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您點開這篇文章的鏈接進入文章頁面的時候,我想您或許是一位關注孩子身心成長而又注重自我學習的家長;或許是一名兒童教育者;或許二者身份兼有;您在兒童教育的歷程中,一定聽到過“認知”這個詞匯。那么,大家對認知的具體理解是什么呢?您覺得我們為什么要對兒童進行認知的訓練呢?
在工作中有時候和家長說起要加強孩子的認知訓練,尤其一些特殊案例,我們更是強調對兒童的認知訓練,家長就會抵觸的說:“老師,孩子還小,學習知識類的,我們想等到TA上小學,老師就會教給他們了。”還有些家長會說:“我們報名的感覺統合和注意力學習能力的訓練,您要是早說還訓練認知,我們都不報名。”
因為這樣的家長不是少數所以咱們先分享一下認知的理論部分。
認知是個體知識獲得的歷程,其中包括知覺、記憶、想象、辨識、思考、推理、判斷、創造等復雜的心理活動。
認知大致指一個人學習、思考、應付環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是一種適應生活的能力。
在工作中我寫教案又會分為一般兒童和特殊兒童兩種。
一般兒童的認知發展會隨著年齡而增長,并遵循一定的模式發展。
特殊兒童受到個人發育的條件限制,往往會出現發展不均衡的表現。但是發展順序與一般兒童的發展模式大致相同。
有經驗的老師會根據孩子的生理年齡及實際發育狀況及個體特征決定孩子孩子何時要進行認知能力訓練啦!
一般兒童進行認知學習,除需要有健全的感覺和知覺系統,也需要有觀察及模仿能力、注意力、記憶力,以及理解力等,有了這些前提條件,而這時候兒童進行認知發展會訓練會較理想。這里我們強調視覺追蹤能力和動作模仿能力。
1、認知---知覺類家庭訓練游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在分辨及理解外界數據時感到困難;
(2)可能會對疼痛及危險反應過弱,有些對外界的刺激反應麻木,但有些對某些聲音或圖像特別敏感,或偏向于使用某一感官去接觸事物;
(3)部分兒童會有坐不安、動不停的情況;
(4)部分用腳尖走路,有時會莫名其妙地哭笑,也容易出現驚恐或煩躁不安的負面情緒;
(5)他們的游戲方式大多是一成不變的。例如:喜歡旋轉或喜歡看轉動的物體或重復排列某一種物件等,當發生變化便會感到焦慮不安。
(若兒童過度尋求或逃避知覺刺激,而且以上五點都反復出現,宜咨詢提供感覺統合訓練的職業治療師或相關專業人士。)
知覺類家庭訓練游戲
游戲一:黑暗中的偵察兵---視覺追蹤訓練
在較暗的環境下,家長戴上白色手套并掛上搖鈴,開啟手電筒成人不用說話,只在兒童眼前從上至下、從左至右,或從遠至近地移動雙手,吸引兒童注視家長手套的反光和聆聽搖鈴的聲音,直至音樂結束。讓兒童進行視覺追蹤的訓練。
游戲二:親子大合奏
家長準備兩個鼓或紙盒子(空飯盒、空鞋盒)都可以。家長和孩子一人一個,在兒童面前打鼓(各種盒子),提示他留意鼓聲,接著示范,當兒童聽到鼓聲時,用手拍搖自己的鼓一次。練習數次后,讓兒童背向家長的鼓而坐,每當聽到鼓聲,便要拍搖自己鼓一次。若兒童不明白要求,給予動作或手勢協助。當兒童開始掌握,需減少協助直至兒童能迅速回應聲音。
2、認知---配對類家庭訓練游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在視覺辨認方面欠缺敏銳辨別能力及視覺記憶能力;
(2)兒童較難理解抽象的概念,而且觸覺、聽覺和味覺等感覺會出現過于敏感或反應過弱的表現,這類兒童家長要運用不同的感覺進行配對,有助于兒童掌握概念,加強學習效能。
配對類家庭訓練游戲
游戲三:釣魚大比拼
家長在桌上的大盤內放人兩條紅色及一條黃色的玩具小魚,出示另一條紅色小魚,放在小塑料盤中,示范把大盤內的一條紅色小魚用磁鐵魚竿釣起,放入小塑料盤中與紅色小魚配成一對,并保留在桌上作視覺提示,然后向兒童說明兩條魚的顏色是相同的。接著讓兒童以同樣的方式配對黃色小魚。兒童熟練后,可增加顏色及小魚的數量,也可運用顏色卡做視覺提示。
這個游戲我個人建議家長帶領孩子用彩色A4紙制作小魚更為有訓練意義,因為這樣還能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釣魚桿就用彩筆替代,把彩筆的筆蓋上涂抹少量膠水即可。
3、認知---分類的家庭訓練游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難以同時處理多個信息,也不能綜合不同概念的特征。比如:家長和孩子說:“請你記住桌子上這五塊積木的顏色還有擺放的不同位置,一會媽媽會全部收掉,然后媽媽手直到桌子哪里你就給我放剛才看到的積木,而且還要在這個原有位置積木的左邊多放一塊綠色圓形積木。”
(2)多傾向以刻板記憶及單一模式處理事物,對分類欠缺真正的理解。
(3)兒童在分類時,只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上。但是沒有理解掌握分類過程中涉及的知識和技巧。做事欠缺條理性。
分類的家庭訓練游戲
游戲四:小小郵遞員
家長提前在10個信封上寫上數字,并示范將一個數字放進相應的模擬郵箱中(郵箱可用鞋盒子和紙提袋替代),如信封"1”放入寫有"1"字的郵箱。每次給兒童3-4個信封,讓他根據信封上的數字把信件投進相應的郵箱內。若兒童正在學習英文或中文或顏色、圖形,也可使用英文或中文、顏色、圖形進行此活動。
4、認知---空間類家庭訓練游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的“自我概念”較弱,在分辨“自己”與“別人”上有較大的困難,所以必須加強對兒童已主觀空間概念的訓練,才訓練客觀的空間概念,以免產生混亂。這類兒童經常“你”“我”“他”不分。問兒童:“您吃飯啦嗎?”兒童回答:“你吃飯啦!”或是大部分時間以自己的小名代替為主語。
(2)部分兒童的恒在概念較啊,而且只會專注于感興趣的物件上,導致當其他物件或人物不見時,也沒有意識去尋找消失的物件或人物。
(3)兒童經常會重復地說一些無意義的字或詞語,所以在教導空間詞匯時需特別留意、要加強兒童對詞匯的理解。比如一些兒童經常反復報車站站名,背誦天氣預報等。
如果以上三點行為現象孩子都有,建議及時咨詢提供感覺統合訓練的職業治療師或相關專業人士。
空間類家庭訓練游戲
游戲五:我是小小化妝師
家長先準備好氣球及自己制作好的五官貼紙,將氣球吹的大小適中,把五官貼紙貼到氣球適合的位置,告訴孩子這就是小怪獸!制作完成的怪獸(氣球)放在桌上作為提示。將制作怪獸的材料,如氣球及五官貼紙、用盤子盛放,按順序放在桌上,讓兒童按照家長做的那個怪獸臉的五官位置進行貼放,將五官貼紙貼在氣球上。
兒童熟練后,可取走家長最先放置的已經做好的氣球怪獸實物提示,改由成人說出貼紙應貼在哪些特定的位置。
5、認知---序列類家庭訓練游戲適合以下兒童
(1)雖然視覺辨別能力強,但是傾向機械記憶知識,欠缺靈活運用。
(2)排列規律游戲時候,偏向重復性而欠缺分析及推理能力,以致較難推展到復雜的抽象思維。
序列類家庭訓練游戲
游戲六:美食小達人
家長準備3種顏色的面粉團,分別放在3個容器中,然后示范從每種顏色的面粉團中取出一小團,搓成球狀,排列在桌上,如紅色小面粉團、黃色小面粉團、綠色小面粉團這樣的序列順序。讓兒童模仿并重復步驟,然后指示兒童將3種顏色的小面粉團用竹簽串起來,假裝做羊肉串或關東煮。(為避免危險,建議成人先削去竹簽的尖頭部分)此外,成人也可用印模印出形狀來進行形狀規律排列,能力較高的兒童可自行創作規律。這個游戲大部分小朋友百玩不膩,如果條件準許可以在調制面粉顏色和面的時候,就讓小朋友參與一起動手制作,這樣對孩子的感知覺部分也是一種訓練。
6、認知---對比類家庭訓練游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的視覺學習能力強,但注意力差,所以難以將概念轉移,要執行比較工作時,多只是靠瞬間記憶和機械記憶,而不是真正理解。大家也可以理解為就靠死記硬背,隨背隨忘。
(2)兒童在思維上不能將零碎數據整合,也不能分辨有意義和無意義的數據,以致較難發現兩個物件的關聯性。學習上不會舉一反三。
(3)兒童對特定的環境或物件會有既定的概念,如認定筆是用來比較長短的,但“要求兒童用筆寫畫時,兒童便會因情況不同而不懂使用,因此具體的經驗及語言的配合進行對比訓練是很重要的。
對比類家庭訓練游戲
游戲七:剪掉小尾巴
家長先與兒童一起將橡皮泥搓成兩條不同長度的長條,然后進行比較,引出長短概念,之后將長和短的橡皮泥條貼在桌上的基線作視覺提示。讓兒童將繩子按橡皮泥條的長度剪斷,比較兩條繩子的長短,并說出“長”和“短”的詞匯。另準備紙盒用以制作動物模型,先將繩子放入紙盒,讓兒童從紙盒中拉出繩子作動物尾巴,分辨和說出哪條尾巴長,哪條尾巴短。
家長可拓展游戲玩法,增加對比關系,比如:體積、面積、長度、高度、重量、厚度、寬度、距離、速度、溫度、時間、數量等多項元素,利用家中現有的玩具給孩子進行對比類家庭訓練。
7、認知---因果類家庭訓練游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對外界發生的事情不太留意,學習動機及好奇心較低,難將過往經驗所獲得的知識歸納成定律。
(2)兒童表現較為自我,區別或詮釋別人面部表情、姿勢或聲調等能力較弱,導致難以學習規則的因果關系。
因果類家庭訓練游戲
游戲八:水中打地鼠
家長示范將浮在水面上的彩色乒乓球用手按下,讓兒童觀看乒乓球浮上水面的速度狀態,然后讓兒童嘗試將乒乓球也按下去。家長開始時只放一個乒乓球在水中,讓兒童清晰看見目標物體,然后逐漸增加乒乓球的數量,來提高難度。
若想增加活動趣味,可在洗澡時進行,并使用不同的物件混合放入水中。這個游戲孩子們都是樂此不疲,玩得不亦樂乎。
8、認知---數學類家庭訓練游戲適合以下兒童
(1)兒童能唱數、背數、點數,對數字的興趣和認讀能力也較高,但往往只屬于片段式,對理解抽象的數與量關系會有困難。
(2)由于容易分心,注意力穩定性差,所以在數數時會不留心、重復數數和有所遺漏,需要反復練習和提示。
數學類家庭訓練游戲
游戲九:水果保管員
提前準備一張印有排列著10個蘋果的畫紙,讓兒童用手指沾上顏色后,將手指點在蘋果上,引導兒童按順序點算和說出數目.如"1、2. 3.4.5",數至最后一個時,成人強調有10個,并讓兒童說出蘋果的數量"10"。活動也可使用不同質感的材料,借著不同的感覺刺激,,強化兒童的印象。
上面分享的家庭小游戲都是一些趣味性強,操作簡單,認知訓練中的初級游戲內容,更加適合2-5的寶寶玩。
等待開學的日子,除了上網課,孩子們還能找些什么有樂趣的事情呢?當然就是一起做親子游戲了,今天你們玩游戲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