贏,老百姓送不起錢,訴狀就被丟在一旁,大家也早已習以為常,這些狀紙不知道又是在哪個角落扔著的,不知道怎么被白貓叼了回來。
張大忍一看,這是前兩天隔壁村子一戶姓武的鐵匠,因土地丈量問題與當地的一個地主李富貴產生了糾紛。
本來武鐵匠家是占理的,卻不料李地主與孫猴子沆瀣一氣,送了錢給孫猴子以后,對方硬是顛倒黑白,判地主李富貴勝訴。
最后武鐵匠的土地被李富貴占有,就連連住的房子,還有家里的牲畜都判給了李富貴,而武鐵匠家的白貓則被孫猴子的夫人抱養。
這件事被鄉親們知道都氣憤極了,世間還有王法嗎?
武鐵匠告狀也沒人管,孫猴子依舊安穩地做著縣太爺,最后他沒有辦法,畢竟一家老小還要養活,好在他還有門打鐵的手藝,于是就借錢買了一個小草屋當作棲身之所。
張大忍看著這只白貓的眼睛,似乎是有話要說,張大忍問它:“你是想讓我幫鐵匠把房子和地討回來嗎?”
此刻,讓張大忍驚訝萬分的是,這只貓居然開口說話了:“我是九命貓妖,養到9年后就會長出一條尾巴,每9年長一條,長到9條后,就會化成人形,所以人們常說貓有九命。鐵匠養我多年,居然被地主和縣官勾結,真是豈有此理,可惜我修行未成,如今,只有請求大人代我為以前的主人討回公道。”
張大忍在驚訝之余,不禁感慨,一只貓都可以如此有情有義,不知道要比一些人強上多少。
他當即表示愿意幫助鐵匠,第二天就去找孫猴子,現在孫猴子對自己極為恭敬,必定會讓李富貴歸還房產。
白貓卻感覺不妥,繼續說道:“孫猴子必定收了李富貴的好處,如果直接去找,恐怕會生出波折,縱然他不敢得罪于你,但對李富貴也不好交代,我現在修行有限,沒什么法力,只有唾液有點特殊作用。”
“唾液?有什么作用?”張大忍好奇地問道。
“我的唾液可以消除一切物體上的痕跡,還具有很強的毒性,如果修成正果,就是很厲害的武器,噴射出去還能自保。”白貓說道。
張大忍聽白貓說完,突然想起了什么,回屋一頓亂翻,然后找到了一張契約。
這張契約是在前些年,他和地主李富貴簽的一紙契約,他花費60兩銀子,買了李富貴的一小塊土地用來種田。
現在張大忍拿出了這張契約問白貓:“這上面的字跡,你能消掉嗎?”
白貓說:“我現在還掌控不了那么精準,試試吧。”
說完,它把爪子伸進嘴里,沾出一點唾液,然后按照張大忍的要求,用唾液在幾行字上面涂了上去。接下來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只見上面的字跡真的消失了。
張大忍隨即按照上面的筆跡,又在上面填上了幾句話,然后,信心滿滿地說:“我一定幫助武鐵匠,把地和房子要回來。”
白貓聽了開心的喵了起來,然后嗖的一下就鉆到床底下睡覺了。
第二天一早,張大忍并沒有直接去縣衙找孫猴子,而是去了武鐵匠被李富貴霸占的房子。
此刻地主李富貴正在里面睡大覺,他白占了一處房產,最近心情很是愉快,就連呼嚕打得也比平時響。
“鐺鐺鐺……”張大忍敲了半天房門。
李富貴很不情愿地開了門,嘴里還直嚷嚷道:“誰呀?這大清早的,你莫不是有病吧?”
張大忍不慌不忙地說:“我是張大忍,買過你的地。”
李富貴想了想,好像幾年前確實有這么個人,但被打擾睡覺讓他的心情很是糟糕:“趕緊滾出去,別打擾我睡覺。”
這時,李富貴家中的一個家丁,悄悄拉住了李富貴的衣袖,在其耳邊說:“老爺,這個人好像是前幾天縣令孫大人拜訪的客人,據孫大人的管家講,他好像是朝廷某位重臣的親戚,就連孫大人都不敢得罪,這么早來訪怕是有事吧,大人您還是別怠慢的好。”
李富貴一聽,也覺得事情沒那么簡單,孫大人可是他的財神爺。
這些年他做了很多欺壓百姓的惡行,都是靠孫猴子才壓了下來,如果孫猴子不待見他,恐怕老百姓都要把他的皮扒了。
想到這兒,李富貴馬上換了一副笑臉說:“不知道您早晨來訪有何貴干,快里邊請,來人呢,備茶。”
張大忍坐下喝了幾口茶,便開門見山:“我此番前來只為了卻一樁事情,請您看看。”
張大忍說罷從袖子里取出一張紙,正是昨晚修改過的契約。
李富貴接過來一看不禁大吃一驚,只見紙上寫著雙方約定于三年前,張大忍買下此房產,以及屬于鐵匠的土地,轉讓價格為六兩銀子。
李富貴連忙說:“您莫不是開玩笑吧,此處房產是我于近日縣衙訴訟所得,怎么變成了你買的房產?如果是你買的房產也不會只要六兩銀子啊?”
張大忍臉色突變,嚴肅地說:“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如果你要抵賴,那么我們縣衙見。”說罷扭頭就走。
李富貴之所以吃驚,是因為那張契約上清清楚楚地寫著,某年莫月某日,自己將此處房產賣給了張大忍,價格是六兩銀子。
但看筆跡,確實是自己的簽名,而自己幾年前,確實與張大忍簽訂過一個契約,賣給張大忍一小塊土地。
這件事他壓根也沒放在心上,而且契約就在自己手里,但張大忍拿出來這一張,是怎么回事呢?難道他還敢偽造?只是契約上簽名又確實是他自己寫下的。
兩個人來到了縣衙,縣令孫猴子也十分為難,李富貴平時給自己沒少上供,所以涉及到李富貴家的案子,孫猴子都睜一眼閉一眼,生怕讓這位財神爺不高興了。
但這次就不同了,另一方是張大忍,對方可是當朝尚書的侄子,自己更不能得罪。
況且張大忍手中有契約,白紙黑字,李富貴簽字按手印,清清楚楚。
孫猴子雖然不明白,為什么李富貴面對這么清楚的契約,還一個勁地喊冤,但一個地主在張尚書的侄子面前算什么?
清豐縣又不止這一個地主,但只有一個張大忍,這個地主不送錢了,自然還有別的地主送錢,但尚書大人的這條線斷了的話,他這輩子升官恐怕就再也沒指望了。
想到這里,孫猴子一拍驚堂木:“好你個李富貴,對方手里證據確鑿,你卻還想抵賴,現在本官命你速速將房產騰出,按照契約辦理,如有違抗,大刑伺候。”
李富貴頓時傻了眼,明明上個月就與縣令說好了,一起坑了武鐵匠的房子,事后給孫猴子二百兩銀子,怎么現在他翻臉就不認人了?
想到以后還得在人家的地頭混飯吃,李富貴雖然不滿意,但也不敢說什么,最后只能老老實實的騰出了房子。
得到房子后,張大忍立刻找來武鐵匠:“你才是房子的主人,現在物歸原主。”
武鐵匠一家聽聞經過后,齊齊跪倒在地:“您就是我們一家的恩人哪,但是李富貴的為人我清楚,他肯定有仇必報,希望恩公萬事小心,如果需要,我們全家愿做犬馬之勞。”
張大忍將白貓之事告訴了武鐵匠,并叮囑他一定保密。
武鐵匠聽聞,不僅老淚縱橫,連一只貓都如此重情重義,諸如孫猴子和李富貴之流,卻如此沒有人性。
沒想到,過了幾天,又發生了一件事情。
這天晚上,張大忍正在睡覺,耳邊突然聽見喵叫的聲音,他睜開眼睛一看,只見那只白貓正在盯著他。
“恩公,謝謝你救了我以前的主人,我馬上就要回山中修煉了。”白貓突然說道。
“啊?這么快,你,你就走了嗎?”張大忍平時最愛這些貓了,頓時有些不舍道。
“恩公,你是一個善良的人,將來一定會有福報的。”白貓說道。
張大忍聽了這些話卻是笑了笑,他這一生不求大富大貴,只要平平安安就夠了,其他的一些愿望,就是希望風調雨順,鄉親們都能過上好日子。
”恩公放心,你的愿望一定都會實現的。“白貓說完,縱身一躍跳到了窗戶上,隨后又想起了什么,回頭說道:“恩公,家里來了幾個賊,你晚上睡覺千萬別脫鞋。”
白貓的身影一閃即逝,張大忍驚呼了一聲,等他睜開眼睛,才發現剛剛都是在做夢。
他急忙向床底下一看,卻發現那只白貓已經不見了。
這時候,他聽見屋里有些動靜,于是驚叫了一聲:“誰?”
幾個偷偷摸摸的黑衣人正是李富貴派來的,他覺得張大忍家里一定有什么秘密,否則孫猴子又怎么對他恭恭敬敬的呢?
張大忍這一喊,那幾個黑衣人頓時就慌了,見旁邊的窗戶是開的,趕緊縱身一跳,溜之大吉了。
在當時,百姓家里出現幾個毛賊偷東西并不是什么大事,何況張大忍家并不是富裕之戶,家里也沒有存放金銀珠寶之類的,被發現之后,他檢查了一下家里并無損失。
可孫猴子得知了此事后,就覺得這還得了,尚書大人的侄子在他的管轄地方被偷,如果不能破案,只能說明他這個縣令太無能了。
要是尋常百姓也就算了,可張大人哪能算作一般尋常百姓呢?
于是孫猴子立刻下令,全縣衙的捕快一起出動,務必在最短時間將盜賊抓獲。
要說還是人多力量大,第二天就把這幾個盜賊抓住了,對方馬上交代這件事是李富貴指使的。
張猴子一聽,氣呼呼的說道:“這個李富貴,膽子也太大了,這是要記著仇要害我呢。”
當下孫猴子犯嘀咕了,在他看來,張大人既然是張尚書的侄子,家里一定有價值連城的東西,如今家里遭了賊,恐怕不方便說出來丟了什么。
想到自己被李富貴坑了,于是他派人抓來李富貴,先二話不說打了四十大板,打到對方差點暈死過去才肯罷手。
李富貴哭求道:“大人,我知道錯了,我再也不敢了。”
“不敢?你得罪了張大人,一句不敢就行嗎?”孫猴子威嚇道。
“我,我愿意出十兩黃金給張大人賠罪。”李富貴大聲哭道。
“十兩?你打發叫花子呢。這些年你可沒少掙,我可丑話說在前頭,倘若惹得張大人不高興,你就別想從大牢里出去了。”孫猴子繼續威脅道。
李富貴知道這下自己真的栽了,家里那些錢財和自己的命比起來,孰輕孰重他還是知道,于是道:“大人,我愿意把我的全部家產,共計黃金一百二十兩全給張大人賠罪。”
“嘶!”孫猴子倒吸一口涼氣,沒想到李富貴這家伙這些年坑了這么多錢財。
“好,念你還算有眼力見,這件事本官也就不追究了。”孫猴子收到對方送來的一百二十兩黃金,頓時高興的合不攏嘴。
孫猴子本想拿走一半,把剩下的一半給張大忍,可心中嘀咕道:“本官尚且只是一個小縣令,家里的財產也有二百余兩。張大人是尚書的侄子,想必比我還多。”
他一咬牙,又從自己家中取出來八十兩黃金,連夜給張大忍家送去,還說:“請大人恕罪,這個賊已經將財物揮霍,只繳回二百兩黃金。”
張大忍沒想到,自己什么也沒丟,對方居然送來二百兩黃金,這些黃金買上幾輩子的糧食都夠了。
他不禁心里也在想,這個孫猴子,還真是能貪啊,隨隨便便都能拿出二百兩金子,老百姓卻受凍挨餓。
此時,張大忍愈發感覺到,自己那個在京城當七品官的叔叔,真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既然這些都是孫猴子搜刮的不義之財,那干脆就分給老百姓吧。
于是張大忍將那些黃金都買了糧食,分給當地貧困的百姓,這也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為孫猴子做了點善事。
孫猴子回到府衙,想想自己近期也付出了不少,收了李富貴的錢,卻把房子判給了張大忍,然后自掏腰包,又給了對方二百兩黃金,可算下了血本,現在也該讓這個張大忍給自己辦點事。
打定了主意之后,第二天孫猴子又帶著禮物登門拜訪,寒暄過后說道:“大人,下官在這個縣令的任上,也有一段時間了,自覺政績還過得去,只是苦于朝廷無人提攜,但我胸懷愛國之情,體恤百姓之心,可否請令叔提攜一二,我也能更好的為朝廷效力。”
孫猴子說完,自己也感覺一陣陣惡心,這么冠冕堂皇的詞兒,自己是怎么想出來的呢?
“這個自然,待我馬上修書一封,送到京城,孫猴子,哦,不,孫大人,保證謀一個讓你滿意的差事。”張大忍說道。
孫猴子心里大喜,沒想到事情這么快就有了眉目,看來自己的心血沒有白白付出啊。
然而孫猴子一走,張大忍心想:孫猴子這樣的縣令,魚肉百姓,橫行鄉里,自己絕不可能寫信去跟自己的叔叔推薦。
這時,他想到了一個主意,把自己知道的關于孫猴子的劣行全部寫下來,然后在信中對叔叔說道:“孫縣令完全是看在您在京城為官的份上,才如此巴結于我,實則是個小人,日后該人如果到京城拜訪您,請您不要幫他。”
張大忍只是想提醒一下叔叔,他怕孫猴子真的去了京城,叔叔不明就里,如果幫助這樣的人,那百姓就遭殃了。
不過真是應了那句話:人生百態,世事無常。
這封信到了張大忍叔叔的手中,并未引起他叔叔的重視,反而是當做笑料,講給了府衙中的同僚。
那些同僚也大感有趣,紛紛嘲笑這個孫縣令,自己是正七品,卻去巴結一個從七品官員的侄子,真是給做官的丟臉。
就在大家嘲笑議論的時候,京城御史臺的諫議大夫李忠路過聽到了此事。
李忠作為朝廷高管,他正是負責糾察貪劣,而且此人嫉惡如仇,聽到下屬們議論此事,便馬上命令張大忍的叔叔將信件奉上,看過之后拍案而起,指責其收到了侄子的信件卻只當做笑料,然后便即下令御史臺徹查此事,務必揪出孫猴子這個貪官。
御史臺不敢怠慢,當即派出官員前往當地核實,孫猴子接到命令,速速前往縣衙接待京城的官員。
他以為是提攜他的旨意到了,興高采烈地到了府衙,結果看到的確實御史臺官員冷冰冰的臉。
“縣令孫之望,貪贓枉法,魚肉百姓,立刻隨御史臺前往京城受審。”御史大聲喝道。
“啊?”孫猴子一聽,頓時兩眼一黑,當場昏了過去。
他沒想到,自己苦苦經營,居然落得個這樣的下場,那個張尚書的侄子,不是寫信保舉自己了嗎?如今怎么會這個樣子呢?
張大忍聽說京城來人抓了孫猴子,和當地其他百姓一樣拍手稱快,然后自言自語地說:“看來叔叔真的是嫉惡如仇,是我等學習的榜樣啊。”
那李富貴聽說此事之后,嚇得更是瑟瑟發抖,原來名不見經傳的張大忍,竟還有這般通天的本事,就連堂堂七品縣令也被他整下去了。
想到這些,他急忙將家里剩下的金銀珠寶都拿了出來,全部分給那些窮苦百姓們。而且從此洗心革面,再也不敢做那些欺壓鄉鄰的茍且之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