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前幾天,我一時興起,第一次去百度貼吧"處對象吧"看了看。這一舉動,將我的愛情觀,在那幾天再次刷新。
我看到有人選擇"秒處",并且這其中有人憑樓層決定對象;還有人選擇只在七夕那一天找個對象,這之后兩人再無瓜葛;還有只網戀不奔現的等等……
對于以上種種,我必須要說,我沒有任何看不起之類的意思,每個人愛情觀不同罷了。然后,我果然還是個孩子……
這使我想起了自己。初中那年,自一個女同學向我表白后,我就不斷問自己一個問題:什么是愛情?那時候我的愛情觀是偏傳統與柏拉圖式的,認為愛情是純潔高貴的,在愛情方面,一個人一生最好的狀態 ,是找到一份真正的愛情與一個對的人,然后與其度過余生,而不是不斷的去交往,去嘗試。然而當我遭遇表白時,我懵了,如果我的愛情觀是這樣的,那么一個必須解決的問題就是,什么是真正的愛情?
于是我去查了百度,有人試圖以柏拉圖與蘇格拉底的故事來解釋。然而這樣的一個故事并沒有解決問題,當我再查下去時,一無所獲。每個人都有著自己對愛情的一番解釋,那么什么才是愛情呢?或者說,什么才是我自己對愛情的解釋。
有一天,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么是愛情?”老師就讓他先走到麥田里去,摘一棵全麥田里最大最金黃的麥穗來,期間只能摘一次,并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頭,柏拉圖于是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了,結果他兩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師問他為什么摘不到?他說因為只能摘一次,又不能走回頭路,期間即使見到最大最金黃的,因為不知前面是否有更好的,所以沒有摘,走到前面時,又發覺總不及之前見到的好,原來最大最金黃的 麥穗早已錯過了,于是我什么也沒摘.蘇格拉底說“這就是愛情!”
這個問題并沒有解決,但面對她的表白,我還是去嘗試了。當我總是冷場時,我開始接觸她的愛好,希望找到更多的話題;當我看到一個美滿的家庭時,我設想過我們以后的生活;當得知她的生日時,我第一次開始準備生日禮物這種東西。但我仍然心存疑惑。
后來我們分手了,再后來我看了一本書,書名是《小王子》,其中有這樣一段:
“你們很美,但你們是空虛的?!毙⊥踝尤匀辉趯λ齻冋f,“沒有人能為你們去死。當然啰,我的那朵玫瑰花,一個普通的過路人以為她和你們一樣。可是,她單獨一朵就比你們全體更重要,因為她是我澆灌的。因為她是我放在花罩中的。因為她是我用屏風保護起來的。因為她身上的毛蟲(除了留下兩三只為了變蝴蝶而外)是我除滅的。因為我傾聽過她的怨艾和自詡,甚至有時我聆聽著她的沉默。因為她是我的玫瑰。
那時候我突然想到,如果人們對失去愛情時的描述有一點點正確,那么那天空蕩蕩的公交車上,我獨自沉默留下的淚水,表明我曾經確實有過愛情?;蛟S,不是因為有了愛情才去戀愛,而是因為戀愛才產生了愛情。愛情,就是那段用心對待對方的日子,后來成為了回憶,深藏于心,構成我們人生長河的一部分。
如小王子所說,對于他自己,正是因為那些用心與玫瑰度過的許多日日夜夜,才使他的玫瑰與其他的玫瑰與眾不同。又如《側耳傾聽》里,如果沒有月島雯為了天澤圣司去努力的完成小說這段經歷,那么只會讓人覺得他們之間的感情止于好感吧。所謂的日久生情,大概也是如此吧。
這樣看起來,倒像是在愛自己在對方身上花費的心血,我想弗洛伊德大概會同意這樣一個利己主義的觀點的?;蛟S,愛情就是存在于利己與利他主義的一種情感吧。
寫到這里,突然想起心理學上有一條:請對方幫忙反而會獲得對方的好感。世間的事果然是都是相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