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千千萬萬遍
——讀《追風箏的人》
“為你,千千萬萬遍。”哈桑對阿米爾說。
“為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對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說。
這是愛的告白,也是愛的承諾。
廣袤高遠的天空,雪花蹁躚,空氣凜冽而清澈,孩子們奔跑著,歡呼著追逐風箏。阿富汗傳統風箏節上哈桑協助阿爾米贏得了比賽,哈桑為阿米爾跑去追逐那只能換來父親的肯定與愛,標志著勝利與榮譽的風箏。
捧讀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風靡全球的經典之作《追風箏的人》,沉浸其中,忘了吃飯,忘了光陰。當讀到“他的橡膠靴子踢起陣陣雪花,已經飛奔到街角的拐角處。他停了下來,轉身,雙手放在嘴邊,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然后露出一臉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后。”我的眼淚潸然而下,心疼小小少年哈桑的懂事、單純、善良,為哈桑謙卑、正直、無私的愛而感動流淚。
作者采用倒敘、插敘的方式展開故事情節,主人公阿米爾出生在阿富汗一個富貴家庭,母親在生他時難產,深愛著母親的父親陷入深深的哀傷之中。父親對阿米爾非常冷漠,他以為父親把他當作害死母親的罪魁禍首而無視。他害怕父親又渴望得到父親的愛與關懷,他百般表現迎合父親,可父親洞悉一切,仍然不肯為他露出一絲笑臉。反而對仆人阿里的兒子哈桑贊賞、愛護有加。雖然得不到父親的愛,但忠實的仆人哈桑無私的愛著他的小主人阿米爾,像忠誠的衛士守護著他。阿米爾是自卑的,怯懦的,除了讀書寫作,身份顯貴外,他處處不如哈桑。他很困惑自己的父親為什么如此的偏愛仆人哈桑,他恨哈桑擁有太多的優秀品質,對自己的愛亦無可挑剔,他不惜百般捉弄哈桑以求得心理的平衡。
那個陰暗的小巷,三個人揮舞著不銹鋼拳套將哈桑圍在墻角。為了保護阿米爾的風箏,忍辱含憤地遭受著惡霸阿塞夫的強暴。衣褲被撕破,布片在凄風中上下翻飛,發出無聲的控訴,兩腿間滴下的血在雪地上瞬間變成黑色,而他懷中的風箏完好如初,沒有一絲污漬破損。在小巷拐角阿米爾眼睜睜地看著哈桑遭到性侵,膽小怕事、自私怯懦的阿米爾不敢伸出援助之手,狼狽逃離。而哈桑什么都沒說,甚至沒有一滴眼淚。相形之下,阿米爾更是自慚形穢,深感愧疚、自責。阿米爾的痛苦、壓抑無處釋放,他想方設法挑釁哈桑,期望他打自己一頓,以此減輕內心的負罪感,可哈桑什么都沒說什么都沒做,一如既往地默默伺候他的生活起居,哪怕阿米爾用石榴扔得哈桑滿身血紅,他也只是輕輕問阿米爾“是不是這樣就感覺好些了?”
哈桑的存在成了阿米爾揮之不去的夢魘,他食不知味、夜不安寢。為了減輕心里的負罪感,達到逼走哈桑的目的,他誣陷哈桑偷了他的錢和手表。一向誠實的哈桑居然承認了,聰明的哈桑知道阿米爾的心思,他一直都知道。離開是最好的成全。
阿里帶著哈桑離開了阿米爾家。不久俄羅斯大舉進攻阿富汗,烽煙四起,喀布爾生靈涂炭。阿米爾跟著父親逃往美國,并在美國完成學業娶妻成家,成為了作家。除了妻子曾經年少失足無法生育是個遺憾,一路走來似乎順風順水。但是少年時的噩夢如影隨形,沒有一天阿米爾不是在自責悔恨中度過,他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的自私、懦弱和對哈桑的誣陷與背叛。
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來吧,這兒有再次成為好人的路。”爸爸的生意合伙人拉辛汗說。
為了愛,為了救贖,他回到暌違多年的故鄉,卻驚聞阿里、哈桑夫婦已死于塔利班的槍炮之下。從而揭開一個驚天秘密,哈桑竟是自己同父異母的弟弟。他痛苦,懊悔不已,這一切悲劇因他而起,他需要贖罪。阿米爾終于站立起來,堅強勇敢地冒著生命危險去尋找哈桑的遺孤——索拉博。
父親的悲劇在兒子身上重演,對父子倆施暴的塔利班頭子阿塞夫成為了兒時哈桑嘴里的“獨眼的阿塞夫”,為此阿米爾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肋骨斷掉幾根,嚴重的氣胸,嘴唇也傷成了哈桑式的兔唇。他成功救出了索拉博,帶回美國,當成自己的親兒子撫養。
可是飽受蹂躪的索拉博成為了“可憐的小啞巴”。“索拉博的沉默既不是來自洞明世事之后的泰然自若,也并非由于他選擇了默默不語來秉持自己的信念和表達抗議,而是對生活曾有過的黑暗忍氣吞聲地照單全收。”
人生就是一場輪回。為了索拉博的那抹微笑,就像當年哈桑為了阿米爾奮不顧身,阿米爾義無反顧地去追尋那只投射著人性光輝的風箏。
廣袤高遠的天空,雪花蹁躚,空氣凜冽而清澈,孩子們奔跑著,歡呼著追逐那只代表著勝利與榮耀的風箏。
只有看到風箏,索拉博的眼里才能閃現一絲亮色。
“你想要我追那只風箏給你嗎?”阿米爾問索拉博。“為你,千千萬萬遍。”阿米爾說。
“我追。
一個成年人在一群尖叫的孩子中奔跑。但我不在乎。我追,風拂過我的臉龐,我唇上掛著一個像潘杰希爾峽谷那樣大大的微笑。
我追。”
為你,千千萬萬遍。
為愛,救贖。
我們都是那個追風箏的人,親情、友情、愛情,生命不息,追逐不止。(一諾)
?yT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