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今年有新聞報道說:
有位媽媽輔導孩子功課氣出心梗;
還有位媽媽氣出腦溢血;
還有一位媽媽選擇了出家。
其實我也有過不堪回首的經歷,我的兒子上四年級,在陪伴他成長,輔導他學習的幾年里,我們一路經歷了雞飛狗跳、電閃雷鳴、酸甜苦辣,五味雜陳。
后來,我不斷思考,不斷反省,漸漸發現,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我們無法用同一個標準去要求和培養孩子。
所以,為了更了解孩子,為了獲得更好的親子關系,我做了個決定——加強自我學習,重視自我成長。深入剖析自我,帶動全家進步。
1.在自學路上“升級打怪”
我去學習心理學,學習家庭教育,學習非暴力溝通,學習正面管教;聽樊登讀書會,果媽閱讀,教育學家講課;看教育類,認知類的書籍……
當我有了一定的認識,一定的見解和實踐以后,我覺得我比以前更懂孩子了,我會和孩子敞開心扉的談心。我愿意付出精力,付出真心,為了讓我的狀態和思想認知變得更好。
而這一切都會潛移默化的正向影響到我的孩子。
有一天,孩子對我說:媽媽,你很有耐心,我覺得你可以當一名老師啊。
這句話勾起了我兒時的教師夢,既然我現在這么熱愛教育,也學習了一些知識,我何不去試著考一個教師證呢?算是對自我的一次階段性檢驗,也給兒子做一個榜樣。
我告訴兒子我的計劃,我們約定每晚一起學習。
我充分調動了我的情緒腦以后,愉快的開始了“闖關升級”之路。
我買來資料,自主學習,刻意練習,一共經歷了筆試、面試、普通話考試和體檢四個關卡,最終拿到了教師資格證,整個考試從準備到取證歷時八個月。
當我把證拿到兒子面前時,他兩眼放光,似乎看到了付出就有收獲的力量。
后來我還去他們班參加了家長講堂活動,講了一堂關于讀書主題的課,做到了“知行合一”。
(關于我非科班出身,自學考取教師證的經歷,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我的這篇文章《非師范生的二娃媽媽 考取教師資格證的點滴心得》)
2. 在育兒路上“潛心修煉”
拿到教師證后,我開始更深入更有目的性的去選擇書籍,也經常和朋友們交流教育問題,并且加入一些教育社群,積極參加線下分享交流。
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以前我對分數很看重,我知道分數不代表一切,但是追求完美主義的我還是想讓孩子能有一個更好的成績,我覺得這也是無可厚非的。每一個家長都曾經這樣想。
但是教育不是一蹴而就,是滴水穿石,是磨杵成針。也許會存在你傾心澆灌了很久,卻遲遲不見秧苗的情況。
這時候,不能急。教育不能急功近利,“唯利是圖”。分數和成績不能說明孩子的一切。
當孩子考試沒有考好的時候,我不再把他罵的一無是處,我設身處地的去體會他的感受他的需要。孩子會在臺燈下對自己宣誓,他要努力爭取好的學習成果。
看著他的身影,我會慶幸自己從以前那種雞飛狗跳的狀態中跳出來,逐漸向母慈子孝的境界靠攏。
孩子會在睡前羞澀的過來擁抱我,對我說:謝謝你,媽媽。理解萬歲。
此時此刻,我內心真正想要的是一張100分的成績單嗎?
不是!
我真心想要的是一個快快樂樂,真真切切,有血有肉的孩子,是一個會用心欣賞世界、感知萬物、體會生活,懂得感恩的孩子。
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實踐三力合一的結果,三者必須相輔相成,缺一不可。作為家長,我盡力給孩子提供好的家庭教育,這是每一個家長應盡的責任。
我慶幸我已經蘇醒,并且走上了教育之路。這條路雖然艱險曲折,但是為了得取真經,我愿意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歷經艱險又出發。
3. 在教育路上“功不唐捐”
最后,我分享一個故事——竹籃打水亦未空。
? ? ? 山里的農場住著祖孫倆。
? 每天早晨,爺爺都會早早起來,在餐桌旁誦讀一本圣典。孫子也照樣學樣地在一旁模仿。
一天孫子禁不住問爺爺:“爺爺,我試著像您一樣誦讀這本圣典,可是我怎么也做不到全部讀懂,而且讀懂的那部分,合上書就忘個精光。您說讀這個有用嗎?”
爺爺沒有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轉身把煤炭從盛煤的籃子里放入火爐,他告訴孫子:“你把這籃子拿到河邊,給我帶一籃水回來。”
男孩照著爺爺的吩咐做了,可是在他到家之前,水就從籃子里漏光了。爺爺見狀笑著說:“你下次應該走快點。”說著,又讓孫子回到河邊,進行第二次的嘗試。
這次男孩跑得更快了,但是在他回家之前籃子還是再一次地漏空了。他上氣不接下氣地告訴爺爺竹籃是打不了水的,他想要個桶打水。
老人說:“我要的不是一桶水,是一籃水。你還是沒盡力啊。”這次他來到門外,監督男孩的再一次嘗試。
雖然知道是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但是男孩還是想讓爺爺看見他已經盡了全力。男孩把籃子深深地浸入河中,提起后拼命往家跑。但是跑到爺爺面前時,籃子依然沒水存下來。他喘著粗氣對老人說:“爺爺您看,一點用也沒有啊!”
“你覺得沒用嗎?”老人說,“看看這籃子。”
男孩這才疑惑地看著籃子,猛然意識到籃子跟他剛拿到手里的時候不一樣了——這不是那個盛過煤炭的臟籃子了,它已經變得從里到外都干干凈凈。
爺爺這才對男孩說:“孩子,你也許讀不懂或者記不住圣典里講的東西,但是在你誦讀它的時候,從內心到外表都潛移默化地發生著改變。世上沒有無用功,竹籃打水也不空啊。”? ? ? ? ? ? ? ? 這個孩子長大后成了一代國學大師,他的名字叫任繼愈。
孩子將來的世界,是由他自己選擇并創造出來的,我們能夠做的,只是在他未起飛時,為他照亮前路。我們甘愿他飛得高飛得遠,也甘愿在地面做一支燈塔,為他指引,為他守候。
走在教育的路上,心無旁騖,溫和堅定,功不唐捐。
我是五畫生,兒子十歲,女兒四歲,是一名長期奮斗在家庭教育一線的二胎媽媽兼上班族。在學習和成長的道路上,且行且珍惜。微信號:aladdinwy,歡迎你和我交流育兒心得。