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至今,已有一年之久了,想起大學生活,心里會涌起暖暖的舒心感,因為我給自己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出身農村,作為家里第一個準大學生,從背起書包往學校走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大學要是不自律,那父母辛辛苦苦攢來的學費就是打了水漂,我也不能給年幼的弟妹樹立一個好的榜樣。
畢竟,大學不就是大不了自己學嘛~
現在想起來,也多虧了在大學時候養成的好習慣,如今工作,其他同事在刷淘寶、追網劇,我也堅持多維度提升自己,學英語、讀書、健身、旅行,雖財務還沒達到年薪十萬,或有房有車,過得開心充實,車子、房子、票子,都會有的。
我知道,喜歡什么,才去花時間學什么,才是大學的正確打開方式,而不是,一味從眾地跟著室友打游戲,熬劇,逛街,網購。
有一句話說得好,你以為你是在合群,其實,你在浪費青春。
然后,我就在想,如何在大學四年,高度自律,過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學生活呢?
英語、讀書、才藝、鍛煉、旅行,為什么人人都在說,卻少有人去做?為什么我能做到?背后我的思維模式是什么樣的?
期待,你能通過這篇文章找到答案。
1. 英語:
因為大一就開始備考四級,所以,在大二時,考出來來的四級成績給了我極高的信心,我對英語學習突然熱愛起來。
因為這小小的一個考試事件,英語也就成了我大學生活不可或缺的部分。每天早上六點,我就從床上爬起來,到小樹林去讀一個小時英語。
最開始是讀教材后面的碟子,再是讀新概念,后面跟著瘋狂英語練,口語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看到我在第一段里加粗的字了嗎?沒有,回去看一下。
李笑來在《把時間當朋友》里提到:
什么事情都可以提前準備,也都必須提前準備。
我就是通過踐行這句話,才意外“發掘”了自己對語言方面的興趣的。
不管學校是規定大幾才能考四級,大一就開始準備!
提前準備的好處就是,你可以有足夠的時間去打磨技能,不著急,因為準備得早,你的信心也會隨之提高。
信心有了,動力也就有了,你會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你花時間去做的事情,越喜歡,越擅長。
因為,喜歡,所以擅長,我就又開始學習英文演講,名次倒次要,最重要的是,我不再怯場,總能在沒人敢上敢說的情況下,第一個沖上去。
與英語相愛的這段時光,給了我無窮的動力,會一直一直這么學下去,你愿意和我一起嗎?
它們都是我大學時光的見證
不要和我說,你基礎不好,基礎不好又怎么樣呢?你以后就不學了嗎?現在基礎不好,你不停抱怨,罵天罵地,恨爹恨媽,英語就自動會變好嗎?
2.讀書:
四年來,學校圖書館,也是我休閑娛樂的好去處之一。
我清楚的知道,哪一樓層擺放了什么書,哪個位置夏天最涼快,冬天最暖和。
那是一段安靜的讀書時光。因為學校有文學課,加上自己又比較欣賞文學老師的文學底子,從她那弄到了一張長長的書單,有魯迅,有村上春樹,有外國作家,讀了很多看似無用,但是卻對我整個世界觀產生了巨大影響的書。
追風箏的人、偷影子的人、親愛的生活、The pursuit of happyness、百年孤獨、挪威的森林、蘇菲的世界、生命不可承受之輕、江城、海邊的卡夫卡、一個人的朝圣、希臘神話傳說、世界上另一個我、水滸傳、活著、藏地密碼、1984、華氏451、狼圖騰、天才在左,瘋子在右、人類動物園、父與子、考拉小巫的英語學習日記、考拉小巫的留學成長日記、洛麗塔、塵埃落定、平凡的世界、世間的鹽、當我談跑步時,我談些什么、窗邊的小豆豆。
Looking for Alaska、Outliers、The little prince、Jane Eyre、Three days to see、How to stop worrying and start living、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Tuesday with Morrie、The five people you meet in heaven、The catcher in the rye、The art of loving、The bear came over the mountain、The pursuit of happiness、The book thief、The great Gatsby、Brave new world、A constellation of vital importance、Think and grow rich、I am the messenger、Mere Christianity、The fault in our stars、The giver、Animal farm、To kill a mocking bird、Dear life、Breakfast of champions。
從大學養成的讀書習慣,哪怕畢業,哪怕沒有考試來壓著,我也會在空閑時,自然而然地拿起書來讀。
多讀一點,總是好的,人只能過一次,但因為有了書籍,就仿佛有了無數個活法,滿滿在書中探索,總能找到適合自己那一個。
也是李笑來老師在通往財富自由專欄中講到:
很多人小學畢業之后就不再讀書了,又有一批人初中畢業之后就不讀書了,還有一批人高中畢業之后就不讀書了……絕大多數人直到本科畢業,也沒有分清上學、讀書、學習之間的區別,于是,他們分分鐘都有可能停止進步——"
停止進步,就相當于已經放棄了人生的其他可能性,二十多歲的身軀,卻開始有了七八歲歲的心靈,已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為眼前閑了,這是活著最大的悲哀之一。
3. 舞蹈,才藝方面:
我相信,從農村出身的大部分孩子,在自身才藝方面都是有所欠缺的,以至于,很多人為什么學習成績超級棒,卻還是處在自卑的陰影下。
因為學的是小學教育,在音樂舞蹈方面,也開了相關的課程。這看似無用的雜科閑科,卻給了我改變自身的機會,以前從沒想過,我竟然會在大學的時候,從零開始學拉丁。
記得是大一的時候,身邊的同學們,也都興致高昂地報了許多個才藝班,有學古箏的,有學爵士的,有學吉他的。
我是在學校迎新晚會上,第一次近距離看到了學長學姐的拉丁表演,瞬間愛上了在舞臺上隨節拍跳動的感覺,那一刻,我對自己說,我不想永遠做觀眾,總有一天,我也要在上面任憑燈光閃耀。
于是,開始了四年時光的跳舞生活。
一開始,誰不是踉踉蹌蹌,四肢不協調的?只要勇敢邁出了第一步,其他的就任其自然好了。何況,結果再差,能差到哪去呢?不就是在臺上丟了臉,這么年輕,要臉當飯吃嗎?
因為舞蹈,我也變得越來越自信,對自己的形態也越來越滿意,至少再也沒有駝背勾著腰了。
跳的咋樣,我自己不好做評價,但至少,我對舞臺的恐懼也變淡了許多,也做到了從“臺下觀眾”到臺上表演的改變。
剛開始學的時候,有點搞笑,因為完全是零基礎,是跟一群七八歲的小女娃一起學的。但是,who 怕 who ?
誰說二十幾歲開始就晚了?為什么很多人非要覺得要一出生,就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才算人生樂事呢?
靜下心來,接受剛開始笨拙的自己,從入門到精通,找到“練熟”的感覺,這才是普通人應該追求的心智。
旁邊入鏡的是小舞友,才八歲哦。
雖然,畢業后,很難有機會再去接觸拉丁,但有了這幾年的學習基礎,我對才藝特長這事,有一種莫名的安心和自信。
我知道,就算我好久不練,只要我有那個心,是可以再將舞蹈拾起來的。
這些,比看再多的勵志文章,心靈雞湯都來的有效。
如果說,你真的不知道大學讀什么專業,想拿個專業來過渡,女生學教育,總差不了多少。
比如,三筆字:
練字這事,也只能靠自己,前面幾年,都是自創風格手法,可大學由于有這門課,就必須過了這科,幾本宣紙是要寫完的。
又比如,畫畫:
這完全是我的能力之外,從來沒有想象過自己會去規規矩矩畫圓,畫矩形,畫瓶子,可是,為了當人們教師,這些都得學啊。
于是,就有了接下來的一幕:
雖慘不忍睹,好歹我也畫了好幾個月,練了好幾個月的字。
再者:
石頭畫,我也是稍稍接觸了一點,當時只為交個作業,現在看來,也是趣味性十足。
現在想來,當時若再多花點心思,也不會是這副模樣,千萬不能讓美術老師知道這是我的作品。
還有,個性創作:
我的主題是,我的母親。
除此之外,折個花,縫個襪子娃娃,做個flash動畫,那都不在話下。
如今,大多數同學,都走上了教師這個講臺,成為了偉大的人民教師,咱談起這些曾經折磨過我們的這些課程,也能體會到學校的良苦用心吧。
這些都是實實在在的技能,我作為本專業的打醬油選手,雖走上了另一條職業道路,回想起來,正是這些當時讓我們恨得牙癢癢的課,才使得我們的大學生涯,有著踏踏實實的充實和滿足感,比起那些干巴巴的理論課程強太多。
4. 鍛煉:
女生還是渴望擁有苗條的身材,所以,我在健身鍛煉這方面,也沒有懈怠。
除了平常舞蹈課,晚間在操場上跑個十幾圈,也是我大學生活里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大三一個午后,也跑了人生中第一個線上馬拉松,那是滿滿的自豪。
因為是第一次,所以跑完的那一刻立即截圖保存,是第一次,肯定不是最后一次。
籃球:
想到籃球,可能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女生打籃球畫面肯定搞笑,在這里,我非常嚴肅的告訴你:
籃球是一項認真的運動,正是有了女生的參與,才讓籃球有了另一番看頭,怎么能說它搞笑呢?應該是非常搞笑才對!
大學里,我們班女生參加籃球比賽,總是比上不足,比下也不足,不過,盡心就好,雖敗猶榮。
和其他同學,站在同一個隊伍,為了榮譽而戰,那種感覺是你單槍匹馬讀再多書也體會不到的。
那種團結協作,才是友情和同學情最好的促進方式。
所以,我也聽不得,有學妹抱怨說同學關系難處理,你有好好和他們一起參與活動嗎?沒有就好好參與一次,你會發現,沒你想象的那么復雜。同學之間的感情,是你畢業后,很難再找到的純粹友誼了。
鍛煉,是你給自己最好的奢侈品,只有少數人能體會到鍛煉給人身心帶來的愉悅和舒適感。
你愿意成為其中少數人之一嗎?
5.旅行:
如果我對自己的大學生活有任何遺憾,那遺憾就是旅行的次數不多,只是沒有如果,我愿意珍惜自己僅有的幾次旅行經歷。
和室友在鳳凰,八個人擠在小小的賓館里,抱團吃湘西寨子里的流水席,看到一塊肉,就毫無淑女氣質的猛搶。
衡山行:幾個好友,帶上睡袋,不熬夜看個日出,大學怎算完整?
工作一年之后,想再來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是難上加難,趁著大學還自由,哪怕錢包緊了點,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多出去走走,看看世界。因為畢業后,你就開始要賺錢為自己的人生買單了。
很多時候,我們感覺被眼前的困難壓得喘不過氣了,是因為我們看到的世界太小了,以為別人都和我們一樣。
其實,行萬里路這個道理,古人就總結出來告誡后人了,究竟能從旅行中收獲什么,你要出發了才知道。
6.專業方面:
把這個事情放在最后談,我是有另一個打算的。
學習重要,我也非常慶幸自己有在大學四年里,毫無掛科,并且靠著優秀的成績拿了幾年的師范獎學金,以及一次勵志獎學金。
因為有了這些錢,我在買書方面毫不吝嗇,也給家里減輕了不少的負擔。
這是我努力學習最值得開心的事情。
因為學的就是教育專業,所以,我并不需要再去考教師資格證,只要順利畢業就有證拿。
還有一個對我非常重要的考試,那就是國際三級心理咨詢師考試。
當時,是交了很多的錢,五六千左右的學費。心疼那么多錢,所以,我是打定必過的決心去備考的,幸好結果出來,也是不錯的。
這些于我,既不當老師,又不會走上專業心理咨詢這條路。
拿出來說的原因呢,就是,當時我在備考的時候,異常痛苦,現在想起來,是不應該的。
努力就好,不需要時時刻刻都給自己那么大的壓力。
何況,我也從中得到了很多思想上的啟發,何樂而不為呢?
那些口口聲聲說不掛科的大學是不完整的大學的人,你還真信啊?你是沒看到他們努力的樣子,他們這樣說,可能就為了將你踩在腳下,往上爬,你愿意做他們的墊腳石么?
不管怎樣,我算是給自己的大學生活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不說完美,有聲有色就夠了。
從我的經歷可以看出,大學之前,英語、讀書、才藝、旅行,這些“城里“”的子弟擁有的先天條件和優勢,我都是沒有的。
那我為什么可以做到多領域都去嘗試呢?
總結下來,得益于我的幾個理念:
提前準備。不光是考試,類推到人生的任何重大事件,如找工作,結婚生子,都可以通過提前準備,獲得足夠的信息,再去應對,這樣去做,這樣去想,而不是拖延成性,結果往往不會令人失望。
從零開始,也不怕。怕什么呢?就像李笑來老師說的,接受剛開始會笨拙的自己,再慢慢踐行去提高,這才是成長的正確打開方式。
學習不是最重要的,踐行才是。很多人都說,懂了那么多道理,怎么還是過不好這一生?因為你只是以為自己懂了就能萬事大吉,可現實是,不去踐行,不去試錯,你懂的那些所謂的道理,到頭來會坑慘你。
接下來,路還很長,繼續走。
我是Mindy,和你一樣,不甘心現狀。
在這里,沒有干貨,沒有雞湯,只有我走過的坑,踩過的雷,那你,愿意,和我一起,學習,踐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