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做了這么一件事。
我在簡書寫作,由于比較粗心,有時候總是錯別字沒改完就發表了。老姐看我的文章后,有些不明白會問我這個字是不是錯了。啊!我心里那個感激啊,以前我的讀者看我的文章很少向我提出我哪些字錯了。而我是相信無功不受祿的,也喜歡簡單粗暴的感謝方式——打賞紅包。為了表達我內心的感激和激動,我立即給老姐在微信里發了個紅包。發出紅包的時候,我突然意識到,我這個紅包雖然是為表感激,但也是為我的失誤做彌補,心里不禁為這個失誤感到不甘。進步思考,我發現我發這個紅包不僅能表示我的感謝,還能鞭策我自己:“知道心疼了吧,下次仔細點檢查。”所以我就半開玩笑地跟老姐說以后你就負責幫我檢查錯別字,一個字一塊錢。
同時我截屏到微信朋友圈嘚瑟一下自己又發現了一種有價值的花錢方式:有一種花錢方式,可以讓錢的價值倍增!至少換回三種價值。比如花錢讓人找出自己的錯誤,第一對對方表示感謝,支付勞動報酬;第二鼓勵對方勇敢繼續給予指正;第三花錢痛了才記得深刻,下次就會長記性細心少犯錯!
這時,有朋友在我的朋友圈評論道:“看在錢的份上,我就指出你的缺點吧!師兄覺得這樣想真的好嗎?我覺得如果是你的真心好友或關心你的親人的話,就算沒有錢,他們也會指出來你的缺點在哪里,如果是我,我必須指出來,,他們我們不想你犯錯。因為你是我們他們重要的朋友或親人。”
這件事引發了我兩個思考,第一,對于我的做法到底是對是錯呢?第二,當今社會,我們該如何看待錢。
我看到評論的第一反應是,這個師弟非常棒,能夠直言不諱說出心中的對立意見,是一個值得結交的人。同時可以看出這是一個真性情的人,他的話也讓我深思。
曾經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但自從我明白了付費的重要性之后,也算略懂了錢的意義之后,在我依然認同師弟觀點的基礎上我對紅包打賞有了新的認識。
前面寫了一篇文章講的是免費的害處,我們習慣了免費模式對自己身心會有什么危害,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煮茶論道,談錢報恩德之免費害處。習慣對自己得到的東西付費,是成為更好的自己的一項必修課。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有仇富和避談利益的傳統糟粕文化,我是一個非常崇尚中國文化的人,但不是不加批判地追隨。仇富和避談利益就是不好的一種文化。如今還是很多人認為富人都是貪婪了,開口談利益的人都是勢利的,因而談錢會被部分人認為是在侮辱人格。而我則認為,錢是現今社會每個人都需要的必備品,打賞一個紅包或許有些粗暴,卻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感謝方式,第一我不是虛有其表說聲感謝,第二,在傳統社會,表示感謝的方式就是請吃飯,如今經濟社會,吃已經不是最迫切的需求,每個人的需求多種多樣,所以直接給予金錢報酬是最有效的感謝方式。
再者說,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我給你錢你會不高興嗎?當然,我平白無故給你錢就是侮辱你,但如果你對我產生的幫助,我只說聲謝謝,你或許無所謂,但是我自己內心過不去呀!懂得取舍之道的人必定知道,得到與失去必定平衡,而生命中最容易判斷能否失而復得的就是錢,明顯花出去的可以賺回來,但是,為人的信譽,道德,品質卻不是你想賺回來就賺回來的。或許你更不能認同的是第二條,鼓勵繼續指正,親人朋友或許不需要你回報什么,他們依然會指正你的錯誤,其他人呢?賠本的生意沒人做,殺頭的利益有人求。人都是受利益驅動的,這是人的本性,我也不例外,只是利益的形式不同。我要的利益是成長,所以能使我成長的事我會努力做。
接著說第三條,對自己的鞭策,這個很淺顯,別人對自己的批評也許會忘記,但是,上次花了錢的不舍不會輕易忘記吧,能在下次鞭策自己要細心。這是我的想法,不過你的想法對我非常思考意義,我會斟酌著給予感謝的形式,簡單直接的人就給紅包,真性情的人就滴水之恩涌泉相報,牢記在心。你對我產生了幫助,要不要回報是你的事,回不回報你是我的事!
如此思考,我知道我的做法是有些片面了,道理是對的,方式是需要變通的。雖然我自己不能養成不付出就得到的習慣,我要成為更好自己,就要在給予中享受滿足,但是同時,我也要考慮現實,有些朋友思想比較傳統,有些朋友則比較前衛。我如果想有尊嚴地獲得,在做回報的時候也要尊重對方的想法,給予不同形式的回報。這是道,順應才是昌盛之道。
最后說誰該怎么看待錢吧。錢其實就是幫助我們人與人之間交流交換的工具,工具并無善惡之別,關鍵在人怎么使用怎么看待。用時間發展的觀點看,錢在過去社會是一種財富象征,但不是生存必需品,獲取生命食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自己種植。但在如今經濟社會,錢就是生存之本,你沒錢,連自己種糧食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過去表示感謝的方式是請吃飯,做善事是在集市派發糧食。如今呢,你再用請吃飯來表示感謝已經不合時宜,因為時間太貴了,大家沒時間來赴飯局,我的時間可以做更有價值的事,不差你頓飯。
錢是要談的,利益是必須追求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只要合情合理,追求利益也是光榮的。有人說商業是最偉大的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