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車25路到站,前門打開。走來一個中年男人。
“司機,請問這是長線還是短線?”
“什么長線短線?”
“請問這是長線還是短線?如果是長線我就上車。”
“什么長不長、短不短的,就一個線。”
提問的是乘客,操著外地口音,另一個是公交司機,本地人。站在車廂前部的我,全程觀看了乘客與司機的對話。
乘客站在門外,雙手扶著車門,向車里探進一個頭,背著一個包,約摸35歲的年紀。他焦急的眼神,急速的語氣,表明他在趕路,而且可以肯定的是他對公交路線不熟悉。
但是,公交車司機根本就不理會,一副傲慢無禮的模樣。
“請問這是長線還是短線?我要到美的工業(yè)區(qū)!”乘客再一次提問,同樣的問題。但這一次,語氣明顯地強硬了。
“不長不短!”司機的語氣也變了,變得蠻橫了。
“你這個人什么回事,我就問一下是長線還是短線,你告訴我一下不就行了嗎,牛B什么?!”
“你坐不坐,不坐就走!”司機吼道!
乘客雙腳一蹬,上了踏板,站在門中央,雙手用力握住扶手,怒目圓睜,一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氣勢。
“你干什么?我要關車門,讓開!”
“我就不讓!你怎么的啦?”
劍拔弩張,大戰(zhàn)在即!情況突變,變的太快,完全超過了我的想像。
突然,我想起了重慶公交車墜江的情景,那一個慘烈的場面,公交車從幾十米高的橋面墜入冰冷的江中,沉入幾十米深的江底,瞬間,也就是幾分鐘的瞬間,十幾條無辜的生命被一個性格暴戾的潑婦給白白地喪送!鮮活的生命化作冰冷僵硬的尸體!
“不,不,不能這樣!”我在心里告誡自己,“我必須制止即將爆發(fā)的戰(zhàn)爭,我不能讓自己和車上所有乘客的生命被兩個無關的人所傷害、所扼殺。”但是,我該怎樣制止,得找出好辦法,我大腦快速運轉。
“你他媽的!”
“操你媽的!”兩人對罵。
乘客松開雙手,握緊拳頭,左腳蹬上了第二層踏板,對著司機而去。就在這時,千鈞一發(fā)之際,有個人站了出來,擋在乘客面前,那就是我。
“你是不是要坐125路長線公交車,到美的工業(yè)區(qū)?”我問乘客。
“是啊,我就要坐125路長線,可是這位可惡的司機就不告訴我,態(tài)度極差,素質極差。”
“那你搞錯了,這不是125路。”
“不會吧,上面明明寫著125的。”
“你再看一下。”
乘客環(huán)視左右。
“哦!是25路。”他憤憤地下了車,走時還扭頭看了我一眼,我看的出來,那是一種羞愧和感激的眼神!
“眼瞎了,25和125都分不清!”司機對著他的背影喋喋不休!
司機踩了油門,公交車穩(wěn)穩(wěn)地向前開去。兩個站以后,我到站下車,平安地下了車!
經(jīng)常坐公交車出行,我多次親眼目睹司機與乘客對話、爭執(zhí)、直至發(fā)生矛盾等等場面。
就事論事,我對公交司機這個行業(yè)沒有半點歧視可言(我本身上也是個司機,開著自家小車),絕大部分司機非常熱情,對乘客的提問耐心解答,到站了還不忘提醒乘客下車;更有甚者,見義勇為、拾金不昧!
但是,也有一小部分司機差強人意。在公交車上,乘客是弱者,司機是強者,一些司機仗著自己手握方向盤,掌握行駛的主動權,乃至掌握乘客的生命權,從而對乘客的一些提問,愛理不理,非常冷漠,導致了司機與乘客之間矛盾的發(fā)生。
這些司機,他們素質是比較差的,根本原因在于他們不熱愛這項工作,“你要坐就坐,不坐拉倒,多一個少一個無所謂,反正我的工資就那么多。”這是他們的普遍心態(tài),以這種心態(tài)對待乘客,往往會導致矛盾的發(fā)生。司機一旦與乘客發(fā)生矛盾,肯定沒有好的結果,對雙方都不利。
干一項工作,要干就干好,要么就不干,我是這么認為的。難道司機除了駕駛,除了手握方向盤之外,就沒有義務給問路的乘客以解答嗎?我想不會,公交公司也不會。更何況,公交車就是一個城市的窗口啊!對外地人而言,更多的時候就是通過公交車乘坐體驗來評價這個城市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