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天讀一段老子的話,可以令人心情寧靜,短暫達到“無爭”的境界。天地之至善為水,以水“不爭”,故而最接近“道”。
林語堂先生在本書以莊子解讀老子,頗有創見。讀本書,可了解老莊思想,二者固然有差異,卻算是一脈相承,二者的至道是一致的。
在說“無”的用處時,書中寫到:
腳所踩的地方雖然只是像鞋一樣大的一塊地,但他還必須考他沒有踩著的地方繼續遠行。
每天讀一段老子的話,可以令人心情寧靜,短暫達到“無爭”的境界。天地之至善為水,以水“不爭”,故而最接近“道”。
林語堂先生在本書以莊子解讀老子,頗有創見。讀本書,可了解老莊思想,二者固然有差異,卻算是一脈相承,二者的至道是一致的。
在說“無”的用處時,書中寫到:
腳所踩的地方雖然只是像鞋一樣大的一塊地,但他還必須考他沒有踩著的地方繼續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