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樂頌2》熱播,安迪和行走的荷爾蒙小包總在一起了。
延續第一季的劇情,安迪身材一流、智商一流、事業一流,完全就是我們所謂的“社會精英”。
可同時,她從小被人領養,有家族精神病史,極度缺乏安全感,不能忍受陌生人的親近和觸摸。
她有可以讓上海灘為之風云變色的譚宗明作為藍顏知己,有白手起家、知識淵博的奇點當前男友,還有走路帶風、撩妹無數的小包總追求。
所有關于安迪戀情的總結中,我最喜歡的,就是評價小包總時候用到的一句“赤子之心”。
追求安迪的男人很多,她聰明、漂亮而又充滿故事。這樣的女人是一座高山,讓人忍不住想要征服。
小包總是唯一了解她的一切,卻接受的理所當然,仿佛所有的困難,都只是為了證明他才是最適合安迪的那一個。
他在看到安迪的第一眼就表現出了很大的攻擊性,并且從不掩飾自己的喜歡。他不像譚宗明深沉,又沒有奇點的刻意試探,只是把一顆心捧到安迪面前,赤裸裸的求愛。他固然想要得到安迪,但可愛的就是他的直接。
安迪太聰明了,她從來沒有談過戀愛并不代表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女神如安迪,其實求的也只是一個看透一切,仍然能為了自己奮不顧身的人罷了。
社會科技發展到今天,我們和世界的距離在不斷縮短,可人心之間的距離卻在悄無聲息中不斷被擴大。
很多年前,我們說喜歡一個人,很少會問“你照片P了么”、“你現在做什么的”、“你爸媽做什么的”;而是“你平時喜歡做什么”、“你看過XXX么,我特別喜歡”。
我們的關注點從這個人本身,轉移到了她(他)作為伴侶所帶來的附加值。有人說這是被生活所迫,如果我也坐擁無數資產,當然找個自己愛的結婚。
那你認真算過,自己值幾斤幾兩么?
朋友圈里有個男孩子,和幾位前任分分合合,年初看上了一個即將出國的白富美,展開了猛烈的攻勢。
寫詩、送花、搞驚喜派對,每日花樣翻新,層出不窮。偶爾翻翻朋友圈,巨大的信息量看得人眼暈。儼然一副為伊消得人憔悴的模樣,仿佛這個姑娘不答應,下一秒他就會失去氧氣,窒息而死。
幾番下來姑娘有些招架不住,婉拒了他的盛情。
小伙子痛不欲生,在朋友圈做起了詩人。我看了幾篇,實在忍不住刪除了他的好友,只覺從此世界一片清明。
其實這個男孩子從見面到愛上白富美只花了半天的時間,每每談起心上人,說的最多的就是對方無數次出國交流的經歷和數不完的大牌包包。他眼里的熱情,有滿滿的銅臭味。
他喜歡的,是這個姑娘可能為他解鎖的另一種人生,而非這個人。
據說為了追求白富美,男孩子的父母為他提供了厚厚的約會資金。出門前耳提面命,萬不可舍不得小錢在姑娘面前掉了身價。這就好比給小孩子強行穿上大人衣服,西裝革履卻惹人笑話。
如果從最開始他只是喜歡上了這個人,結局會不會不一樣了呢?
另一個朋友最近分手。
這位姑娘智商奇高,從小學到國內頂尖大學一路保送,是我等小蝦米成長路上愛恨交織的尖子生。學習好也就罷了,她還很好看。饒是我這么有涵養,也忍不住要怨一怨蒼天不公。
沒過多久,老天就睜開了他的一雙睡眼。
姑娘事業有成,年過30依舊單身。爹媽委婉表示當今社會開放,如果是同性戀愛也不妨帶到家里讓他們看上一看。姑娘哭笑不得,發誓自己取向很正,并未出柜。可憐兩位老人既欣慰又惆悵,于是緊鑼密鼓為自己姑娘安排起了相親。
她就這樣認識了小A。
第一面見下來姑娘倒是對小A不反感,加上男方時不時發一些幽默搞笑的段子倒也算得上一種放松。時間久了,你來我往之間就真的生出那么點情義,小A要求轉正,姑娘同意了。
慢慢的,姑娘發現小A除了幽默以外對事業沒什么追求,也不愿意到自己打拼的城市工作,只是一味想要勸她回家結婚。
冷戰一陣之后,姑娘放假陪小A一起參加了一次同學聚會,小A驕傲地向別人介紹自己是XX大學的博士后。在眾人的驚嘆聲中,姑娘第一次感到濃濃的失落。
宴會結束她就提出了分手,小A一氣之下甩下一句:當初要不是沒想到一個學霸能長成這樣,就你這歲數,我才看不上。
然后消失無蹤。
姑娘爸媽得到消息怪她太過沖動,姑娘有些苦澀地說:我什么都不求,只是希望這個人表里如一,很難么?
我周圍的很多姑娘學識、談吐、家境都很好,卻始終單身。很多人抱怨她們眼高于頂,太難追。其實真正的原因是她們看多了不夠純粹的接近和討好,雖然年歲漸長,姑娘們卻仍然期待能嫁給愛情。
我想你愛我,無關外貌、家世和學歷。只是在清風明月中遇到了我這樣的一個人,你不在乎我蠻橫霸道不講理,懂得我千山萬水想去看極光,看到我傷痕累累不認輸,仍然不松手、不逃跑。
你,愿意么?
我們打勾勾呀。
寫作不易,需要鼓勵。喜歡的話點個?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