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一個月,密急的接觸到許多與宇宙,佛,禪,神秘,宗教等等有關的公眾號,信息量越來越大,越來越廣。
與天合一,與光相逢,認識愛,識別離,斷輪回。。。等等 ,我怎么有些虛無縹緲起來。幸好有JT的莊子,是一個警醒,是我的定海神針。當我有些發慌的時候,JT的白皮書總能把我從天上抓回來,讓我繼續把功課練好。
時不時就要復習下莊子白皮書。
JT的感知力和表現力已經好到,你看到他說的話的時候,覺得就是這么回事,如此平實而真切,通俗明了,沒有一點點高高在上的玄乎勁。
以下內容來自JT白皮書中的觀點。
說這個話時,心里面好像還是莊子說惠子會出現“堅白之昧”,就是這種狀況:你講出來的話,無意識中,為了讓學生聽起來(玄),于是就變得高深莫測,但不知所云;講得很有光有氣場,但含金量很低。
為是不用而寓堵庸,此之謂"以明"。所以他就說,練《莊子》的人,就完全不要追求那種成功,就活在自己的--又是一個"庸"字--常識范圍。只活在一個平凡人的平凡世界,不再去掙扎那些東西,不再去想那些東西;而只是很清楚地把自己的小日子過得很快樂。這樣就是沒有瞎掉的人。
這次在深圳上課之后,我忘了是跟天威還是小胡在聊,我說:“我們現在世上對于人心這個東西,有很多非常復雜的假設,什么童年的創傷啊,或者是從弗洛伊德開始的無意識,以及到了榮格的學術加以推擴的集體無意識這些東西。
莊子的系統,它的paradigm,理論框架,卻是極之簡單的。
這個”極之簡單“就是:我們心里面的信息,有些是承認事實的,有些是不符合事實的。在莊子的系統里面,就只看這兩點而已。如果你真實的意愿是想要承認事實的部分多一點,那你就練《莊子》-就這么簡單。
而且,對我這個做教學的人而言,也覺得,作為一份教材,它也非得如此簡單才行。如果它不是像這樣”事實vs非事實;承認事實的頭腦比較健康“這般地簡單,現在一般外面對心靈什么的有追求的人,常常腦袋中轉著的,都是非常復雜而糾結的混亂念頭。
我在深圳的課跟同學講到”喜怒哀樂,慮歉變愁,姚佚啟態”我覺得只用《莊子》這么單純的系統,卻可以解釋心理學領域已經花了非常多研究資源,卻還沒有辦法解釋得通的東西。當然了,莊子的理論到底只是一個paradigm,我不敢說它是絕對科學正確的真理,但姑且以我現在的感覺來講,這個理論框架是堪稱好用的。
所以練《莊子》 ,我還是要向同學強調:這是一條非常孤單的道路。因為你不練,周遭的人不責怪你;你練了,也沒有人因此而看得起你。因為心里面承認事實的部分,比例占得多還是少,不在一般人評斷一個人的標準里。所以,這完全是你自己的事。你是不是愿意心向內,隨時觀能己有沒有犯規?就變成練《莊子》的唯一條件。
在《莊子》的科學正確的范疇,我覺得,至少我練《莊子》,并不強求所謂的靈能力、神通力。比較希望的是我的心力有增加,對我來講,心力增加就比較不會搞錯,寫一封電郵比較不會寫錯;或者是遇到事情比較不會有情緒、比較安穩;聽到別人講得不對,也不會忍不住而跟他多說哦。
或者,同樣的情報量或含金量,我之前可能要花三十個鐘頭才教得完,現在可能只要花十五個鐘頭教得完,教學效率明顯提高了;生活中的一舉一動比較少浪費時間……
像我練《莊子》練得比較久的人,在我的身上事實是:我的心要好起來,我的感知力要提升,真的得靠自己苦練人。別人說什么,都不是真的那么有用;即使人家點醒了我某件事情,讓我當下有一種大徹大悟的感覺。但那之后真正的進步,還是需要自己去努力,也沒有辦法因為借到別人一句話的能量就能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