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8日,年目標制定課程開啟,比去年來的早了一些。回憶去年課程作業2018年年目標制定,幫我挖出兩個大坑,關鍵詞是識別模式,挖坑爬坑。11月26日,新人版作業完成截止日,發現這次的關鍵詞是相信。
收獲:如何自我賦能
這次課程給我的最大的收獲就是如何自我賦能。賦能在其他課程和活動中都聽說過,也應用過,但是這次才算真正的參透。正所謂事要漸修,理要頓悟。
自我賦能的第一點:相信、篤定。相信就是相信自己,才能夠看見自己的成果,篤定自己,才能夠獲得自己的成功。以往的話呢,就是在這點上做得不是很好,不相信自己可以成為那樣一個人,不相信自己能夠成為教學很牛逼的一個人,不相信自己可以賺取很多錢的人,不相信自己能夠成為影響別人的人,雖然從理論上說自己可以定了目標,但是不相信自己,也不篤定自己,所以在這條路上就是走的很徘徊,走的很茫然,現在經過這次課程,我要篤定自己,篤定自己是可以的,相信自己是可以的。
自我賦能第二點:模式修正。比如自己有個模式,就想著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現在明白這是一個執念,什么事情它都是有規律的,有階段的,不可能是一不變的。用新的模式去替代,就是小步快跑,快速行動。
自我賦能第三點:多鼓勵自己,多贊揚他人。這次課程讓我意識到,我不會鼓勵別人,不會贊美別人。再進一步思考,發現自己一直也在苛求自己,很少贊美自己,鼓勵自己。所以對策就是多寫自己的感恩日記,多寫自己的優點,通過這種方式讓自己學會去贊美,學會鼓勵。
自我賦能第四點:夢想家和批評家不要同在。以往的時候,當你有一種能量的時候,馬上就會有一個負面的東西,就是評價就來了,這就是典型的夢想家和批評家經常見面,所以就會弄得自己能量也剛上來一點又下去了。那現在我知道,夢想家做完之后就要去行動,行動的過程中,再去找批評家。這樣才能夠有個風險防范的意識。同時提醒我自己,我要的是風險的防范,不是負面的評價。對自己的負面的評價要去找到它的積極的意義,要去尋求自己的一種風險防范。
自我賦能第五點:畫面感的能量。某個期待有了畫面感,真的是可以持續帶來內在的驅動力。所以以后在出現能量降低的時候,試著通過畫面感來給自己賦能。
感受:術有專攻
在這一天的課程中,我真的感受到了術有專攻、持續積累的力量。目標管理的內容,永澄老師講到這種程度,真的是十幾年的積累。認知能力積累的越多,你對各種特殊情況的掌握就越多。也正基于此,我們感受到課程問題識別的精準,話術引導的力量。掌控規律,才具有這樣的處理模式,才有這樣的一個課程體系。給我們的啟發,就是要在細分的新市場的領域分得一杯羹,首先要十年磨一劍。
改變:聚焦再聚焦
上這次課以前,我已經意識到自己欲望太多,想要的太多,意識到要進行欲望管理,但是效果不佳。這次課程中間,忘了是什么瞬間,就讓我想到了我自己的時間投入:認為教學很重要,是自己的競爭領域,在時間的投入上,總是打折扣,說明我并沒有聚焦到自己的要事。
也就在那一個瞬間,我延展到其他事情。總是在開始正事前,刷一下微信;總是在主要任務之前,要把其它瑣事先干掉,以便最后全部精力干正事。當然,這些事情的結果最后都打臉了。
課后,我就重點開始養成這個習慣:聚焦。現在已經初步有成效,給自己點一個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