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聽到父母抱怨,與孩子的相處有代溝,“我明明是為了他好,他怎么就是不明白呢?都快30的人了,連女朋友還沒有,這以后怎么辦呦……”。
其實代溝的產生絕不僅是年齡的問題,最根本的病癥就是思維的僵化與停滯不前,連數碼產品都需要更新和優化程序來滿足人的使用,人腦子里面的思想如果幾十年都沒有更新過,想想就很可怕。如今這個時代是前所未有的信息爆炸的時代,如果人還在用幾十年前的眼光來考量現如今生活與交往中的問題,那可想而知,這個人被時代拋下地有多么遠。
?一個最簡單的例子,長輩的催婚與子輩的拒婚。一個人想不想結婚,想什么時候結婚,本來應該是理所當然屬于自己的選擇權,但是現在這個問題已然成了親子關系惡化的一大兇器。當結婚生子已經失去了養兒防老的功用性以后,那么人是為了什么一定要結婚?
有些人說,為了找個陪伴一起過日子,讓自己生活得不那么孤單。可是有一個糟糕的伴侶遠比單身的生活更加可怕,因為對方會把家變成你的煉獄,耗盡你對生活的一切熱情。有人說,為了老了以后臥病在床時有個照應,不要老死家中很久都還沒人知道。但是為了將來自己風燭殘年、垂死之時的一絲微暖,耗盡自己大半生寶貴的時光,真的是一筆劃算的買賣嗎?有人說,你不結婚生子,你的人生就不完整。這個完整是由誰來定義的?的確從繁衍生息的角度來講,沒有下一代就意味著沒有完成任務。可是養育生命的這個過程,并不是每個人都想要體驗,如果一個人明知道自己還沒有做好迎接新生命的準備,那么這個時候逼迫他們去生兒育女,對他們和新生命而言都是一種不公平和戕害。
如果一個人有自己生活的目標,有樂此不疲的興趣愛好,有對生命孜孜不倦的熱情,有自己享受生活的能力和水準,那么一個人生活又何嘗不可?這個時候來自長輩的催婚又或者是逼婚,無異于將他們在傳統價值與自我意識中來回拉扯,也親手為本應愉悅的親子關系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
看到身邊有的朋友為了躲避長輩的催婚,逢年過節回家都是晚回早走,能躲一刻清靜就躲一刻,本來應該合家歡聚的時刻,卻常常因為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弄得不歡而散。
其實當一個人問出我為什么要結婚生子的時候,就證明這個人已經開始覺醒,開始從習慣性地無意識中慢慢蘇醒過來,這個時候如果長輩做的,是給予他們思維上正確的指引,讓他們對人之所以生而為人多一份清醒與理智地認知大有裨益。如果這個時候長輩做的是厲聲喝止,“人就是到什么時候做什么事,別每天凈說一些有的沒的,趕緊找個對象,然后給我生個孫子!”,那么這個時候代溝就產生了,而且隨著時間的延長,這條鴻溝會越來越寬深,直至孩子們永遠鎖起心門。
如果是為了想和心愛的人一起攜手共品人生路上的苦樂酸甜,那么婚姻就是殿堂。如果是在猶豫和遲疑中,被各方力量生拉硬扯地拖入一段婚姻之中,那么慢慢地這個人就會發現,一個糟糕、不合拍的伴侶會成為他們品味人生路上的夢魘。
相信孩子,心平氣和地給出自己的建議之后,把決定權留給他們。這樣,于己于他,都是最好的安排。把他們在猶豫和遲疑中,硬生生地推入一段關系,稍有不慎,這就會成為他人生痛苦的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